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糜漢 > 糜漢 > 

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

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

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

隨着數十位大臣被劉備下獄,劉備的王駕亦開始啓程回成都。

正如劉備之前對諸葛亮所說:“將一些蛀蟲清除後,他纔好入城。”

而當劉備的浩大王駕隊伍進入成都城中之後,那數十位大臣被下獄的消息,亦開始以極快的速度傳遍整座成都城。

那數十位大臣之中最負盛名的周羣,不僅家族是巴西豪族郡望,就連他本人的名聲在一衆益州名士中亦是翹楚。

從其在益州擔任的官職,就可以看出他在益州一地的名聲有多高。

儒林校尉,幾乎可以說周羣便是益州一地士林中的領袖人物。

而那數十位大臣中,除了少數荊州系與東州系的臣子之外,大多都是益州本地的士族才俊。

劉備一下子將這樣子的數十位大臣下獄,無疑等於給了成都中的益州派官員一個重擊。

這個消息傳播開後,在成都城的政治圈子中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地震。

自今日見過糜暘之後,譙周在回到府中後,就一直閉門不出。

而他在聽聞這個消息後,只能發出一陣重重的嘆息:“周文養士,以少取多;勾踐恤才,以弱斃強。”

“今漢中王反其道而行之,難道會是益州的福氣嗎?”

在發出這聲嘆息之後,譙周立馬寫起了一封辭表。

這封辭表是當諸葛亮的徵辟到來後,他要呈於諸葛亮的。

許多成都城中的益州派的官員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人心惶惶,猶如當年劉備初入主益州時一樣。

但同時這個消息也帶給了他們極大的警示。

以周羣這樣深厚的人望,這樣在益州士子中崇高的地位,犯了《蜀科》法律,都被下獄論罪。

那他們將來要是同樣犯罪,勢必也不能倖免。

在這樣的警示之下,許多益州官員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懾。

這種效果,正是劉備所期望看到的。

也許許多益州官員對劉備突然下獄周羣,及數十位益州大臣之舉會有所微詞。

但在這兩年中,劉備接連取得了漢中之戰與荊州之戰的勝利。

在有着這兩場大勝的加持下,劉備的威望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這時沒有人敢出來逆漢中王劉備鋒芒。

甚至在見到劉備今日的所爲後,成都城中的許多官員心中都浮現了一個猜測:

漢中之戰的獲勝,爲大王建立了稱王的資本。

如今荊州之戰再度取得大勝,他下一步會是什麼呢?

一步之遙,天下至尊!

在劉備邁上王駕啓程回王都之時,他便將糜暘召上他的王駕之中陪侍。

對於陪侍這一點,糜暘很是熟悉。

他年少時便被劉備帶在身邊親自教養,而相應的,糜暘亦成爲了劉備身邊的一個小侍者。

糜暘在進入王駕中後,他便熟練的從懷中掏出火源引燃。

而後糜暘用火源點燃王駕中熏籠裡的檀木,在檀木開始燃燒之後,淡淡香味就開始瀰漫在王駕之中。

隨後他又用火源點燃了王駕中的炭爐,在炭爐點燃之後,沒一會,寬敞的王駕之中便感受到絲絲暖意。

最後糜暘端起王案上的一壺茶湯,放在炭爐之上加熱。

劉備平日中並不怎麼喜歡飲酒,所以在他的王駕之中,常備的是茶湯。

在完成這些之後,糜暘就靜靜的跪坐在劉備對面。

糜暘身長近八尺,而劉備身長七尺五寸。

因此當糜暘跪坐劉備身前後,劉備發現他印象中的那個懵懂少年郎,竟然比他還高了。

世事變化的真快呀。

還記得當年身高只到他腰間的糜暘,隨他四處週轉征討益州。

那時每當他夜晚處理政務之時,糜暘便會如今日一般,爲其點燃薰香炭爐,而後就乖巧的坐在一旁,看着他處理政務。

而在他處理完政務之後,亦會時不時提點糜暘幾句。

只是那樣的時日,隨着糜暘年歲漸長以及他身份的日益尊貴,已經越來越少。

轉眼之間,當年那個對世事充滿好奇的少年郎,已經成長爲名震天下的將軍,甚至都已經成家。

劉備這時想起了當日他離開襄陽之時,看到的關羽頭上的白髮。

王駕之中雖沒有銅鏡,但劉備每日起牀梳洗之時,他手中總會沾染些許掉落的白髮。

韶華易逝,這一點縱是當世英雄亦無法避免。

劉備看着眼前充滿生機朝氣的糜暘,他就好像看到了他當初年輕時的樣子。

在注視糜暘一會後,劉備看向糜暘問道:

