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害羣之馬 > 害羣之馬 > 

第72章

第72章

第72章 番外二

周王妃在京裡是個特殊的存在。

她的特殊不僅僅在於她的出身,好的出奇的運氣,還有她身爲皇子妃卻不必恪守皇室規矩困守後院的自由生活。

旁人尚且不論,她的妯娌太子妃娘娘就羨慕不已。

周王當初大勝而歸,不知道京中多少高門暗中考量自家女兒嫁進周王府做妃的可能性,爲此不惜頻繁往太醫院跑,就爲了打聽周王的傷情。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周王有可能此生都要困於輪椅之上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倒有不少高官顯貴歇了攀附的念頭。

——一個永遠站不起來,從此遠離朝堂政事與權勢的皇子,哪怕戰功彪炳,也不能爲妻族帶來多少在官場上顯而易見的好處。

這些人都實際得很,家中千嬌萬寵養大的閨女,當然不能浪費在無用的皇子身上。

也有那些勢弱的小家族覺得捨棄一個女兒攀附上皇室也是值得的,也曾上竄下跳找門路,可惜連周王府的大門都進不去,遑論見周王一面。

後來,周王銷聲匿跡了好幾個月,皇帝陛下忽然一紙降下一紙賜婚詔書,傳旨的天使前腳離京,京中後腳就炸了鍋,無數人互相打探:「柏氏是哪個?」

不怪他們消息閉塞,實在是此前周王要娶妃的消息丁點未曾透露過。

爲此京裡姓柏的官員都被衆人扒拉完畢,無論官職大小,都被上司同僚明裡暗裡打探過消息。

等到周王大婚之後,周王妃的底細才漸漸傳了出來。

出身江蘇漕幫,上不得檯面的粗野女子,走一趟漕運就釣了個金龜婿,運氣好的讓人無話可說。

彼時周王雙腿復原,偶爾出現在早朝之上,大約與周王妃新婚燕爾,英姿勃發的兒郎站在武官之首,連被邊關風霜吹的冷硬的面孔都流淌出了江南山水的溫軟之色,氣色好到令人側目。

這時候江南鹽道漕運盡握周王手中,不知道多少高官權貴悔斷了腸子,錯失良婿。

漕運自不必說,鹽道卻素來是肥差,但凡與鹽道沾點邊的官職,無不是京中各路人馬打破了頭都要搶的美差。

要不怎麼說皇帝陛下心疼周王多年邊關寒苦,有心慰勞呢?連鹽漕總督都讓他擔了,皇子除了封地,還兼職封疆大吏,已是除太子殿下之外,京裡最炙手可熱的皇子了。

若非周王與太子一母同胞,素來親和,朝中重臣還不定怎麼想呢。

周王婚後再次出現在朝堂之上,連帶著周王府也成了京裡最熱門的府邸,大家都等著周王婚後在王府的初次宴客,名目都替這位爺想好了:賞菊宴。

聽說陛下賜了周王府若干盆稀世名菊,值得開宴請客,大賞一回。

可惜左等右等,這夫妻倆卻收拾包袱款款下江南了。

衆人:……

後來數年,周王妃陸續亮相皇室大宴,有時候是中秋宴,有時候是新年大宴……未必每年都會出席,但偶爾出席一次,總讓人印象深刻,概因這位王妃的禮儀實在不太過關,與太子妃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過關就算了,她本人似乎從來不在意是否丟了周王的臉面,而周王似乎也不太在意自家王妃的禮儀問題,約摸能糊弄過去就完事了。

實在糊弄不過去,他便挺身而出爲周王妃解圍,就連皇后娘娘都無可奈何。

她跟自己的心腹宮人說:「總不能讓我做個惡婆婆吧?」

也不是沒指派過宮中通禮儀的嬤嬤去周王府教導周王妃禮儀,除了大婚那次得以順利教導準王妃禮儀,此後連周王妃的面兒都沒見到,就被周王給打發回宮了。

皇后娘娘見到兒子唸叨幾句,周王便厚著臉皮說:「十七從小在宮外長大,再說長年不在京裡,就算是當時學過,回頭也忘了,何必費那功夫。」

「不如派倆嬤嬤跟著你們去江南,也好時時耳提面命,好讓周王妃熟習宮裡的禮儀,省得回頭再被人笑話?」

周王頓時如臨大敵:「不必勞煩母后身邊的人,十七久在江南,一年也見不得母后幾面,您若是覺得她丟臉,兒臣就讓她少進宮幾趟。」

正好柏十七最不耐煩進宮請安,每次都抱怨自己格格不入,就好像把狗尾巴草強行栽進了御花園,非要充什麼奼紫嫣紅的名品。

周王生怕媳婦兒再抱怨下去,進而會引發「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難以幸福的謬論」,通常都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堵住她的嘴巴,以繾綣的方式強行終止她的抱怨。

旁觀了數次周王爲周王妃開脫的太子妃羨慕不已——周王妃也太好命了!

