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吞嬰案黑河遇故人一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西遊卻東行 > 西遊卻東行 > 

194 吞嬰案黑河遇故人一

194 吞嬰案黑河遇故人一

194、吞嬰案,魔弄大風雪(一)二更。

194、吞嬰案,魔弄大風雪(一)

(二更到。十一點左右還有一更。)

又是一翻晝出夜伏,風餐露宿。不知不覺地春盡夏殘,轉眼間卻是秋光天氣,而唐三藏一行吃的居然還是桃子。

一年只有四季,按說不應該四季吃的都是桃子,但是孫猴子的變態在於他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這天上地下總有那麼一個地方,四季如春,比如蟠桃園,比如花果山。

孫猴子吃得滿嘴是汁液,爽得直打飽嗝。其他人則是在一旁啃着不明來歷的餅乾,也不曉得其中有什麼成份,只要吃不死人他們就絕對不會吃孫猴子摘來的桃子。

天色漸漸晚了,他們一行人還在路上走着,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唐三藏勒馬問道:“徒弟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孫猴子一愣,問道:“你說的什麼東西?”

“呸,不好意思,爲師一下子詩興大發,淫了一手溼,別介意。”唐三藏說道:“爲師是想問今天晚上住哪?”

孫猴子道:“這有什麼好問的,平時怎麼住現在就怎麼住唄。”

唐三藏道:“平時是我們遇寺院則掛單、遇民居則借宿。可是現在你看一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連間破廟都沒有,總不能讓堂堂大唐高僧睡馬路吧。”

孫猴子道:“還大唐高僧,你怎麼不說你家大唐皇帝給你準備豪屋給你住?”

唐三藏道:“你猴子怎麼說話的。”

孫猴子道:“出家人講究那麼多做什麼,學學俺老孫挑個樹杈就能睡一夜。”

唐三藏怒道:“你是猴子,爲師是人好吧,物種都不一樣,怎麼能相提並論。”

孫猴子不耐道:“做人真麻煩,還不如做猴子呢。”

唐三藏無言以對了,他發現自從離了枯鬆澗之後他的威信大減,就連平時最乖的小沙彌都會時不時的和他擡槓,這孫猴子更加是不聽話。

孫猴子道:“趁着天還沒全黑,再走一段路吧。說不定前面就有村落呢。”

唐三藏點頭道:“也只能這樣了。”

又走了許久,暮色漸漸染黑了整片天空,好在有一輪殘月高懸,還不至於看不清路途。

“你們有沒有聽見什麼聲音?”唐三藏問道。

孫猴子凝耳一聽,說道:“似乎是水聲。”

豬八戒道:“不是做飯的聲音麼。”

沙和尚道:“是水浪的聲音。看來前面有河了。”

孫猴子笑道:“既然有河,聽聲音不是急流。那這附近必然有人家。”

“這怎麼說?”唐三藏問道。

孫猴子道:“這是俺在花果山聽手底下的老猴精說的。路旁遇河,如水聲緩慢,附近必有人家居住。”

唐三藏想想也對,既然有路,說明必然有人家。現在又有水聲,按人類逐水而居的習慣,必定會定居在附近。

豬八戒聽到有人家,立時跑到最前頭去了。

“確實有條大河啊。”豬八戒大聲說道:“我來試試深淺。”

“怎麼試?”唐三藏不解道。

沙和尚解釋道:“很簡單,撿一塊鵝卵石,扔在河裡。如果濺起水泡,就是淺河。如果直沉河底,那就是深河。河淺的話,半夜不會漲水,今晚就能直接渡過去。”

豬八戒撿起一塊石子往水中掀去,只聽得悶聲一聲,接着便沉到了河底。豬八戒好歹曾經也是打理過一方水域地,這時候已經知道深淺了,說道:“深,看樣子比老沙和流沙河還要深上幾分。”

孫猴子聽了,騰到半空掃了一眼這河,居然看了兩眼纔看到河的邊際,回來對唐三藏說道:“河面很寬,看樣子今天是沒辦法過河了。還是在河這邊找找有沒有人家吧。”

一行人只得沿着河岸小路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便看到一塊石碑。孫猴子走上前去,掃開擋住字跡的茅草,念着:“通天河。徑過八百里,亙古少人行。魔弄大風雪,能保天下平。”

豬八戒呵呵一笑,捅了捅沙和尚,說道:“這碑文寫得比你的流沙河石碑霸氣多了。”

