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糜漢 > 糜漢 > 

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

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

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

隨着春季的來臨,漢水的水量已經開始漸漸增加。

在冬季中乾枯的河牀已經被春水淹沒,狹窄的河道在巨量河水的衝涮下逐漸變寬。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在廣闊無垠的漢水江面上,有一支龐大的水軍艦隊正在快速的前進着。

數千支戰船在“關”、“糜”兩面戰旗的指揮下,有序的排列成一道道水上巨牆,朝着江夏郡中的要塞夏口而去。

由於漢水自沔陽以下古稱夏水,所以,夏水和長江的交匯處被稱爲——夏口。

夏口在後世有一個人盡皆知的名字,武漢。

當年黃祖被劉表任命爲江夏太守後,本來將江夏治所定在沙羨。

後因爲孫策一戰擊破了,黃祖在江夏的所有野戰精銳。

爲了更好的保守江夏郡,黃祖便將江夏治所遷到夏口。

後來孫權在周瑜的輔助下,領兵攻破了夏口,擊殺了黃祖。

孫權在攻破夏口之後,考慮到夏口在江北,不利於江東水軍防禦,於是便將江夏郡的郡治重新遷回到沙羨,即今日的永安城。

但最後孫權漸漸意識到了夏口的重要性,便加強了在此地的防禦。

當夏口外漢水上的江東水軍斥候,發現着高掛着“糜”字戰旗的戰船後,他臉上瞬間流露出了恐懼之色。

因爲心中的恐懼,這一隊江東水軍斥候甚至都忘記了職責所在,他們直接放棄了巡視江面的任務,一整隊跑回了夏口城中,將此事稟報給了在城中的潘璋。

當日公安一戰後,因爲吳軍大潰,潘璋亦在亂軍中被衝散。

他花了一夜的時間,才漸漸收攏了他麾下的兵卒。

那時潘璋爲了不遇上士氣如虹的漢軍,本來想率領殘兵通過公安城外的山林,先回到長沙郡,最後繞路抵達江東。

但後來潘璋聽聞了孫權安然無恙並且在江夏的消息,他立馬就想方設法收集一些破舊的船隻,渡江來到了江夏郡中。

在來到永安城中見到孫權後,孫權與潘璋君臣二人皆感劫後餘生而相擁而泣。

隨後孫權爲了守備江夏郡的要塞夏口,便下令讓潘璋領本部兵馬,來夏口中修整並承擔起駐防之任。

夏口中原有守軍一千餘,而潘璋收攏之下得到的殘兵有兩千餘,所以目前夏口中的吳軍約有三千。

當正在夏口中四處視察城防的潘璋,收到斥候稟報的消息後,他臉上浮現的驚色一點亦不比那些斥候低。

竟然是糜暘來了!

得到消息的潘璋立馬來到城門上,遙望不遠處的漢水。

只見這時漢軍數千只戰船在順流而下的情況下,先鋒艦隊已經出現在了夏口城外。

而這支足有數千人漢軍的先鋒艦隊,正是糜暘親自統率。

那高高飄揚的“偏將軍糜”四個大字,猶如一把把利刃插進潘璋的眼中,直令他的呼吸爲之一促。

那一夜的火光漫天,似乎又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那公安城外屍橫遍野,洈水斷流的場景似乎又在他眼前重現,饒是一向以膽壯著稱的潘璋,此時亦心生寒意。

張與糜,共止啼。漢白鹿,逐吳衆。

這句軍謠只有短短十二個字,但卻造就了糜暘在江東所有人心中如山嶽般的威名。

糜暘的威名,是用數萬具吳軍的屍體以及哭嚎聲,一點點堆砌而成的。

如今公安一戰過去尚未半年,往事一幕幕猶如歷歷在目,作爲那一夜的親歷者潘璋,又怎麼不會對糜暘的到來感到震懼!

不是已經在議和了嗎?

爲何他還親自率軍前來。

在對糜暘的畏懼之下,潘璋立馬下令全城戒備,並讓城中的所有士卒立馬上城牆守備。

而當那些從公安外死裡逃生的吳軍,看到是糜暘來了之後,全都嚇得不知所措,甚至連手中的兵器都拿不穩。

漢鹿打上門來了!

潘璋看到這一幕,心都涼了半截。

要是糜暘攻城,這樣的士氣怎麼守城?

在利用自己主將的身份勉強穩定住軍心之後,潘璋召來一位士卒,對其快速言道:“馬上去永安,將夏口軍情稟報給至尊,一定要快!”

