吉時沒想到自己會連着兩個週末有飯局,而且每次飯局上都有易文翰。
週六中午,尚城市有名的網紅餐廳一樓大堂角落裡的二人卡座餐位,吉時和易文翰對面而坐。
“哥,你們局裡有專門的文檢部門嗎?”吉時這頓飯可是有目的的,他知道易文翰肯定是吃完就跑,必須要抓緊時間聊正題。
“有筆跡鑑定專家。”易文翰敷衍。
“也就是說,你們沒有專人負責分析研究案件裡的各種文字文件資料?”吉時興致盎然。
“有。”
“誰?”
“我。”
“哥,你是隊長,得統領大局。一般文字資料都是海量,就像這次的徐天真的作文,馬超騰的詩,你貴人事忙,哪有那個美國時間去看啊?”吉時不吝於溜鬚拍馬。
易文翰埋首專注於美食,請客吃飯就是禮尚往來,是個任務,不帶任何感情地完成就完了,哪那麼多廢話?
“可是呢,這些文字資料裡又潛藏着很重要的信息線索,就像這次一樣,要是沒我花費時間精力去讀去分析提煉,你們這案子辦得就不完美了,一知半解的。”
“你想讓我把分析文件內容的活外包給你?拜託,我們是公安局,不是企業,別做夢了。”易文翰抽空擡眼瞥了吉時一眼。
“那自然不可能。”吉時斟酌着該怎麼開口。
“你呢,這次的確幫上了一點小忙,在富興村也幫我去買了一身還算像樣的衣服,所以我纔會答應請你吃頓飯,聊表心意。吃完這飯,咱兩清,各分東西,後會無期。”
吉時一看易文翰馬上就要把天給聊死,趕緊直奔主題,“我想讓你聘請我給你們支隊當文檢顧問。當然,是無償的,我不要錢。而且我可以簽訂保密協議,你們給我看的文件資料,我保證不外泄。”
易文翰的大快朵頤接近尾聲,終於有空長久注視着吉時,他的眼神似笑非笑,彷彿看着一個說大話吹破牛皮的孩子。
“哥,你考慮一下?”吉時誠懇迫切到了乞求的地步,雙手合十,伸着脖子,眼巴巴等着對方回覆。
“孩子,”一個慈祥的女聲從側面傳來,“你們倆是不是上週去如意樓參加婚禮的孩子?”
吉時和易文翰一同側頭去看,因爲他倆的相識的的確確就是上週末,地點如意樓。
說話的是個50多歲的阿姨,此時正一手提着一隻鼓鼓囊囊的碎花布袋,被布袋的重量所累,彎着腰,狼狽而迫切地望着吉時和易文翰。
“您是?”吉時對這位阿姨沒有任何印象。
“我跟你們倆一桌的,還記得不?”阿姨的迫切程度不亞於剛剛的吉時。
易文翰的記憶力比吉時強,馬上便想起來,還真的跟這位阿姨同桌吃過飯,“阿姨,有事兒?”
“哎呀,我剛又在樓上參加了一個滿月酒的宴會,”阿姨說着,又提了提馬上要落地的兩個碎花口袋,“這些酒就這麼不要了多可惜啊,我想拿回去,可是我又提不動。孩子,你有車嗎?送阿姨一程唄。”
吉時想也不想,張嘴就來,“阿姨,我沒車。但是我哥有。”
易文翰用雙眼衝對面的吉時射去一對兒飛刀。
“孩子,”阿姨轉向易文翰,“幫幫忙吧,我剛在門口站了一會兒了,沒有空的出租。咱們畢竟都參加過一場婚禮,那肯定是能攀的上關係的……”
“三環內的話,可以。”易文翰索性答應,也正好可以躲避吉時那個癡人說夢的請求。
“三環內,不遠,不遠。”阿姨喜出望外,乾脆把兩個碎花布袋放到地上。
“我負責送人,你負責提東西和陪聊。”易文翰擦了擦嘴,乾脆就此結束飯局。
易文翰開SUV,他特意安排怕碰的酒瓶放在副駕,兩個聒噪的人坐在後排。果不其然,一路上,阿姨滔滔不絕,說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把老人放在眼裡啦,哪像她們那一輩年輕的時候,碰見了老人有困難,不管是認識不認識,都要幫忙。
吉時也是口若懸河,身爲教師的他跟碎嘴阿姨那是棋逢對手,比阿姨技高一籌的是他還專說阿姨愛聽的話,說什麼阿姨是中華傳統美德勤儉節約的代言人,現代環保理念的踐行者,以一己之力對抗奢靡浪費不良風氣,秉持物盡其用原則,爲整個社會節約物資。
阿姨又聲討現代人如何奢靡浪費,還不忘把自家孩子也捎帶一起怒斥一番,說孩子不知道從哪裡學來一套什麼極簡主義,丟東西成癮。這些東西明明都還能用,就算現在不用,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得上,難道到時候再花錢買嗎?
