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終極頂包師 > 終極頂包師 > 

第十五章 小白龍~

第十五章 小白龍~

黑熊被炸死了,毫無懸念。無論它先前是怎樣的存在也好,當它被它的主人帶着進入到這場名爲《西遊》的遊戲中來之後它的命數便再由不得它自己了。

人被殺就會死,沒毛病。

能死在有過崩碎金箍棒之戰績的空虛劍自·爆之下,它可以瞑目了。

“不!”

看着黑熊被炸得皮肉翻卷、血肉模糊的屍骸,幾煞頓時慘呼了出來,其中以伸手去拔劍的五煞喊得最痛苦、舉刀貼着莫邪咽喉的四煞喊得最悽烈。

五煞痛苦是因爲空虛劍自·爆之際炸斷了他的手,四煞喊得悽烈是因爲於爆·炸發生的瞬間她揮下了手中之刀卻揮了個空。

她手中的刀驟然消失了。

“我要殺了你!”四煞也不管自己手中的刀是怎麼消失的,直接赤手就往莫邪身上撲去,張牙舞爪間形如怒龍。其他未受傷的幾煞也一同出手,招招皆是兇殘致命的打法。

他們中的每一個出手之際使出的力道都不亞於已然身亡的黑熊。

此刻的強悍與先前多人圍困黑熊時的無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便是完全門外漢的菜雞也能看出些許端倪。

於是那隻菜雞很耿直地叫了出來:“住手!你們在幹什麼?”

陳玄奘衝破了段小姐的阻攔衝入場中,他雙手大張將莫邪擋在身後。

“臭小子別多事!”四煞一拳頭砸在了陳玄奘的左眼上,登時砸了他個滿天星加烏眼青。

“你怎麼打人呢……”陳玄奘捂着眼,淚都下來了,挾着這股痛意他大聲質問道,“面對妖精鬼怪一個個畏手畏腳,面對驅魔人一個個頻施狠手!你們究竟是驅魔人還是驅人魔?”

問的好,問的響亮,響亮如耳光般抽在了臉上。

臉是陳玄奘的臉。

“它不是妖魔!他是·老二!”四煞怒火沖天,但到此爲止了,在陳玄奘臉上留下了一拳一掌的印痕之後她再無法對陳玄奘做任何事。

“嗡!”

金燦燦的無定飛環飛入場中,在衆人的眼前一一晃過。

“讓他走!”段小姐低着頭、垂着手,一頭長髮飄舞。

“寨主……!”

“不必再說了!”

沒有人敢再多說什麼,莫邪在衆人的注目下從容退去,直到他退到遠處竹林中之時場中陳玄奘與段小姐之間的爭吵才堪堪爆發。

無論是在莫邪介入致使改變發生前還是發生後這是一場註定會爆發的爭吵,區別只是爭吵的內容長還是短、旁觀者多還是少。

莫邪纔不想旁觀,甚至連聽一句半句的興致都沒有,他才退入竹林便拉着豬剛鬣奪路而逃。

心中的危機感從未如此強烈過,在對黑熊造成第一道傷口的時候莫邪便感覺到了從段小姐身上升起的沖天殺意,但他也很無奈啊,不殺黑熊他就要被負分抹殺,這是一定的。而段小姐強雖強矣、背景大則大矣,與無所不能的《聖典》放在一處做比較的時候天平會向何處傾斜已是再明顯不過之事。

他雖然很奇怪爲什麼段小姐沒有當場對他出手,甚至還阻攔住了幾煞的動作,但他明白:這事不算完!

莫邪拉着豬剛鬣一路猛跑,直跑到身上發出的汗沖淡了脊背上的寒。

“擊殺黑熊,任務完成,獲得積分5000點,當前積分13250點。”《聖典》的提示音姍姍來遲。

“消費!馬上消費!修復傷勢!”莫邪毫不猶豫地在腦中大喊。

柔白的光柱包裹住了他,一眨眼後,財去人安樂。

說錯了,應該是財去盡,人才安樂了一半。

13250點積分全數被扣除,而莫邪體內的經脈才被修補了一半左右。可以看得出來《聖典》對於“莫邪如今需要一個完好的軀殼才能活下去”的必要性是做了多高的評價。

“那個……你不是說事成之前我不能回高家莊嗎?”與《聖典》進行的交·易具有絕不會被外人窺探到的特性,只是這邊莫邪才兌換完畢就聽見了一聲厚重的開門聲,他看見豬剛鬣一臉不解地看着他,他也看見了面前的半山壁與山壁中的酒家。

兜兜轉轉一大圈,他竟是鬼使神差地領着豬剛鬣跑了回來。

一名酒保推門而出,方纔便是他代替豬剛鬣的開口——至於原先那名酒保?莫邪只記得拉豬剛鬣,哪裡會記得帶上那條傀儡?

“喔,其實你可以學學某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莫邪心虛地朝背後望去一眼。

“罷了,之前走的時候太匆忙,也有幾樣東西沒帶在身上。空虛公子的空虛劍法實在棘手,就算是有着破解法也不容易對付,保險起見我還是進去一趟吧。”酒保替豬剛鬣開口。

“行,快去快回,此地不可久留。”莫邪道。

此地確實不可久留,莫邪才說完這句話臉色就變了。

他聽到了一個聲音,一個幽怨如嫠婦的聲音。

自天空,自地下,自林間,自山石內,一個聲音幽幽響起,三個讓莫邪臉上幾乎開出染坊的字節迴盪於天地間。

那個聲音如此道:“小白龍~”

……

竹杖芒鞋輕勝馬。

作別了段小姐,作別了荒唐的青春,也作別了《兒歌三百首》。再出發時的陳玄奘心中已經沒有一枚音符,一絲波瀾,一點溫暖。

他有的僅是臉色的新傷舊疤。

避開人羣而行,唯恐紅塵惹道心,一路十餘天,終於在月圓之夜前趕到五指山腳下。

“大佛在哪裡?”

五指山下只有一座破廟,破廟中僅有一隻刻着“鏡花水月”反文的大缸。

廟裡沒有佛像,佛像在廟外。

起伏的山脈是躺倒的佛,大佛臥於天地間,披掛着柔·絲般的雲靄。

陳玄奘並非第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這一點他從破廟裡倒了一地的水中就可以看出,有人不希望他讀懂反文,有人已經讀懂反文去了陳玄奘本該去的地方、見了陳玄奘本該見的人。

是誰?

他究竟想做什麼?

陳玄奘不知道,只是忽然有一曲歌謠從他來時的路徑上飄來: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