這名士卒在收到潘璋的命令之後,馬上狂奔出城。

水路如今他是不敢走了,只敢走陸路。

幸虧永安城離夏口不遠,一日急奔便可趕到。

潘璋看着那名報信的士卒出城後,他看着不遠處那高高飄揚的“糜”氏戰旗,心中默默祈禱道:

“希望伯言在收到這緊急軍情後,能趕緊帶領援軍來援,否則夏口危矣!”

在永安城中,孫權懷中正抱着一位少年在後花園中玩耍。

這位少年正是孫登。

孫登是建安十四年生人,今年不過十二歲而已。

孫權看着懷中抱着的孫登,見孫登隨着年歲增長鼻眼之間越來越像自己,孫權心中就充滿了疼愛之情。

天下間哪位父親,會不喜愛像自己的兒子呢?

孫權將孫登高高舉起,將其放在了一後花園中假山之上,而後他就在下方看着孫登在假山之上攀爬嬉鬧着。

隨着孫登的不停攀爬,孫權在下方左右跟隨看護着,他此舉是保證孫登萬一從上面摔下來,他能第一時間接到。

雖然假山並不高,十二歲的少年從上面摔下來,並不會有何大事,但孫權出於父愛,還是下意識的關心着。

在假山上攀爬的孫登因爲高興,發出一陣陣屬於少年獨有的清脆笑聲,孫權見狀臉上亦浮現了愉悅之色。

這種愉悅他好久沒感受到了。

孫權今日這麼愉悅,一方面是因爲孫登的到來給他帶來了歡樂,另一方面是因爲前段時間諸葛瑾順利帶回了求和成功的消息。

劉備接受了兩郡加一子的求和條件。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一直壓在孫權心上的一塊大石頭被瞬間搬開,這讓孫權一直擔驚受怕的精神有了喘息之機。

孫權感覺江東的未來,一下子又明朗了起來。

這時孫登爬到假山的至高點,站在假山上對着下方的孫權笑道:“父親,孩兒爬的高不高。”

聽着孫登充滿歡樂的詢問,孫權亦笑着答道:“高!孤的登兒就是要爬的最高,這樣纔不負爲父給你以“登”爲名!”

聽到孫權的誇讚,孫登在假山上喜笑顏開。

孫權在下方看着孫登那無憂無慮的樣子,他心中有個想法不可抑制的冒了出來。

真的要將登兒送往荊州嗎?

這個想法孫權已經不是第一次冒出來了。

在得知劉備已經同意重新聯和後,心下放鬆的孫權不禁又後悔起當初的決定來。

失去長沙、桂陽二郡已經讓他痛心,若再失去與他這麼像的長子,孫權感覺自己無法接受。

所以在諸葛瑾回來後,孫權雖發了文書令長沙、桂陽二郡的官吏、將士退出郡界,好讓劉備的人順利接收這二郡。

除此之外,關於何時送孫登前往荊州,孫權一直沒定下日子。

孫登來永安城中,已經十日左右了。

孫權起了拖延之心,他不太想將孫登送往荊州爲質了。

在這期間,劉備曾來信一封詢問過孫登何時入荊州的事,面對劉備的來信,孫權亦回了一封信。

“如是欲遣孫長緒與小兒俱入,奉行禮聘,成之在君。

權世受漢恩,分義深篤,今日一事,永執一心,惟察誠心,重垂含覆。”

後來孫權又覺得不保險,在第一封信發出之後的第二日,又寫了一封信給劉備。

“小兒年弱,加教訓不足,念當與別,爲之緬然,父子恩情,豈有已邪!

又欲遣張子布追輔護之。

孤性無餘,凡所欲爲,今盡宣露。惟恐赤心不先暢達,是以具爲君說之,宜明所以。”

在這兩封信送出去之後,孫權的心中才勉強踏實了下來。

在孫權看來,他前有誠意款款毫不拖延奉送兩郡之舉,後又連寫兩封信表達他的心意。

他更是在信中以孫邵與張昭這兩大名士的名義作爲擔保,在這重重保險之下,劉備想來會信了他的話的。

而只要能拖延一段時間,等劉備與糜暘回了益州,那麼事情還是有轉機的。

就是不知道要是孫邵與張昭知道此事,會作何感想。

而果然就在他的信件送出去之後,劉備十日內再沒來信詢問過此事。

這在孫權看來,無疑劉備是信了他的話的。

這讓孫權頗有自得之意。

孫權看着假山上的孫登,心中暗暗說道:“登兒,父親會守護你的。”

但就在孫權自得的時候,行色匆匆的陸遜沒有經過通報就闖入了後花園中,這讓孫權有些不喜。

他覺得陸遜有些逾矩了,雖然他這段時間對陸遜十分寵愛,但他亦不能這樣無人臣之禮。

就在孫權臉露不滿的時候,陸遜在看見孫權後,他趕緊開口言道:

“至尊,兩萬漢軍已至夏口,主將是關羽,先鋒大將是糜暘!”