別說,阿姨說得還有幾分道理,兩個聽衆幾乎都要被她給說服了。
吉時又給阿姨科普了什麼叫極簡主義和斷舍離的概念,順道解釋了消費主義陷阱,闡明瞭他自己的消費觀。
二人聊得不亦樂乎。但是易文翰旁觀者清,吉時的話阿姨根本聽不懂,阿姨話,吉時根本不認同。搞了半天,這兩人雞同鴨講,反倒是他,被迫聽了一路,雙倍折磨。
一直到進入到阿姨的家,吉時和易文翰開啓了對這位阿姨孩子的同情模式,並且從未如此贊同極簡主義,因爲他們見識到了真正的囤積癖。
這位阿姨家住尚城有名的高檔社區,二環線上,房子一百多平,三居室,市價至少3千萬。
剛剛吉時還在想,看這位阿姨的穿着打扮,到處參加宴會收集宴會食品的風格,外加兩個碎花布袋,這一定是個家境貧寒、兒女疲於奔命的窮人。
這會兒吉時收回剛剛的猜測,這位阿姨不但不比自己窮,就算房子是租的,她也比自己富有好嗎?
可是呢,經濟條件好絕對不等同於懂生活,會享受,懂消費,會收納,懂選擇,會丟棄,懂穿衣,會打扮。
阿姨的家好一點的區域可以稱爲倉庫,差一點的就是垃圾場。吉時懷疑這位阿姨自從住在這裡就從未扔過東西,各種東西買回來,包裝袋快遞箱留着,吃完沒吃完的藥瓶調料瓶放着,各色上世紀流行的舊衣服堆着,超市裡發的各種傳單在高檔傢俱上鋪着,可能是因爲多買優惠,各種沒開封卻有過期嫌疑的生活消耗品屯着。
明明是住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中高檔社區,精裝修房子,卻搞成這副狼狽樣,還深以爲豪。吉時和易文翰自相識以來第一次達成共識——這阿姨可真是暴殄天物,還有,此地不宜久留!
“孩子,別走啊,坐下喝杯水。阿姨給你們沏茶。”阿姨踢開腳邊不明障礙物,徑直往廚房去。
想到可能半年沒洗過的茶杯,陳年的茶葉罐裡不知道有沒有小強大強在此安家立業繁衍子孫,兩人下意識搖頭謝絕。
“哎呀,茶葉罐我放哪了?”廚房裡,阿姨自言自語似的,然後是翻找東西的聲音,各種叮叮噹噹東西掉地和彼此撞擊的聲音,“孩子,你去我屋子裡,看看衣櫃裡有沒有我的茶葉罐。”
茶葉罐放衣櫃裡,吉時佩服到五體投地,“真不用了,我們不喝茶,阿姨,您別忙,我們先走啦。”
“那就喝咖啡吧,你們年輕人喜歡喝咖啡。我家有咖啡,你們等等啊,阿姨給你們找找。阿姨家啊,什麼都能找出來。”阿姨還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聲波從廚房傳出,繞過無數障礙物飄到客廳。
最後這句吉時和易文翰是信服的。這會兒也就有一樣東西從這個倉庫找出來能讓易文翰驚異,那就是人類屍體。
吉時拉着易文翰往門口走,因爲逃跑心切,他不小心撞倒了客廳裡的一座“比薩斜塔”,堆積的紙箱盡數倒地,又撞翻了地上的瓶瓶罐罐,瓶子滾出好遠,又給了本就處於平衡臨界點的一摞報紙致命一擊。一番連鎖反應後,吉時愣在原地。
“怎麼辦?”回過神,吉時轉頭問易文翰。
“沒事兒,跟原本差別不大,你不說,她也不知道。”
吉時放眼望去,的確,他製造的亂局完美藏匿於整體之中,和諧得很。等一下,細節部分好像有什麼不和諧的部分。吉時的目光掃過那一摞散落的報紙,在密密麻麻的方塊字裡面發現了燙金字,在陽光的照射下反着金光。報紙還用燙金字?應該不會,那到底是什麼東西猶抱琵琶半遮面?吉時一時興起,走過去查看。
