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寒門國舅 > 寒門國舅 > 

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

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

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

當晚,父子倆都被留在別院過夜。

因有張延齡在,李孜省沒給父子倆安排什麼特殊“節目”,只讓父子二人聽戲,大致有一種只要你們願意聽,通宵都有戲看的意思。

亭臺二樓的包廂裡邊,父子二人坐在臨窗的雅座上,前方二十米開外就是戲臺。兩人身後立着個美貌的丫鬟,專司負責斟茶,其餘人等都被龐頃支走了。

“噔噔噔!”

龐頃上得樓來,到了二人身邊就主動解釋:“道爺今天要在這兒會見各方來客,沒閒暇一直陪在二位身邊,心裡過意不去,就叫我來替他說聲抱歉。”

“沒什麼。”

張巒搖了搖頭,隨即好奇地問道:“李尚書這麼忙,是爲接下來地方官員任免之事?”

龐頃笑而不答。

具體李孜省要見什麼人,談什麼事,龐頃不會什麼都告訴張巒。

哪怕龐頃對張家父子比較敬重,但至少他心裡還是清楚各爲其主的道理。

龐頃待了一會兒就下樓忙去了,張巒回身對丫鬟道:“你先退下吧,等有需要我再叫你。”

丫鬟應了一聲就退出包廂,還主動把房門關上,張巒到了門後附耳傾聽了一下,纔回到座位坐下,把一盤點心遞給兒子,小聲問道:“延齡,你說說,這差事咱非要接下來嗎?”

“沒咱選擇的餘地!”

張延齡一邊吃着噴香的裂口松子兒,一邊回道,“事情本身並沒有好與不好之分,且之前我也沒想到,皇帝會讓李孜省辦這件事,而李孜省竟直接把差事交託給您。”

張巒好奇地問道:“什麼意思?”

張延齡道:“我懷疑,李孜省想利用這件事來達成什麼目的,但具體是什麼我還沒琢磨清楚。”

張巒笑道:“這世上居然還有你琢磨不透的事情?”

“爹,我又不是神仙,咋能完全窺探清楚人心?”

張延齡抱屈完,又接着道,“本來我沒想太多,差事接就接唄,又不會少塊肉,但在我提到要把東西賣給什麼人時,李孜省態度明顯有所變化,大有種被人看穿內心的慌張。從那時我就知道,他實際上另有盤算,且目的絕對不在賣貢品所得的那三瓜倆棗上。”

“賣給誰……有講究嗎?”

張巒一時間沒想清楚。

張延齡問道:“那您覺得,賣給王公貴胄跟賣給普通商賈,有何區別?”

“這……”

張巒無從回答。

張延齡道:“賣貢品,我們絕不能成爲主導者,最多就是替李孜省活動……既是陳貴從中協調,一旦遇到麻煩您直接問陳貴就行。”

“那個陳公公,應該不至於太貪吧?我不會賣一件東西就要給他一件的好處?”張巒到現在仍舊最在意是否能順利完成差事,把足額的錢款交上去。

張延齡笑道:“反正您就說賣不出去,尤其是那種死貴死貴的,讓李孜省給您介紹客戶,到時咱就知道他究竟怎麼想的了。”

……

……

翌日一早。

神清氣爽的張巒再次見到李孜省,而此時的李孜省正拖着一對黑眼圈,像個食鐵獸一樣,甚是憔悴,似乎昨夜沒睡好。

“來瞻,你考慮得如何了?”

李孜省精神很差,哈欠連連。

張巒鄭重地道:“既有重要差事,能爲陛下分憂,在下自然是責無旁貸。”

“那就好。”

李孜省微微苦笑,“其實,你也是順帶替太子做事……其實你應該知道,陛下對於內府空虛之事,非常在意。你說這要是將來太子發現內庫賬面上空空如也……無論做什麼事都拿不出錢來……呵呵。”

這是在提醒張巒,咱這位陛下畢竟是個要臉的人。

他自己把內庫霍霍乾淨了,不能來一句全是樑芳乾的,就直接抽身事外,回頭史書上還是會記上一筆,這就是個揮霍無度的昏君。

皇帝肯定是想讓自己內府賬上好看一點兒,哪怕給兒子留下點家當,充充門臉也是好的。

“那這兩天,我就派人去你府上。”李孜省道,“回頭我跟陳公公說,讓你哪兒跌倒哪兒爬起來,就先從黃珊瑚開始變賣。以我所知,宮裡黃珊瑚一共有三件,到時你看準價錢賣出去就好。”

張巒詫異地問道:“黃珊瑚?”

