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卻東行
223、情之一物,世間無藥可解。
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情,之一物,不知其緣起,一往而深,人不可擋,佛不能誅,道不能消,妖魔亦難逃。
唐三藏頂着淅淅瀝瀝的細雨,眼神憂鬱而又深邃。
小沙彌忽然在一旁提醒道:“師傅哎,春天還沒到呢。”
唐三藏一愣,問道:“你說什麼?”
小沙彌摸了摸鼻子,搖頭道:“沒什麼,我什麼也沒說。”
唐三藏覺得好笑,咚地一聲在小沙彌光潔溜溜的腦袋了敲了一下,笑罵道:“別以爲我不知道你說爲師的壞話。”
小沙彌嘟嚷道:“知道你還問,不是犯賤麼。”
唐三藏額冒青筋,捏着拳頭問道:“你有種再說一遍試試。”
小沙彌立即撒丫子跑開老遠。
“悟空。”唐三藏開口叫了一聲。
孫猴子從半空裡落了下來,手裡正剝着香蕉,問道:“師父,找俺老孫啥事?”
唐三藏道:“你說是不是有點奇怪?”
孫猴子滿頭霧水,這話問的沒頭沒尾的,“什麼東西奇怪?”
唐三藏罵道:“你腦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笨了。”
孫猴子不爽了,回道:“愛說不說,不說俺老孫走了。”
唐三藏一把扯住孫猴子,語帶討好地問道:“爲師是真有事要問你。”
孫猴子收了回走的步子,咬了一口香蕉問道:“有事你快說,俺還要去探路呢。”
“路有什麼好探的,有爲師的終生大事重要麼?”唐三藏不滿地發了個牢騷。
孫猴子從上到下打量了唐三藏四五遍,然後說道:“難不成真給小沙彌猜中了,你的春天不但提前。還提速了?”
唐三藏道:“什麼亂七八糟的,爲師只是想問一下,爲什麼最近都沒什麼妖精了。”
孫猴子兩眼一瞪,然後空手一隻毛手摸了摸唐三藏光潔的額頭,再對比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喃喃地說道:“沒發燒啊,怎麼說起胡話來了。”
唐三藏道:“你才發燒呢。你不是最喜歡妖怪麼,有妖怪你就有架打啊,你就有功德歉啊。”
孫猴子道:“小妖嘛,打起來沒意思。也歉不了多少功德。天上派下來的妖怪嘛,實力沒啥,總是靠着法寶來佔俺老孫的便宜,更沒意思。”
唐三藏道:“你就不覺得悶得慌?”
孫猴子點頭道:“真特麼的悶、無聊、閒得蛋疼。”
唐三藏道:“那咱們去找些樂子吧。”
孫猴子驀然間臉色一變,湊過去對唐三藏說道:“難道師父你憋不住了?我知道你們人類有個叫窯子的地方。可供發泄。就像神仙也有斷欲從仙窟一樣,我懂的。”
唐三藏一拍孫猴子的腦門。罵道:“你懂。你懂個屁。爲師是那種人嗎?爲師自幼出家,至今是童子之身,十世轉生都沒破過色戒,守身如玉、貞潔牌坊、冰清玉潔的要死。”
孫猴子呆住了,手中的香蕉都從手中掉了下來。
唐三藏見孫猴子一臉呆滯,便自傲地笑了起來。說道:“怎麼樣,你是不是很佩服爲師?”
孫猴子眼眶帶淚,握着唐三藏的手,含情脈脈地說道:“師父。俺錯怪你了。”
唐三藏笑道:“無妨,無妨。爲師向來習慣瞭如此偉大。”
孫猴子道:“想不到你竟然過得如此悽慘,連續轉生十世都還是處男,真是男人中的恥辱,想必師父是某方面力不從心吧。俺老孫不會歧視你的,我想八戒和沙師弟也不會歧視你的。哎,造孽啊。”
唐三藏目瞪口呆,喝罵道:“給老子滾粗。滾。”
孫猴子大笑起跑遠了。
“豬頭,給爲師滾過來。”唐三藏衝正在睡午覺的豬八戒喝道。
豬八戒拱了拱屁股,然後悠哉地翻了個身,鳥都不鳥唐三藏。
唐三藏被氣到了,長嘆一聲,“現在的徒弟啊,一個比一個不靠譜了。”
忽然間半空裡轟隆一聲,炸響一道驚雷。
唐三藏聳然一驚,然後叫道:“有妖怪。”
孫猴子閃到半空裡一探,毛的妖怪,什麼也沒有,只是一個普通的驚雷罷了。孫猴子回來之後衝唐三藏道:“師父哎,沒事別亂叫。只不過是普通的驚雷罷了。”
“怎麼就沒有妖怪了呢,連個女施主也沒遇見過,這日子過得真無聊。”唐三藏百無聊賴地打着呵欠,然後看了看一直閉目唸經的沙和尚,這個徒弟比他這師父更像和尚。
“悟淨啊,別念經了。趕緊給爲師找點樂子解悶。”唐三藏說道。
沙和尚想了想,然後從行李箱裡抽出一本收,扔給了唐三藏。
唐三藏接過書本,一看封皮頓時激情四射,那書的封皮上有六個大字《三藏風流情史》,這特麼的誰寫出來的,是寫老衲的麼?
唐三藏帶着一臉猥瑣的淫笑,開始翻看起來。
嗯,看篇驚奇,令唐三藏覺得世間之大無奇不有。
書裡的故事頗爲簡單,就是講一個叫三藏的和尚爲了堪破情之一字,自願來一場三世情緣。
第一世,三藏是個和尚,愛上了一條金魚,將它養在魚缸裡,取了個名字叫龍女。三藏日日與龍女相對而視,三藏爲她寫詩,爲她頌經,與她聊天,與她共渡風雨霜雪。三藏以爲只要篤持本心,就不會動情,就不會沉淪。某日風雨大作,雷電劈開了魚缸,一條金龍盤在寺院之上。原來這條金魚真的是龍王之女。龍王將龍女帶走了,三藏望着空破的魚缸,心痛而憂悴而死;
第二世,三藏是個和尚,愛上了一個尼姑,於是在她的庵旁做了一個草屋,伴她參禪頌經。日起時,三藏打開房門,看着她一身素衣地出門洗漱,看她坐在庵中院落中沐光頌經;日落時,三藏又望見庵中炊煙裊裊,想象着她就食人間煙火時的嬌態。三藏也與她一起論過經義,講過佛理,笑談過人生。某日晴空萬里,一隊人馬踏上了庵中,接走了她。後來傳聞她竟然做了皇后。三藏身歸我佛,心卻如飄萍,一無所依;
第三世,三藏是個取經人,心堅志篤,迢迢萬里走向西天,歷盡堅艱險終於累倒了。三藏被一個商隊所救,然後被帶到了一個女國。女國國王看中了三藏,想招他爲夫婿。女王息心照顧三藏,百盤溫柔,千種風情,三藏不由得愛上了這個美麗的人。但三藏揹負着取經重任,不能貪戀繁華與世情,最後還是決然的離開了女王。女王因此鬱鬱寡歡,無疾而終。三藏聽聞後伏地大泣,亦不得活。
唐三藏看完這本書,好半天悵然若失。這似乎是在講他,又似乎在講這世間的一切人。情之一物,世間最是無藥可解。
終於要來了麼?唐三藏看了看前方,隱隱可見的城池,他知道取經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就要來臨了。
妖怪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情感,最摧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