“孤以前曾教導過你,執政以緩爲要,那你可知道孤今日爲何要着急,在衆臣面前懲治周羣及一干罪臣。”

面對這明顯是考教的言語,糜暘的神色一下慎重起來。

以前他隨侍在劉備身旁時,劉備在處理政務的閒暇之時,亦時常會考教他。

他若是答對了那自然是美食伺候,但要是答錯了,少不得要挨幾下板子。

在思考一番後,糜暘對着劉備一拜答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執政不能急切,應以緩爲要。”

“然救民當以急,且久則生變。”

“周羣等逆臣仰仗家勢名望,殘害百姓,百姓想來苦彼等久矣。”

“又彼等乃益州本地大族,彼等勢力在益州中盤根錯節。”

“當此時,大王以雷霆之勢懲治彼等,一可宣示大王愛民之心,穩定益州民心,震懾其餘不臣。

“二則可令彼等猝不及防,以防拖延日久走漏消息,讓彼等有作亂之機。”

在聽到糜暘的回答之後,劉備眼中有笑意流淌,但他的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

他只是淡淡地繼續問道:“還有呢?”

面對劉備的再次詢問,糜暘在思索後繼續答道:“當今荊州事情已了,公安一戰後,孫權暫時無力西侵。”

“趁此良機,正是我軍北伐之良機。”

“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北伐一事,非僅兵法戰略之交鋒,亦是國力強弱之比較。

今周羣諸逆臣蓄青壯而不服勞役,並民田而不繳稅賦。

長久以往,公家國力日衰,而私家勢力日盛,遲早會成尾大不掉之患,此乃亂政。

國無民,則兵力不強。國無田,則儲糧不豐。

兵田皆不足,貿然與北方開戰,則未戰先敗,不可取。

當此之時,大王誅周羣,懲逆臣,意在震懾益州不軌之人心,凝聚益州之上下國力,以便來日北伐之時,能無後顧之憂。”

當糜暘說完後,炭爐上的茶湯已經滾沸。

水珠冒泡的聲音,不停的響在糜暘與劉備的耳邊。

糜暘見狀正要取下茶壺爲劉備斟茶,但他的動作卻被劉備的語言所阻。

“繼續。”

劉備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淡然,但落在糜暘的耳中卻讓糜暘有些犯難起來。

還繼續?

劉備看着糜暘臉上爲難的神色,雖然他心中已經對糜暘的回答頗爲滿意,但他還覺得不夠。

他對糜暘的期許是很高的。

糜暘腦中思緒急轉,他在快速思考着劉備的第三層用意。

可是那第三層的用意又是什麼呢?

就在糜暘思考的時候,他突然反應過來,今日是劉備王駕回歸的日子,怎麼劉禪沒有來?

身爲劉備的兒子,又是漢中王的太子,君父迴歸,劉禪於公於私都應該出來迎接纔是。

諸葛亮處事周密,他是不可能會忽略這點的。

如果不是諸葛亮的疏忽的話,劉禪今日未來,只可能是一個人的授意,那便是眼前的漢中王劉備。

在意識到這點後,糜暘的思緒突然清晰起來。

周羣不僅是儒林校尉,當年劉備入主益州之後,敬重周羣在益州的聲望,曾讓周羣擔任過劉禪一段時間的講學師傅。

如果今日劉禪在的話,那麼周羣在被論罪之時,劉禪作爲被周羣教導過一段時間的弟子,是不能對此事無動於衷的。

同樣的,周羣作爲劉禪曾經的老師,將來劉禪繼位之後,那麼以糜暘所瞭解的劉禪仁弱的性格,他是下不去手對周羣進行論罪的。

甚至將來周羣可能會藉助他身爲劉禪老師的身份,加上他在益州士林中的聲望,在朝堂上興風作浪,威脅社稷。

歷史上的譙周,不就是通過類似的方式,最後引導季漢走向滅亡的嗎?