沙和尚冷哼一聲,不屑一顧。

唐三藏忽然豎起了耳朵,說道:“你們有沒有聽到什麼奇怪的聲音。”

wωw ¸тт κan ¸C O

豬八戒道:“不就是流水的聲音麼,剛纔說過了。”

孫猴子凝神順着風向傾聽着,說道:“不對,還有別的聲音。”

“好像是鑼鼓的聲音。”聲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近,豬八戒也聽清楚了,奇怪道:“難道是有人家在做夜齋酬夜遊神?那我們趕快過去,說不定還能討一頓好齋飯。”

沙和尚道:“就知道吃,這聲音分明是人間村落的集合鑼,用來集聚村民用的。想來是那村子發生了什麼大事吧。”

唐三藏聽了半天,說道:“不是道家的樂器,而是佛樂,隱約還有往生咒。看來是真出大事了。我們趕過去看看。”

孫猴子騰身在前,循着聲音趕過去。白龍馬則馱着唐三藏和已經睡着了的小沙彌緊跟其後,再後面就是挑行李的沙和尚,和啥事也沒幹的豬八戒了。

奔行了約有一刻鐘,唐三藏在馬上就看見了一簇人家,少說也有四五百戶人家,看來是個大莊子啊。

莊前卻是聳着一宗廟,廟前場地圍着數百人,敲鑼打敲的不知道在幹什麼。只是嘈雜的樂器聲中,隱約響起嚎哭和叱罵之聲。

唐三藏見這情影,面色有些凝重了,衝孫猴子喊道:“悟空你慢下來,都跟在爲師後面。讓爲師當先去看看情況。”

孫猴子摸了摸自己的臉,知道師父是怕發生像上次紅家莊那樣的事情,莊民都被自己和豬八戒的臉嚇得魂飛魄散了。

唐三藏來得急,沉重而迅急的馬蹄聲也驚動了不少圍聚在一起的莊民,一時之間都停了手上之事,齊齊望着唐三藏。

唐三藏早早下了馬,向衆人行了一個僧禮,口稱佛號道:“阿彌陀佛,貧僧唐三藏,來自東土大唐去往西在拜佛求經,路經寶地,特來拜會諸位施主。”

衆人見殘月之下忽然奔來一匹白馬,而馬上又馱來這麼一位俊似天神一般的和尚,一時都驚訝不已,好半天才有一個老者從人羣中走了出來,向唐三藏行禮道:“阿彌陀佛,和尚你來遲了。”

唐三藏一愣,這老者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他知道老衲爲什麼來這裡,這不科學啊,因爲這點連老衲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只是聽見動靜不對,才臨時轉過來看看而已。

“怎麼說?”唐三藏問道。

那老者說道:“你要是早來些時間,我們這裡還有些齋供給你吃。現在卻是沒有了,全倒河裡,獻給河神了。”

唐三藏面色一黑,老衲又不是豬八戒只知道吃。唐三藏搖了搖頭,說道:“貧僧不是來趕齋的。”

那老者也奇怪了,說道:“你們和尚不趕齋,那來此有何貴幹?”

唐三藏道:“貧僧路過寶地,忽然聽到有森嚴佛樂,想來發生了不快之事。正好貧僧也會念些經文,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那老者毫不客氣地擺手道:“你幫不上忙的。我們不是在做法事,而是在審案子。”

唐三藏呆了,看着這一幫敲鑼打敲、鬼哭狼嚎的莊民,這是審案子?再然後,唐三藏就看見衆人合圍的中心處跪着一個神色狼狽的男子,他被五花大綁,身上也是傷痕累累,想來是被衆人打的。

“什麼案子?”唐三藏問道。

那老者雙目一瞪,喝道:“這關你和尚什麼事!”

唐三藏道:“看施主們如此陣仗,想來定是人命案子。這樣貧僧就有用武之地了。行兇者自有你們去審,可是那受害者難道不需要做一場法事麼,以便超渡其往登極樂。”

忽然一個婦人跪倒在唐三藏面前,哭求道:“大師千萬要超渡我家寶兒啊,他才五歲啊,就被這個畜牲給、給害了。”

那婦人指着跪着的那個男子,恨聲不已。

唐三藏安慰了那婦女一番,那老者最後終於同意了唐三藏的請求。唐三藏趁機再問了一次是什麼案子。

那老者長嘆口氣,說道:“作孽啊,這是着了魔障,纔會發生這種事。”

“究竟是什麼事?”唐三藏一再追問。

那老者說道:“虎毒不食子,這畜牲做下的是吞嬰案吶——”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