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

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

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

第六十四章、清軍也有能打的

這鼓聲是從清軍的軍營內傳出來的。

“這是聚將鼓,看來韃子要有所動作了.”

羅建功細細聽了一陣後便說道。

方珂沒有接茬,據他所知,在廣東這裡的大宗大族基本都沒多少是支持明軍的。

不過天地會、白蓮教不少底層的小老麼、教衆卻有不少在鼓譟的。

和兩人一樣,江岸邊不少的目光都在緊緊的盯着前方。

不出意外的話。

明清雙方在時隔一百多年後的初戰馬上就要開始了。

“諸位,逆明擅長火器,擁有大量可拋射開花彈的輕型臼炮。諸將可有良策。”

首先是四個橫隊,使用的是要架在肩膀上射擊的擡槍。

“大帥,逆明的火器射程有限,雖比鳥槍遠,但是卻不如擡槍、子母炮,我軍只需要槍對槍、炮對炮,與之對設,何懼之有,卑職願領兵出戰,打這個頭陣。”

“來了!”

兩翼則是藤牌兵護衛。

拿破崙也越來越進入狀態。

日後有功就可擡旗,成爲八旗大爺之後,那子子孫孫可都是大清朝的貴族了。

以火槍、輕型火炮、冷兵器形成的複合軍陣,便是這個時代清軍的作戰特點。

“士氣很高昂,佈置得也很不錯,那就是清軍使用的小型快速火炮吧?”

也算是最忠誠的大清忠臣了。

拿破崙就已經開始做出佈置了。

上陣之前,先放一輪賞。

看來這一陣要有一些傷亡了

朱老闆想道。

能夠深入西北對滅絕準格爾部,又能翻過喜馬拉雅山奔襲喀爾喀部的清朝軍隊。

“不是什麼?”

最終是在乾隆時。

“放賞!”

拿破崙疑惑的看了一眼朱道樺。

拿破崙在舉着望遠鏡觀察正在出陣的清軍。

清軍大帳內,諸將齊聚,福康安披掛整齊,端坐高位。

朱道樺說到這裡就沒說下去了。

那還真的難說。

傳令兵在軍陣之前齊聲高喊。

而且兩廣總督福康安作爲乾隆朝名將,統兵的手段也不差。

“沒什麼,我們要怎麼應對?他們的擡槍和子母炮的射程都要比我們用的燧發槍和小口徑迫擊炮要遠,需要出動炮連嗎?”

火槍出現後並沒有立刻淘汰弓箭,實際上弓箭在清軍這樣的軍隊中是一支用到了十九世紀。

這可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

拿破崙感慨道。

乃是八旗漢軍正黃旗出身。

其軍陣之中有些能打的部隊也正常。

進了八旗做包衣,那就相當於進了“編制”了。

明軍這邊反應當然也很快。

裝備子母炮、擡槍、長矛。

在鴉片戰爭的時候弓箭也依舊裝備清軍的軍隊。

所以楊流芳纔有底氣來打頭陣。

朱道樺聞言點點頭:“看來是本王小看了對手了,這畢竟是乾隆朝,不是.”

隨着明軍的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

而陸戰交鋒.明軍是個什麼水平,福康安自己也摸不準。

這些天福康安屢屢聽聞明軍海軍在珠江兩岸來回掃蕩,廣東水師一戰未出就被轟成渣渣了。

子母炮是一種可以快速裝填發射的輕型火炮,射程不遠,發射霰彈爲主。

但是要冒着可能被清軍的六門長管滑膛炮轟擊的危險。

這個時代的清朝軍隊還有不少實戰經驗。

正在說話的是廣東綠營督標左營參將楊流芳。

“楊大人有令,上陣賞銀一兩!打勝賞銀三兩!戰死家人擡旗做漢軍包衣!”

“從這支軍隊的軍陣來看,他們在東方算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了。”

這些本地綠營兵當然一個個士氣高昂得不像話了。

“讓獵兵連出動,以散兵戰術先敲掉對手的那幾門火炮,再讓步兵一營做好縱隊突擊的準備!”

活着能受賞,死了家人入旗。

在乾隆朝後期,由於八旗人口膨脹。

三千綠營兵就轟隆隆的開出了軍營,朝着明軍的營寨壓了過來。

楊字大旗下。

還會補充馬隊、弓手。

“出陣!”

兩頭都不虧。

“好!楊參將點兵三千,先去試探試探逆明的實力!”

組成一個巨大的方陣在軍營前列陣。

就有一隊士卒扛着好幾個籮筐的銅錢上來。

事實上就算清軍這邊不出動,明軍也已經做好了出陣交戰的準備了。

這是要出死力了。

然後是在這四個橫隊兩側是大約二十多門子母炮,都架設在人力推車上,被推着和軍陣一起前進。

楊流芳很滿意的看着部下們的鬥志。

很快。

漢軍八旗已開始大量除籍。

頓時就把這一支綠營兵的士氣全部鼓譟起來。

中間是四排長矛兵馬。

他本人也不擅長水戰。

清朝徹底擊敗準格爾,屠滅準格爾全部。

尤其是清朝和準格爾之間的戰爭延續了將近百年。

大手一揮。

所以拿破崙纔會對於正在出陣的清軍綠營兵不吝誇讚。

別以爲現在進八旗做八旗大爺的包衣奴才是個苦差事。

伴隨着一陣陣的銅鑼鼓聲。

福康安當即說道。

炮連裝備的大口徑迫擊炮能夠在清軍的擡槍和子母炮的射程之外發動炮擊。

除此之外,還有六門長管炮,口徑不算大,但是炮管很厚,也是放在車上,用幾頭騾子拉着走。肛

而在這一陣火器部隊對後面是冷兵器的橫隊。

朱老闆這邊還沒想出什麼好辦法。

這樣的多種兵器混合而成的軍陣訓練起來的難度當然要比簡單的使用帶刺刀的燧發槍要大許多。

楊流芳就點了三千綠營兵。

所以要在水面上和明軍交鋒,福康安當然知道是不可能。

他必須要把所有在廣東的清軍集中起來,纔有可能打勝。

廣東督標左營也是廣東綠營之中比較精銳的部隊了。

真的打起來會如何。

楊流芳一揮手。

乾隆朝的清軍和幾十年後鴉片戰爭時期的清軍果然不一樣。

傳說是聽得夠多的了。

這一戰的目的就是要告訴福康安明軍強悍的戰鬥力。

如果是八旗兵的話。

從剛開始的菜鳥統帥,到現在已經開始有了幾分十九世紀最牛逼的將軍的模樣了。

“我們這段時間實驗了一些新的戰術,看來現在可以派上用場了。”

拿破崙扭頭笑道。

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打賞。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