雖然歷史上季漢的滅亡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但譙周在其中絕對功不可沒。

其實今日之周羣,就猶如來日之譙周耳。

方纔糜暘分析了方方面面,卻唯一忽略了劉備已老,而劉禪方少的這個重大國情。

糜暘看向劉備,而後一拜後對着他言道:“太子仁愛,將來恐有不忍爲之事。”

“大王是在爲太子,未雨綢繆?”

當糜暘說出這句話時,他的目光亦落到了劉備那肅穆的臉上。

劉備在聽到糜暘的這個猜測後,他臉上的肅穆之色正漸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老懷開慰的笑容。

劉備用手舉起炭爐上的茶湯,而後親自爲糜暘倒了一杯。

看見劉備親自爲自己倒茶湯,糜暘本不敢受。

但劉備卻對着糜暘言道:“吾爲子晟長輩,今子晟學有所成,見識深遠,吾心中喜不自勝。”

“今日子晟所言,當得吾親自一斟。”

說完後,劉備輕撫袍袖,將倒完後的茶壺放在炭爐之上。

而後他對着糜暘言道:“禪兒現在應當在崇文殿中學習,子晟一會可去看看他。”

“自你離開成都之後,禪兒一直很想念伱這個表兄。”

面對劉備的這個要求,糜暘當然無有不允之理。

其實就算劉備不說,糜暘亦打算去看看他印象中,那個一直與其感情甚篤的表弟的。

不久後,劉備的王駕已經到達王宮之中。

當王駕停穩之後,糜暘就要向劉備告退。

但劉備看着糜暘身前的那碗茶湯並沒有飲用,他手持玉圭敲擊身前的食案言道:“茶湯!茶湯!”

看着劉備臉上已經流露出些許不滿之色,糜暘趕緊低身將那碗茶湯一飲而盡。

看到這一幕,劉備方纔心滿意足的點頭。

他對着糜暘擺擺手,言道:“去吧。”

得到劉備的王命後,糜暘對着劉備一拜,而後離開了王駕。

看着糜暘離去的背影,劉備臉上流露一絲笑意。

這小子,怎的還跟他見外起來了。

在糜暘離去後,一個人坐在王駕之中的劉備想着糜暘剛纔的回答,他滿是老繭的手指摩擦着手中的玉圭,在思考着方纔糜暘的表現。

今日他有考教糜暘之舉,除了好久沒這麼做過,想看看如今糜暘的長進之外。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糜暘過幾日就要去漢興郡擔任太守了。

漢興郡地理位置極爲重要,可以說是來日荊益兩州北伐能否東西並進的關鍵所在。

所以守好漢興郡,乃是將來北伐大業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所在。

只是守好漢興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說漢興郡單單從人口上來說,算不上大郡,從經濟方面來說,亦不是發達富庶的郡縣。

但漢興郡因爲深處山林之中,對外交通不暢,所以造就了內部的豪強勢力強盛。

ωwш▪ тTk án▪ Сo

因此想要守好漢興郡,必須要有一定的政治手腕。

糜暘的軍事能力劉備並不擔心,今日劉備特意想着考教一下糜暘,是想看看糜暘在政治一方面,是否亦有着出衆的天賦。

雖然就算沒有出衆的政治天賦,也不一定說糜暘就守不好漢興郡。

畢竟糜暘的威名擺在那裡,他的威名足以震懾大多數的牛鬼蛇神,但有總歸是更好的。

在考教之下,劉備心中是滿意的,從糜暘剛纔能猜出他的用心足以證明,糜暘有着出衆的政治天賦。

有着政治天賦就好辦了,接下來只需要派一二賢才在旁輔佐提醒,想來就無須太過擔憂。

至於派哪些賢才從旁輔佐糜暘,劉備還需要好好思考。

糜暘在下了王駕之後,他喚來張苞。

因爲糜忠不在身邊,而關嫣又是第一次回到成都,所以糜暘讓張苞帶領他的家眷先回安漢將軍府。

在安排完這點後,糜暘就大步朝着王宮內部而去。

劉備的王宮乃是原來在劉璋的州牧府上擴建而成,對於這裡的佈局,糜暘是熟悉的很。

沒有鴿呀,來點月票吧,拜求啦!

以免猝死斷更,先去睡會。

有讀者反應,想多看看丞相的戲份,已經收到這要求,但是得循序漸進不是。

放心,我會滿足大家的。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