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銅臺府大善齋萬僧至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西遊卻東行 > 西遊卻東行 > 

473 銅臺府大善齋萬僧至

473 銅臺府大善齋萬僧至

473、銅臺府,大善齋萬僧(四更至)。

(四更,有一萬三了吧。累了,睡覺去。)

“聚攏的人羣都將離去,

繁星與雲,也都會被吹散。

他們所有作爲先驅的腳印,

被雨打溼,又被蹄聲踏亂。

遺忘的,就將要永遠被遺忘了……”

路上,唐三藏忽然唱起了一首奇怪的歌,那種調子悠遠而又深長,既像是吟唱又像是嘶吼,孫猴子在天上地下從沒有聽過這種歌。”“

除了唐三藏偶爾的歌聲,他們一行人難得的不吵不鬧,安安靜靜地走着。

唐三藏唱完,忽然笑了起來,說道:“你們幾個怎麼了,像霜打的茄子似的。”

孫猴子道:“師父,你不要緊吧。”

唐三藏眼底抹去了傷悲,笑道:“之前情緒是有些失控,不過傷悲總不能長久,已經在歌裡發泄完了。”

豬八戒奇怪道:“那是什麼歌,調子我從來沒有聽過。”

唐三藏笑道:“老家的一種小調,說了你們也不知道。”

小沙彌卻是不屑一顧。

行經半日,前邊又是一座城池。

唐三藏遙指問道:“前面是什麼地方?”

“這個我們哪知道。”豬八戒答道。

孫猴子道:“我卻知道。”

豬八戒奇怪道:“你怎麼會知道,雖說有可能你駕雲曾經路過這裡,但也不可能留意過。”

孫猴子翻了個白眼,說道:“你難道忘了昨晚的那個夢了?”

豬八戒愣了片刻。恍然大悟道:“這裡就是地靈縣?”

孫猴子點了點頭,凝重地說道:“夢裡那和尚只提到了這個地名,還說這縣裡有專吃和尚的妖魔。我想他定是在暗示什麼。也許害死他們的原因,能在這裡找到。”

“那還等什麼,我們入城吧。”唐三藏拔馬向前,當先進了城。

長街上,人來人往。

唐三藏下了馬,走在前頭,豬八戒按照慣例掩了那副嚇人的嘴臉。

雖說孫猴子猜到這裡可能是地靈縣。不過唐三藏還是決定找個當地人確認一下。

不遠處,茶館廊下坐着兩個喝茶閒聊的老人家。

唐三藏走上前,合掌道:“兩位老施主。貧僧問訊了。”

那兩個老人家正興致勃勃得聊着天文地理、盛衰榮辱,感嘆昔時英雄無數,如今皆作塵土,忽然見一個和尚插進來。嚇了一跳。半天才道:“長老有什麼想問的?”

唐三藏說道:“貧僧是從外地來的,路經寶地,想問個地名,哪裡有方便人家可容我待化齋借宿。”

左側那個老者說道:“我這裡是地靈縣,屬銅臺府轄制。長老要吃齋借宿,不須募化,沿此街前走,過一牌坊就見一虎坐門樓。那裡是我且中大善人寇員外家,他家有個萬僧不阻之牌。像你們這等遠來之僧,更是歡迎之極。”

右側的老頭兒見唐三藏還要問什麼,連連擺手說道:“行了,你直去即可,莫打斷我們的興致和話頭。”

唐三藏只得道了謝,轉身回到路旁,對孫猴子說道:“我們在這縣裡且先住段時間。”

孫猴子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笑道:“師父都不急,我們自然沒有意見。”

“街頭拐角有個寇員外,是個愛收留僧衆的,我們過去那裡吧。”唐三藏說道。

豬八戒點頭不止,說道:“既是愛留僧,必然有好吃的齋飯。”

唐三藏笑看了豬八戒一眼,這次卻沒有罵他。

長街盡頭卻是一塊牌坊,穿過之後,過個拐角便見到一個虎坐門樓。

門樓邊影壁上掛着一塊大牌,上書“萬僧不阻”四字。

豬八戒道:“這西方佛地,果然賢愚無欺,竟然能立面萬僧不阻的牌子,想來有些家業,能吃頓好的了。”

孫猴子笑罵道:“留着你的口舌吧,別說話了。”

唐三藏等人在門口歇馬,不多時門裡出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僕,提着一竹籃,想是要出去買菜。

那老僕走出沒幾步,擡頭猛然看見唐三藏等人,也許是嚇着了,慌得把手中的竹籃一扔,口裡叫着“老爺,老爺”,就跑回去了。

“八戒,是不是你嚇着他了?”孫猴子納悶道。

豬八戒否認道:“胡扯什麼,我都站在最後了,口鼻都捂着呢。”

寇員外正拄着拐,在天井中閒走,口裡不住的唸佛,這時候剛出門的老僕忽然折身回來,衝他叫道:“老爺,老爺,外面有四五個異樣的僧人求見。”

寇員外一聽,立即將柺杖一丟,飛身跑出去迎接,完全不見剛纔的老態。

神奇的是寇員外一點也不介意豬八戒等三人的醜惡相貌,反而讚歎不止,說道:“這等奇貌非佛即聖,老兒我有幸了。”

唐三藏客氣道:“那我等就叨擾了。”

寇員外連忙將幾人迎進房裡,說道:“這是上手房宇,專筆來管待長老們的,有佛堂、經堂、齋堂。下手的纔是老兒一家老小居住。”

唐三藏見了此狀,不得不承認這老兒是個有心敬佛的。

進了佛堂,拜了佛,上了香,寬去佛衣之後,唐三藏換了一身便裝隨員外進入內堂說話。

這家裡果然無處不顯露出向佛之家的氣象,唐三藏說道:“老施主果然是個誠心向佛之人。”

寇員外坐定之後,連說不敢,反問起唐三藏的來處。

唐三藏道:“貧僧是東土大唐欽差,奉旨前去西天靈山見佛祖求真者之人。路經此地,聽人說施主是個敬佛之人,所以前來打擾。”

寇員外面露喜色,說道:“第子財名寇洪,字大寬,虛度六十四載華年。自我先祖起,就許下齋度東來萬僧的宏願。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我家有祖傳的齋僧帳簿,連日無事算一算,已齋過九千九百九十六員,只少四個,不得圓滿。今日真是天降四位老師,來圓我寇家數代之願吶。”

“可是我們有五位啊。”這時候豬八戒插嘴道。

寇員外一愣,數了數只有四位啊,再一細看卻發現有一人懷中還抱着一個。這是怎麼回事,祖上的宏願是齋萬僧,方成正果,這多出一個可如何是好?

唐三藏見寇員外臉色幾經變化,心想這人想來注重祖訓多些,真正敬僧的意思反而少些,便說道:“員外放心,我這徒兒尚未受戒,只是小沙彌,算不得僧人。”

寇員外長舒一口氣,說道:“方纔以爲數代宏願,無以圓滿,所有有些怔愣,倒讓老師見笑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