聽到此物,張巒本能就有些抗拒。

黃珊瑚可說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坑是什麼滋味,原本他對彭勉敷充滿好感,結果回到家中就被兒子告知,他被彭勉敷坑了個結結實實。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彭勉敷是樑芳的人,人家是瞅準了坑他,屬於精確打擊。

“一方黃珊瑚,怎麼也價值個一兩千兩銀子,你對外大可說是你自己府上之物,旁人不會懷疑,畢竟先前皇室上你家下聘禮時,送了不少好寶貝。”

李孜省再度提醒,“你要記住,非到萬不得已,不可對外人言,那是宮裡流出之物,你就當是自己的東西,明白嗎?”

“可問題是,別人怎麼可能不知道?”

張巒苦笑着道,“就算不知道,但黃珊瑚寓意着什麼,我想但凡腦子正常的都會琢磨一下,誰敢跟御用之物沾上關係?”

李孜省笑着搖搖頭:“黃珊瑚跟皇室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要不然樑芳及其黨羽也不會花錢購買。要是按照你的說法,誰家裡有這寶物,他的人以冒犯皇室之名直接上門去搶不是更好?

“另外,宮裡珍藏少有人知,真正的傳世寶物自不會拿來售賣,需要你兜售的主要是最近幾年所得,以各種奇石、珠寶玉器以及奇花異草爲主,價值……並不太高。”

張巒本以爲宮裡的東西,隨便拿出一件,都是價值幾千幾萬兩銀子的寶貝疙瘩。

像什麼孤品、絕世名家字畫等等。

此時他才知道,不管那些傳世字帖、名畫之類的瑰寶宮裡是不是有,至少輪不到他去兜售,他要賣的就是前幾年樑芳倒騰回來的“寶貝”。

說白了就是皇帝有錢的時候,淘換回來很多華而不實的東西,平時拿來把玩過把癮,一旦荷包癟了,就想把這些東西變現……

父子倆回去的路上,張巒直言不諱:“咱這位陛下,聽起來跟民間的紈絝子弟沒啥區別。你想啊,正經過日子的,誰會用自己的錢去買那麼多無用的東西回來?”

張延齡反問:“對皇帝來說,啥有用,啥沒用?”

這問題一出,張巒瞠目結舌,半天回答不上來。

……

……

之後一天,乃張巒第一次入宮當講官。

他也不知該去哪兒與東宮講官會合,乾脆就按兒子提醒,到長安左門前等候,待謝遷等人到了,跟隨他們一起入宮。

半路上他想跟一衆東宮講官搭話,卻發現沒人願意跟他交談。

謝遷刻意放緩腳步,小聲提醒:“入宮後,趨步禁言,這些都是規矩。雖然只是往文華殿去,但跟前往奉天大殿沒什麼區別。”

“知道了。”

張巒悻悻然。

好不容易見到這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東宮講官,我本想以翰林院同事的身份與之建立起良好關係,結果一個個眼高於頂。

得。

反正我不是進士出身,純屬來混日子的。

看你們裝逼就行。

……

……

文華殿內。

當天謝遷特地給朱祐樘介紹新講官,也就是張巒。

朱祐樘臉色平靜,問道:“謝先生,不是說今天要請倪先生過來講書經嗎?爲何沒見他人?”

