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天空猶如一塊塊剛洗過的藍寶石亮晶晶的,軟棉棉的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上悠閒的散步。
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茁壯、蔥翠的大樹筆直筆直的站着像是看守小河的士兵,碧綠的草地給蒼茫大地穿上了一件綠裙子。
小河清澈見底猶如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的躺在泥土中。漫步在這座巧奪天工的自然之森中,使人身心愜意,忘乎一切。
在這座巧奪天工的自然傑作深處,有一座人力搭建而成小木屋,鑄就的材料皆是來自林中的枝葉,雖看似古樸盎然,實則四處透風漏雨,普通人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不到數天必然會是大病一場。
然而林中小屋此刻卻有一人跪坐於一方茶巖之前,手端青花小瓷茶具,正靜靜的品着香茗。
這正是趙顯宗,從倚天跨界而來已經半月有餘,幾番打探終於知道此處距離河陽城不過半日行程,距離那青雲門也不過一日行程而已。
此時距離草廟村一案已經過去了十年有餘,青雲志的劇情已經快要拉開了,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已經習慣了遠離人羣,更喜歡在這崇山密林中與自然爲伍,花草鳥獸爲伴。
縱然知道居於河陽城是最好的選擇,但還是選擇了這裡。
蔚然長嘆一聲,收起了悲春傷秋的心神,長生之路漫漫無期,總有很多人,很多事是會留下遺憾的。
這個位面大輪盤趙顯宗抽取到了焚香谷長老上官策的功力,此人看守玄火壇,道行深不可測,在焚香谷中德高望重。修習焚香玉冊以至化境,感受着身軀內滂湃的真力,這是一種不同於內力真氣的強大力量。
倚天位面掠奪的十四本氣運書籍,也早已經被趙顯宗吸收了。雖然那是武俠位面的力量,但集合了張無忌,楊逍,四大法王,黃杉女等衆人大成功力的三成,也是龐大無比。
現在的自己至少能比上官策本人強大五成有餘!
這是一個正道大昌,邪魔退避的時代,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爲正派諸家牢牢佔據。
其中卻有“鬼王宗”以其狠毒手段另立獨行不可一世,而“青雲門”以其三千年基業及“誅仙劍陣”與之抗衡,以保天下太平。世間百花齊放,更有“聖巫教”、“天音寺”、和“焚香谷”、“合歡派”獨霸一方,各領風騷。
此界境界劃分不甚清楚,各派有各派的劃分手法,就以青雲門爲例,他們精研的心法是太極玄清道,按心法分有三個境界:玉清、上清、太清。
每層分爲九層,玉清四層就可御物,這不是趙顯宗之前以內力御物可以比較的,自己倚天位面以內力激發利刃,只不過是能出不能回,而這玉清四層的御物是能御劍而行的。
這已經是仙家手段了。
若是按照自己的劃分來看,這三種境界應該分別對應開光,胎息,和僞丹之境,再往上就是金丹和元嬰了。但這世界估計是沒有元嬰境的,要是有的話,獸神勉強算一個,只是後來失去不死能力之後,又因爲攻擊手段單一連金丹境都不如。
而自己現在修爲勉強算是上清之境,有了上一位面的積累後自己現在無限迫近於太清了,這樣的修爲在這個世界能強過自己的也就那麼數人而已,能和自己打平手的也不多。
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本該是偏灼熱的焚香玉冊,自己的真力卻是帶着森森的寒意,完全和焚香谷的路數不同,
焚香玉冊乃是焚香谷最具名氣的心法。以驅動體內烈陽之力爲核心,修煉內魂,方可信手發動炎陽法術,喚龍訣更是以能夠驅役八荒玄火龍爲最終目標,無論修爲如何,焚香弟子皆期待終有一天,火龍能自其掌中浮現。
只是自己此刻的真力屬性註定了將來會是陰寒之力,或許到最後還會召喚出一條冰霜巨龍也說不定。不過檢視自身並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妥,也就放下了心神,或許是兩個位面真力、內力融合出現的變異吧!
青虹早已送人,這半月以來一直適應周身的新力量,一直也沒有再尋一把趁手利刃,現在是力量已經適應是時候找一把趁手之劍了,也是時候試一試御空而行的感覺了。
念及此處趙顯宗長身而起,向着河陽城而去,玄色衣袂在空中一閃而逝,再出現時已經現身於百丈開外,所過之處留下了道道殘影隨風而逝,隨手而爲就能有如此身法威勢,這斷斷不是武俠手段能做到的,即使九陰真經四層的周芷若,全力施爲也比之差了數籌。
身隨念動,趙顯宗向着河陽城疾馳而去,一路上足不沾地,身輕如燕。
河陽城青雲山下第一大城,城處中原腹地,又有青雲門庇護,城身雖然雄渾但卻盡顯富貴華麗之色,並無半點巍峨肅殺之意。
當今之世,天下由各個宗門庇護,又有仁慈賢明的城主管理,並無所謂朝廷,更無苛捐雜稅,所以黎民百姓到算是安樂幸福。作爲青雲門山下第一大城更是如此!
入的城來漫步於這風格迥異卻又異常熟悉的古石鋪就的街道之上,行了片刻一座佔地極大的酒院出現在了眼前。
擡眼看去酒樓之上寫着‘山海苑’三個大字,字不美,但也算別有生趣。
山海苑佔地極大,除去當面的這一棟,後側還有天南地北四個小院。
山海苑高三層有餘,第一層只是普通食客所在,二三層則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去所,趙顯宗也不上樓,就在一層隨意落座,喚來小二,隨意點了幾樣小菜。
過了一會,店小二便端了數盤小菜鮮炒上桌,尤其最後還有一盤新鮮燉魚,看那魚身魚體延長,前部亞圓,後部側窄,體暗褐色,有須兩對,粗長。最緊要處是肉質白潤,香氣四溢,登時讓人食指大動。
想來這就是那鼎鼎大名的清蒸寐魚了,此魚最早處於《東山經》:諸鉤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廣員百里,多寐魚。今日一嘗味道着實有其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