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的腎功能毫無疑問是正常的。在經過三名醫生的添油加醋後,整個治療過程甚至有了一點“儀式化”的意思。而結果也如同大家一開始所期待的那樣——十五分鐘後,特需門診的洗手間裡傳出一聲驚呼,然後就是林強的喜極而泣。
“藍了!藍了!我有救了!”他在廁所裡哭喊着,彷彿見到了天使之類的生物獎勵在自己面前。哪怕隔着兩道門,孫立恩也能清楚聽到他的喊叫聲。
“行了,後面的事兒就交給你們了。”孫立恩微微點頭,自己出來這是跟周軍請了假的。眼看目前事情結束了,他自然就急着準備往回走。四院那邊自己還有事兒呢。
吳友謙擡了擡眼皮,然後擺了擺手,像是哄蒼蠅似的,“趕緊走,記着啊,後天再到組裡來。”
·
·
·
現在的四院,看起來活像是個大工地。周秀芳綜合診斷中心的大樓主體施工部分已經完成。由於採取的是預先走水電的一次性高強度水泥澆築施工,所以大樓本身建造的速度實在不能算得上快。但好在一次成型之後,就沒有什麼其他的工程需要再進行,因此在大樓剛剛建好的時候,四院就組織了幾次綜合診斷中心工作人員的現場檢查。
診斷中心的設計是武田方面給出的方案。方案裡充滿了日式現代建築物特有的麻煩和矯情,要不是因爲武田方面再三保證工期,這種方案在宋文那兒絕對過不了。
四院本身的建築風格還是比較統一的現代實用主義風格,中間突然夾雜了一個清水混凝土加木質飾板結構的三層大樓,確實看着有些奇怪。不過現在並不是操心建築風格的時候——今天孫立恩打算在中午下班後去看看綜合診斷中心裡安裝好的第一臺設備。
畢竟診斷中心以後就算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不上點心可不行。
“新的設備搞好之後,至少我們影像科肯定是要抽調人手來幹活的。”影像科的羅哥和孫立恩在第九診室裡聊了起來。今天的第九診室沒什麼病人,而羅哥前來串門,自然給了不敢說閒的孫立恩一個休息的好機會。
孫立恩遞了杯茶過去,對羅哥道,“新來的這些設備都是日本的吧?那豈不是以後這些設備都得你先學會了再帶別的醫生?”
影像科羅哥羅三觀,在大阪大學讀了六年。就讀於醫學院保健學科,學習放射線技術學。而在這半年中,羅哥不光成功拿到了寧遠醫學院影像學碩士學位論文,同時還成功通過了導師的博士審覈——前程似錦但是壓力巨大。
審覈制博士畢業真的不算輕鬆,按照寧遠醫學院的規定,羅哥如果想要在規定的三年內博士畢業,那三年中至少要在SCI影響因子3.0以上的雜誌上發一篇文章,或者多篇文章合計影響因子6.0以上才行。對於臨牀醫學影像學方向來說,這麼高分的文章可真不好發。SCI分區中,影響因子最高的也纔是二區的JACC,影響因子十分——這可是行業內最高的影響因子了。
當然,要是他能有一篇四大神刊也行——新英格蘭、柳葉刀、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或者英國醫學期刊(BMJ)。這四本里影響因子最低的英國醫學期刊也有27分,別說用來畢業,以後拿來評選高級職稱那都是輕輕鬆鬆的事兒。
當然,白日夢這種事情,想一想也就算了。真正讓羅哥敢於挑戰博士學位的,其實還是孫立恩。
陳雯的治療已經結束,小姑娘的結果挺不錯。除了下肢有輕微的肌力偏弱以外,其他能力幾乎都沒有受到什麼損傷。而這麼複雜的病情,這麼罕見的疾病過程,在海扶刀和徐有容的加持下,已經順利的被寫成論文然後投給了新英格蘭。目前已經被編輯接手,並且開始邀請審稿人進行審稿,雖然還不能說百分之百穩了,但希望不小。從各種意義上來說,孫立恩都創造了一個奇蹟——本科畢業的規培生,居然有很大可能投中新英格蘭。這個巨大的成就甚至讓羅哥感覺有些嫉妒。
而且不光是陳雯的病例和研究,楊建強的那個“隱性感染腦弓形蟲”的病例以及治療方案也同樣正在被加工成論文。而且那篇文章的目標仍然是四大神刊之一。
一個規培,半年內有兩篇可能進入四大神刊的文章。羅哥甚至不需要嚴格論證就能確認,只要自己之後抱緊了孫立恩的大腿,讓了不起的孫立恩從手指頭縫裡漏一篇文章出來,說不定就能直接申請提前畢業。
如果連這種機會都不敢去抓住,那羅哥可就不是那個當年敢於自己跑到大阪去上學的羅三觀了。
“帶其他的醫生們熟悉設備這種事情,確實也是我來幹最合適。”聽到孫立恩的提問,羅哥很直接的點了點頭。“畢竟都是日本過來的設備。”他有些無奈的攤了攤手,“可惜啊,還是沒有重質子加速器。”
“畢竟咱們那是個診斷中心,又不是癌症治療中心。”孫立恩笑着寬慰道,“今天安裝第一套設備是吧?”
“對,武田那邊送來的是東芝的機器。”羅哥確認道,“不管怎麼說,3T的機器裡,東芝的成像確實挺不錯。”
孫立恩不明就以的點了點頭,院裡現在最強的磁共振設備是西門子的產品,磁場強度在7T左右。至於成像質量嘛——他的能力還沒有到可以挑剔核磁共振檢查成像的水平。
“你中午什麼安排?”和孫立恩又聊了兩句,羅哥趁機向孫立恩發出了邀請,“中午一起吃個飯?以後咱們說不定也要在一個部門裡混了,我趕緊趁機討好討好你。”
“今天中午可能夠嗆……”孫立恩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羅哥,晚上吧,晚上我請你吃飯。等會我得去找宋院長。”
·
·
·
“就你一個人來的?”中午十二點十分,孫立恩提前十分鐘出現在了院長辦公室門口。正在猶豫要不要敲門的他,忽然看到面前的門開了——門縫裡正好露出了宋文的臉。“其他人還沒到吧?”
孫立恩搖了搖頭,“我中午病人看完了,所以就先上來……”他想和宋文解釋一下,不是自己工作不努力,也不是其他人工作太沒效率。
“行了,你先進去吧。菜已經送到了,等會人齊了就一起吃。”宋院長一邊說着一邊繞過了孫立恩,“我去打個電話。”
今天中午,四院的周秀芳診斷中心的“管理層”們,第一次工作午餐聚會。
這次的工作午餐內容比較特殊,爲了讓醫生們既能夠參與到會議中,同時又不耽誤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宋院長特意選擇了這麼個時間和形式。
時間一點點過去,人漸漸到齊了。孫立恩,徐有容,帕斯卡爾,柳平川,以及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核醫學科主任齊紅,檢驗科主任趙衛華,藥劑科主任韓文平全都出現在了會議室裡。
“小田,發盒飯。”打完了電話的宋院長也回到了辦公室裡。她先張羅着讓助理給大家發餐,自己則轉頭打開了投影儀,“各位,咱們邊吃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