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假如愛有天意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裝紳弄鬼 > 裝紳弄鬼 > 

第一百四十六章假如愛有天意

第一百四十六章假如愛有天意

這和我聽說的不太一樣,不是說卸嶺門徒是被嶗山道士控制的嗎?

見石苓人沒說話,李醫生又忙不迭補充說:"這些都是我聽莫教授瞎吹的。你看,都新世紀了,還有什麼封建餘孽,就算是世界末日,不沒什麼事嗎?不過當時莫教授那樣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都做了封建迷信的孝子賢孫,連我這麼理性的人,都懷疑世界是否到了危險邊緣了。氣功熱真是害人不淺啊!”

“沒關係,我很感興趣。"石苓人接着問:"從科學角度講:假如第十一維空間在某個地方出了問題,比如說被破壞了、改變了…什麼的,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李醫生把石苓人看了半天說:"我簡直不可想象:如果世界本來是十一維,少了一唯會是什麼樣子?做個假設推論,你就知道有多可笑了:比如我們今天能看到的三維世界,如果哪天突然變成二維的,你說會什麼樣子?以後的人類——假如人類還能存在的話,只能如同植物大戰殭屍一樣在二維平面上爬行……你自己想啊,簡直不可想象。

"從科學到鬼神,他們聊了很久最後,石苓人突如其來的問:"如何能使一個人老做同一個夢?"李醫生說:"人的思維都有腦電波,夢也一樣。

如果對一個人發射同樣振幅的電波,有可能干擾他的夢。

但要反覆做同一個夢,還是很有難度的——除非已經可以編排夢的信息,直接發射到大腦。

我和石苓人對望一眼,不置可否。

有於祖佳作保,加上小默姐的面子,我們很快離開了警察局。而神通廣大的小默姐,甚至通過地方警察系統,密傳要求市局信息室去市局調出過去二十年婦女失蹤案所有統計資料,並且要求全部重新覈實其基本情況,尤其是出生年齡。

趁着結果沒出來,我和石苓人先去了一個地方……首都郊外的白雲觀。按照廟祝的說法,他曾經是一名嶗山道士,而嶗山道屬於全真道。金庸小說裡面的全真道確有其事。金元之際,全真教創立。山東爲齊魯之地,巫風濃厚。在當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氛圍濃厚,而佛教傳入後,三教互相融合,爲全真創立提供了有利條件。王重陽在山東寧海將所居庵堂自名爲“全真堂”,凡入道者皆稱爲全真道士。王重陽在山東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大弟子,號稱“全真七子”,正式成立全真教。

全真教雖然沒有什麼華山論劍的天下第一高手,但汲取儒、釋思想,以三教圓融爲口號,主張三教合一,以《道德經》《心經》《孝經》爲主要經典,得到了當時社會的認同。全真教最有影響力的是第五任掌教丘處機,掌教二十四年,使得全真教在社會政治上有了極大的影響,是全真教最鼎盛時期。元太祖十四年,成吉思汗派使臣劉仲祿持虎符召請丘處機,丘分析了當時社會形勢後,便慨然率十八弟子西行,歷時三年到達大雪山會見了成吉思汗。

這一次西遊記的最後,是丘處機進言“清心寡慾、外修陰德內固精神”“敬天愛民,好生止殺”,其言深得成吉思汗賞識,隨後,封其爲“神仙”,賜虎符、璽書,令其掌管天下道教。自此,全真教在全國迅速傳播,影響廣泛。嶗山道派的《太清宮志》載:“宋慶元元年乙卯(1195),丘與劉長生同其他道侶五真人,由寧海崑崙山來遊嶗山止於本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衆大悟,各受戒律。”此後,嶗山道衆全部皈依全真,全真七子所創的七個宗派,在嶗山都有宮觀和傳承。特別是丘處機留下了十八弟子中的劉志堅與李志明,從此嶗山道士歸於全真,歷盡明清、民國,薪火相傳。而白雲觀是丘處機開創的全真道龍門派祖庭,也算是嶗山道的本山,廟祝如果是嶗山道士,必然要來白雲觀領取道籙。

在白雲觀道觀,石苓人和觀主談了很久,觀主才告訴他:在之前白雲觀的駐區高功裡,確實還有一雲遊高功,只不過他自稱嶗山道門外慕道散人,所以宗教局上次調查時,他沒有說,信息平臺有沒有記錄。

"他當時前後好象就呆了一個月左右時間,每天很少和人接觸。

走後也再沒見過。

宗教局調查時,都過了近半年了,我一時沒想起。

"觀主解釋說。

"他是哪個道觀的?"石苓人問。

觀主笑說"沒道觀,他是在家自修的居士,硬要說,是掛靠在關帝廟的火居道人。我們道教中都沒名號。主要是現在科學昌明,信奉封建迷信的人很少。”他亮出來一物,卻是一枚黨徽。