之前倪嶽奉調東宮來當講官,這樣一來,本身就有其他主職尤其還是六部侍郎這樣的部堂職務,平時只能當作特約嘉賓一樣,在特定的時候前來講課……跟張巒的處境有點兒像。

謝遷道:“未接到詳細情況通報,請恕臣不能回答太子的問題。還請太子準備好書籍,今日要寫文章,並進行點評。”

“好。”

朱祐樘立即拿出自己的課本和筆記。

旁邊有早就準備好的宣紙,供他寫文章所用。

……

……

張巒雖爲東宮講官,但其實就是跟着來湊熱鬧的,中間不會有任何內容需要他來講解。

其實他也想上講臺去講上兩句,可惜一衆東宮講官並不待見,無論他是不是鴻臚寺卿,無論之前他是否參劾過李孜省和樑芳,又或者他有什麼錚臣的美名,至少在翰林院這種地方,他這種沒學歷沒資歷也沒人脈的三無人員,就是個花瓶角色。

甚至連花瓶都算不上。

但對張巒來說,卻顯得彌足珍貴,因爲在旁傾聽大儒講課,對他來說也是一種無上的享受。

誰說我是來給別人上課的?

我來當學生的好吧?

你們講,我就在旁邊聽,我跟太子一樣虛心好學……我定能把你們腦子裡的學問偷師回來,然後成就一代名師的美名……

理想很美好,剛開始他的確享受這種聽課過程。

但很快,他發現自己沉不下心了。

腦子不由自主就開始想那些酒色財氣的東西,甚至開始琢磨接下來要如何變賣宮中貢品……稍微收回心神,一陣負罪感襲來,讓他有種捶胸頓足的衝動。

但轉念一想,我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辦,偶爾開開小差怎麼了?突然內心就安詳很多,繼續發呆。

正當張巒在那兒魂遊天外時,旁邊一個人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張巒側目一看,嚇了一大跳,卻見覃吉那張老臉不知何時已湊到了自己面前。

“這……?”

張巒不敢大聲說話,只是用眼神問詢你是怎麼個意思?

覃吉湊到他耳邊道:“張翰林,這邊請。”

張巒擡頭看了朱祐樘一眼,只見朱祐樘正在那兒奮筆疾書。

再瞅瞅別的講官,此時他們全都在用心備課,沒一個人留意自己……他心說就當是出去方便一下。

人有三急嘛,還能攔着我不成?

於是他起身,跟覃吉往文華殿外走去。

……

……

“呼。”

出了文華殿,張巒呼吸着新鮮空氣,突然發現天空好藍,景色真美,心情陡然變得舒暢起來。

而與之對應的,文華殿就是個封閉壓抑的鬼地方。

幸好。

張巒心說,總歸我每月入宮個三兩趟就行,要是天天來,真能把我給鬱悶死。

“張翰林,首先恭賀您晉升東宮講官,以後還望您多多照顧。”

覃吉笑着說道。

“好說,好說。”

張巒大大咧咧道,“我也不知怎的,突然就升了講官,其實我官職沒怎麼變化,還是正四品的鴻臚寺卿,但重新履任後我還沒回鴻臚寺去瞅瞅呢,大概明天就會前去衙門應卯。”

覃吉笑道:“您貴人事忙。”

張巒有意引導話題,問道:“覃公公有事嗎?其實就算我在殿裡邊也沒什麼可教太子的,畢竟跟那些一甲進士和庶吉士相比,我這個秀才出身的監生自慚形穢啊。”

“張翰林您說話可真直接。”

覃吉笑着道,“是這樣的,太子妃知曉您今日入宮,特地跟太子打過招呼,說是中午想請您到端敬殿一起吃頓便飯……您看如何?”

“啊?”

張巒一愣,這纔想到,原來自己在宮裡並不是人生地不熟,原來還有自己的至親女兒在宮裡邊呢。

“這樣做合適嗎?”

ωwш ☢tt kan ☢¢ ○

張巒遲疑地問道。

覃吉也是有話直說:“說實話,並不合規矩,但太子妃已有數月未曾跟家人會面,心中着實想念。

“太子殿下對太子妃娘娘寵愛有加,所以只要是大致還算說得過去的請求,太子都會應允。”

張巒問道:“那覃公公覺得,我是否該去呢?”