移開遮擋燙金字的報紙,一本硬殼筆記本展露全貌。筆記本是32開本的,邊角有磨損,看起來有些年頭,它的封面上燙金的並不是字,而是圖案,是建築圖案。至於說是什麼建築,吉時瞬間便認出來,這正是北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清朝遺蹟。
吉時隨手一翻,筆記本里密密麻麻都是字,他隨意翻開一頁定睛去看,只見最上面一行寫着:民國22年4月6日,晴。
民國22年!也就是說,這是一本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日記!吉時覺得自己撿到寶,趕忙揚起筆記本給不遠處的易文翰看。
易文翰的眼中,吉時倒像是撿到了一沓鈔票。他不解,那個豬肝色的本子有什麼了不得。
“孩子,真是不好意思,阿姨想招待你們的,可是茶葉和咖啡都找不到了。”阿姨從廚房出來,似乎正在發愁怎麼盡地主之誼,怎麼給兩個助人爲樂的年輕人酬謝。
“阿姨,這筆記本……”吉時此時腦袋裡有一整本十萬個爲什麼要輸出,他本就喜歡看書,喜歡鑽研歷史古城的正史野史,眼下手裡有一本民國時期的筆記本,當然要問問所有人這東西的出處,然後恨不得馬上找個沒人的地方一口氣讀完,看看裡面都記載着什麼。筆記本於他來說就是個百寶箱,裡面到底有什麼寶貝,真是太令人期待了。
易文翰嫌棄地瞥了一眼隨時可能流口水的吉時,覺得這個男人愈加猥瑣了。
“你喜歡就送你了。”阿姨只瞄了一眼那筆記本,便確認過眼神,那是可以送人的東西,瞄了兩眼垂涎欲滴的吉時,便確認過眼神,這孩子肯定領情。
“啊?”吉時驚異,他可沒想把這東西據爲己有,他頂多就是想要借來看看,複印或者掃描以後物歸原主而已,吞了一口口水後,他問,“真的?”
“不是啥值錢東西,就送給你們啦,當做你們送我回來的謝禮。”阿姨是根本沒把這事兒放心上,把沙發上的各種雜物隨便那麼一揚,找了個空位坐下,然後指着再無落臀之處的沙發對兩個客人說,“別客氣,坐啊。”
吉時和易文翰兩臉黑線。
“阿姨,我們還有事,就不打擾了。再見。”易文翰擡腿就走,根本不給阿姨挽留的機會。
吉時懷抱着筆記本,也跟着就走,生怕自己晚走一步,阿姨反悔收回他這次妙手偶得的寶貝。
“哎呀,多留一會兒啊,謝謝你們啊!”
剛一出小區,易文翰就急於跟吉時分道揚鑣。
吉時揚了揚手中筆記本,“囤積癖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家裡可能藏着古董啊。這可是民國時期的古董,你就不好奇裡面寫了什麼?”
“不。”易文翰拉開車門。
“可是這是阿姨送給咱們倆的謝禮,是咱們的共同財產。”吉時做不出把共有財產據爲己有的卑鄙行徑。
共同財產,易文翰不喜歡這個詞,他馬上就要跟這個初見印象就不太好的傢伙就此分道揚鑣後會無期了,怎麼還扯上共同財產了?
“送你了。”易文翰上車,關門,打火開車,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