“關帝廟是什麼道?”我好奇地問。

“怎麼說呢?道教是不承認這個分支的。解放前勞苦大衆雖窮困,但敬神鬼捨得花錢,每逢年節、祭日,便大肆鋪張,獻供禮拜極爲隆重。境內各縣鄉均建有土地廟、馬王廟、禹王廟、藥王廟、火神廟、龍王廟、送子娘娘廟、關帝廟等。一年中,各種祭禮節日繁多。農曆正月十五門前設爐焚香。正月十六出行遊百病。正月二十三、三十燃火取光明避蛇蠍。二月初三祝文昌帝君生日,諸生痛飲。寒食禱穀神。四月初八上祖師廟敬香祈福。四月二十八敬藥王開會演戲。六月初六備酒餚祭空祈雨。七月作孟蘭會,八月祈豐裕驅蝗蟲。農村過年供奉財神、竈君、門神、天地、圈神等,形形色色。建國後,宣傳科學,破除迷信,人們迷信意識漸淡。也就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迷信活動有所擡頭,尤以農村爲甚。“

觀主陳某口沫橫飛:”其中關羽雖然宋朝之前只是三十六天將,但因爲被滿清封爲武聖,最重要的是很世俗化,尚武士精神,所以香火鼎盛。許多舞槍弄棒的人拜他,這些人大都喜歡雲遊,居無定所,不知道要幹什麼?據說殺人放火的事都會做……我都是無意中聽我老師說起過,從來沒見過。解放前,首都的城狐社鼠,在關帝廟盟誓,在男子間稱結拜兄弟,婦女間稱結拜姊妹。建國後,此風一度消失,20世紀80年代,此風又有流行,鄉村濃於城市。通常是拈香時設香案供劉備、關羽、張飛畫像,或寫桃園三結義名字於紙牌,插入米鬥,案前放香爐、黃裱、酒、香。儀式開始,請一長者主持,結拜者跪在香案前,各自報出生年月日,排出長幼次序,然後一一焚香,同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然後對着劉、關、張叩頭,對着天地叩頭,互相叩頭,對着關羽神主將黃裱燒掉,紙灰落在酒碗裡,傾酒於地,意即“一碗酒水一張紙,誰賣良心誰先死”,這是重頭咒語。更爲激進者將中指刺破,血滴入酒中,按長幼順序將血酒喝完,叫“歃血爲盟”。事畢聚餐,就成結拜弟兄。妻子們也以兄嫂、弟媳相稱。結拜姊妹拈香較爲簡單,有的僅三言兩語,就算結拜了。所以那天那個高功來我觀,告訴我是關帝廟的,我很吃驚。

在我概念中,關帝廟都應該沒人了一樣。剩下的不是劃入旅遊區,就是進來東嶽廟配享。不過又覺得他不可能是騙子——騙子什麼不好裝,要裝關帝廟的火居道人呢?反正就是普通遊客我們也接待,何況他呢?”我才注意到,白雲觀外面的售票處。

“他自稱叫什麼?說了他爲什麼來這裡嗎?"石苓人問。

"說了,他說他俗名陳觀海,來此是奉老師腐泉子道長的命令,認祖歸宗,順便等一個人!"觀主繼續回憶:我問他:等的是男人還是女人?他說:不知道來的是誰了?男人也可能,女人也可能。

或許都有可能。

"這些信教痰迷心竅的人說話就這麼玄!我就懶得多問了,安排他住下。

"觀主解釋道。

石苓人沒什麼表情,繼續問:"你沒問他爲什麼要在這裡等?等多久?等人來後要幹什麼嗎?"觀主說:"問了他爲什麼的?是他老師吩咐的——他要等的人必會在這裡出現。

等到人,他就會走。

等來幹什麼,他沒說,但感覺是很重要一件什麼事一樣。”

“那他等到了嗎,是什麼人?”

“應該等到了啊!他沒打招呼就離開了。

不過,你想他都走了,就說明他等到了啊。

"石苓人顯然覺得有點好笑說:"他既然都不知道要等男的還是女的,那他怎麼判斷等的人來了呢?"觀主說:"估計你沒談過戀愛。

我們修道和談情說愛一樣,講究善緣——你可以不認識,但你看見,你就可以感覺他是你要等的人。

比如你們年輕人不是有一見鍾情定終身之類的事嗎?爲什麼?就是有善緣啊。

否則一見,怎麼就認定終身呢?"石苓人沒說話,我腦海裡卻閃過一幕幕景象,我對他不就是一見就感到異樣:第一次,我看見他慵懶的一下擡起頭來,心裡莫名其妙咚咚跳,甚至忘了淑女風範,想衝過去針鋒相對。

看他被我氣走走了,奇怪地感覺到,我們不久還會遇見,我下次不能輕易錯過了。

果然不到一個星期,我們就在案發現場相遇了…不過我嘴裡仍很固執地追問:"有沒有可能判斷錯呢?萬一錯了怎麼辦?"觀主笑了:"也許有啊,那就是天意了。

老天安排的最大,誰也沒辦法。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