皇后娘娘賢名在外,與太子妃婆媳關係融洽,唯獨見到周王妃,老覺得她渾身都是毛病,開口就能把人噎回去,不說憋著自己難受,說了怕周王難受,又要跳出來爲兒媳婦辯駁,到最後她更不痛快。

至於兒媳婦的感受,則不在她的考慮之列。

天長日久,皇后娘娘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每年有限的見面時間之內,儘量縮短與周王妃寒暄的時間。

她與太子妃還可閒話宮中瑣事,琴棋書畫,小皇孫們的教育問題,皇室宗親,碰上週王妃只有尬聊,通常不足一盞茶的功夫就能把天聊死,然後……恨不得把小兒媳婦轟出去。

譬如今年的見面,就再次陷入了往年的死循環。

周王帶著王妃與孩子們進宮請安,難得他們要在京里長住幾個月,皇后娘娘也分外開心能見到小兒子與雙胞胎,故而周王一家子進宮來請安,她還是很高興的。

高興之下,難免會問及周王在兩淮的生活。

「我瞧著皇兒好像比往年瘦了不少,可是兩淮公事繁忙,休息不好?」

周王妃柏十七實話實話:「來京之前,兒臣也忙著幫裡的事情,有段日子與殿下沒見面了。」他休息的好不好,還真不知道。

每年押送漕糧入京之前,都是漕幫最忙亂的日子,她自己也忙的腳不沾地,倆孩子都是蘇氏在照管,連孩子們都是上了漕船才見到,哪有空去管周王休息的好不好?

——職業女性的辛苦,皇后娘娘並不瞭解。

饒是皇后娘娘涵養功夫好,心裡也極不痛快,目光往兒子面上掃了一眼,發現趙無咎端坐如鐘,面色尋常,並無絲毫不滿,似乎對此習以爲常,她的兩條眉頭就不由的皺了起來。

「那平日由誰照料皇兒的衣食?」

此話隱隱含著譴責之意。

做人妻子除了要爲夫家綿延子嗣,更要悉心照料丈夫的飲食起居,周王妃倒好,連周王的面兒都見不著,談何照料?!

周王妃到底是鄉野出身,連皇后娘娘話裡的譴責之意都聽不出來,還回答的一板一眼:「殿下的衣食都有府裡僕從照料,想來他們也不敢偷懶懈怠,母后放心。」

皇后娘娘:本宮沒法放心!

她心愛的小兒子自十幾歲離開京城,本是金尊玉貴的皇子,卻駐守邊關,吃盡了苦頭,原以爲成婚之後能過幾天好日子,沒想到娶了個不著調的兒媳婦。

皇后娘娘心裡苦哇!

偏偏兒子不理解她的一片慈母心腸,還替兒媳婦開脫:「母后不必擔心,兒子在邊關十年,身邊之事自己就能料理,倒不必非要王妃跟著。」倒愈發顯的她這個婆婆裡外不是人了。

皇后娘娘的眼圈當時就紅了。

周王與周王妃這對冤家面面相覷,還不明白哪裡惹的皇后娘娘不開心了。

柏十七是真不懂。

她從小到大,都不是柏震霆夫婦的貼心小棉襖,而是個闖禍精,不被老爹拿著棍子揍就已經算是懂事了,難道還指望她能瞭解後院女人的曲折心腸?

柏十七很無辜,訥訥:「我……我沒說什麼呀。」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且周王身邊僕從環繞,又不是三歲的小奶娃,不懂飢寒,非要她亦步亦趨跟著?

更何況,就算是她家的兩隻糰子,日常都是奶媽跟蘇氏在照料,她頗像後世社會裡的社畜爸爸,每日忙完幫內之事,回家逗逗吃飽喝足洗的乾乾淨淨的孩子,帶著他們玩一會兒,聯絡聯絡親子感情,等到睡覺的時候自然有奶孃抱走,免得影響柏幫主休息。

柏十七實在不明白皇后娘娘傷心的點在哪裡。

周王就更不明白了。

還是太子妃善解人意,當即假意埋怨周王夫婦,實則安慰皇后:「母后這是心疼皇弟,弟妹都已經成婚這麼多年,怎麼還是沒學會照料皇弟日常起居?」

她心裡的羨慕都快滿溢了出來。

身爲太子妃,不但要照料太子的飲食起居,還得照料太子那幫嬪妾、以及嬪妾與太子生的兒女,表面地位尊崇,展望未來前途風光無限,實則內裡甘苦,唯有自知。

與太子一母同胞的周王卻大爲不同,婚前只懂征戰殺伐,無心風月,婚後卻與周王妃舉案齊眉,鶼鰈情深,聽說身邊連個侍候的妾室通房都無,更何況側妃之流。

柏十七:「……」以夫爲天的家庭主婦與職業女性的思維完全不在一個頻道。

全文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