覃吉湊過去小聲道:“以老朽所見,還是不要去爲好。這話,也就您跟太子講才行,我們這些人……不好隨便建言。”

言外之意,你們纔是一家人,而我只是個跑腿傳話的。

你是主,我是僕,那不好聽但講原則的話,當然由你去說最合適不過。

張巒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道:“那我……就不去了。麻煩覃公公跟太子說一句,我第一次入宮侍講,差事還沒搞清楚,中午抽身去吃飯,有些不太方便,不如等以後熟悉這裡的一切,再行過去。你看這樣可好?”

“好,好。”

覃吉笑着道,“那老朽就這麼跟太子說。”

“行。”

張巒笑了笑。

二人又稍微寒暄幾句後,張巒折返文華殿,重新坐回他的位子發呆。

……

……

因爲當天是初九,而下午朱祐樘會被安排聽取朝事彙報,所以到中午時,講官就會散去,張巒也無須留下,直接出宮便可。

“謝諭德,我想問一句,要是平常在這裡上一天課的話,中午在哪兒用飯啊?”張巒好似個不懂規矩的村野莽夫一般,出宮路上,找到謝遷便問東問西。

謝遷回答:“平常可以自行帶飯來。”

“啊?帶……帶飯?”

謝遷張大嘴巴,心說,宮裡條件這麼艱苦的嗎?

我來給太子上課,還要自己帶飯?

謝遷解釋道:“以前有經筵日講,宮裡都是賜酒饌的,不過如今只是給東宮講授學問,條件也就平素了些,但每年遇春秋兩節,或是太子生辰,都會有額外的束脩相贈。”

“原來是這樣。”

張巒心想,我爲了那點兒節日獎金,至於這麼奔波勞碌往皇宮裡來?

“對了,謝諭德,不是說太子遇到事情有需要人在旁參詳時才召我入宮嗎?我聽說,今天下午太子就要在文華殿見閣老、尚書什麼的,屆時司禮監也會來人吧?我是不是要去旁聽,爲太子答疑解惑啊?”

張巒期冀地問道。

謝遷心說,你還真把自己當盤菜啊。

你咋不上天呢?

謝遷也是脾氣好,笑着搖搖頭,就差把“你哪兒涼快哪兒呆着去”說出口。

“來瞻,先前見覃公公請你出去,可是有事要與你說?”

謝遷反倒提出了問題。

張巒道:“哦,是小女聽說今日我入宮,便想請我到端敬殿一起吃頓飯。畢竟自從她入宮後,我們父女就再沒見過面。”

謝遷好奇地問道:“那你爲什麼不去赴約呢?”

“啊?”

張巒驚訝地問道,“謝諭德,你認爲我應該去嗎?可我問過覃公公,他說最好不去爲宜,畢竟不合規矩。”

謝遷笑道:“道理是如此,但人非草木,父女相見也體現出儒家孝義,就算傳出去也沒人會說三道四。”

“那……那……”

張巒心想,我靠,你不早說?

我也想見見我閨女,要是我那女兒知道我不肯去,還不得傷心難過?

“來瞻你能聽從他人意見,顧念太子和太子妃的立場和處境,的確難能可貴。”謝遷又笑着讚揚一句。

張巒道:“謝諭德就別恭維我了,我什麼情況,自己知曉。我沒什麼能耐傳授給太子,連我都不知道陛下爲何要給我安排此差事。”

“是陛下特意安排的嗎?”

謝遷求證一般問道,“你能確定嗎?”

張巒一怔。

想到這件事乃李孜省告知自己的,他也不知道翰林院的同僚是否該知曉。

雖然他自認耿直中正,不應該隱瞞同僚,還是像謝遷這樣的上司,但這會兒……

“若這一切,真乃陛下安排,必有其深意。”

謝遷分析道,“太子如今成家立室,開始逐漸有了擔當,眼下課業和學問之事,太子進修得已八九不離十,誰來授課差別其實並不大。但對於治國經緯之事,則需特殊人才前來傳授經驗。”

張巒問道:“那又怎樣?”

謝遷道:“有些道理,從你口中說出來,或更能讓太子接受。而有些話,身爲臣子……我們是不方便講的……”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