當陸遜這句話一說出之後,孫權臉色大變。

而假山上的孫登在聽到糜暘的名字後,嚇得腳下一滑,從假山上不慎跌落下來。

幸虧孫權一直在假山下,他在聽到孫登跌落的尖叫聲後,連忙回過神來,伸出手接住了孫登。

跌到孫權懷裡的孫登,本來就因爲聽到糜暘名字引起恐懼,再加上剛纔突然跌落受驚,嚇得他緊緊抱住了孫權的脖子。

孫權在接住孫登之後,臉上亦浮現了驚怒之色。

“不是聽聞他要大婚嗎?”

“他怎麼來了!”

孫權在聽到糜暘親自率軍前來,已至夏口之後,他整個人六神無主,在原地抱着孫登來回踱步,口中不停的說着驚慌的話語。

已經被孫權刻意深埋在記憶中的那一幕,在聽到糜暘就在百里之外後,那可怕的一幕幕又浮現在孫權的腦海中。

隨後孫權方纔想起,關羽是這次兩萬大軍的主將,他整個人更加不好了。

主將是威震華夏的關羽,副將是名揚天下的糜暘,而相比於關羽,糜暘在江東的威名更是能令人膽寒。

劉備這是要幹嘛?

來滅國嗎?

“不是已經議和了嗎?”

“劉備這是背信棄義!”

孫權因爲心中的恐懼和憤怒,都開始口不擇言起來。

而陸遜看着孫權不知所措的樣子,他當然知道關羽與糜暘爲何會突然到來。

陸遜開口言道:“臣料劉備有此舉,乃是因爲長公子未到荊州之故。”

陸遜一針見血,道出了事情的本質。

孫權聽到陸遜的這句話後,他慌亂的腳步終於停下。

他用疑問的目光看向陸遜,口中言道:“孤已經答應送登兒去荊州,爲何不能等上一段時間?”

面對孫權的的這個疑問,陸遜閉口不答。

原因爲何,衆人皆知。

而孫權懷中的孫登在聽到孫權要將他送去荊州之後,他整個人的身體抖得更厲害了。

感受着懷中兒子的懼怕,孫權心中不忍,他緊緊抱住懷中的孫登。

同時他腦中在急速想着應對策略。

就在這時,孫權的近臣是儀求見,說是有緊急軍情稟報。

在聽到緊急軍情四個字後,孫權馬上召見了是儀。

是儀在來到孫權面前後,臉上浮現驚色稟報道:“廬江郡急報,魏徵東將軍張遼似有異動!”

在聽到這個急報後,孫權臉上浮現了絕望之色。

張遼這時候有所異動,應該是收到了兩萬漢軍入夏口的消息,看看能不能趁火打劫。

果然如陸遜所料,曹操不可信。

到這時,兩面受敵的孫權,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在閉目沉思良久之後,最後孫權睜開了雙眼。

他將懷中的孫登放到地上,而後雙手按在孫登的肩上,問孫登道:“在此江東危急存亡之秋,登兒願意幫爲父嗎?”

孫登這時的臉上充滿了懼怕之色,但他看着眼前慈愛的父親,想着自己一出生就揹負着的責任,最後他強忍着心中的恐懼,重重點了點頭。

看到這一幕,孫權一把將孫登擁入懷中。

良久之後,孫權將孫登放開。

而後他看向陸遜,口中一聲清冷的命令傳出,“伯言,就由你送登兒去夏口吧。”

“另外,令中司馬諸葛瑾之子諸葛恪、驃騎將軍軍師張昭之子張休、左司馬顧雍之孫顧譚、故偏將軍陳武之子陳表,四位吳中俊傑立即趕赴夏口,陪同登兒一起入荊。”

繼續碼字。

寫一章,得4,5個小時,我基本是無縫銜接就寫啦,沒有放鴿子。

第三章應該在凌晨。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