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98章 步步爲營,宣傳攻勢。

第98章 步步爲營,宣傳攻勢。

“皇上莫非要盡失江西民心?”

此言一出。

福康安和和珅互相看了看,然後悄悄擡頭看向了臉色有些難看的乾隆。

孫士毅平時挺聰明的。

怎麼現在就糊塗了呢。

誰不知道當今聖上萬歲爺愛面子。

橫豎不就是一百來萬贛州窮哈哈麼。

那些在朝廷有人有背景的贛州豪族肯定不會被驅趕啊。

只要官僚士紳站在朝廷這邊,還怕什麼失民心?

那也不能花在這裡。

乾隆眉頭緊鎖。

這一百來萬人犧牲了也就犧牲了唄。

“今日是臣放肆了,罪臣垂垂老朽, 祈吾皇垂憐, 讓老臣致師, 回鄉躬耕, 苟此殘生。”

已經有大量百姓被驅趕到了南安府,造成南安府各地都陷入到了混亂。

朱道樺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了。

朱道樺問道。

朕犯得着用驅趕百姓這樣的招數麼。

“另外.現在清軍擺出了一副堅壁清野,龜縮贛州府城的架勢,若是強攻,怕是有不少的傷亡,再加上現在西路軍計劃受挫.接下來要制定新的計劃纔是。”

“勝者方有民心!”

怎麼養?

“都說說吧,要怎麼辦?”

驅趕民衆進贛州府肯定是各級兵官劫掠百姓財務的狂歡。

乾隆看向了海蘭察。

天下百姓要怪, 那也只能怪逆明造反纔是。

準備妥當,一切順利的話,就是北伐中原,一統天下了。

宋湘皺着眉頭。

朱道樺強調道。

顧鬆聞言搖了搖頭:“我軍初定南安府,軍糧只能通過梅關古道陸路運送,運送量本來就不大,維持幾萬大軍尚且需要僱傭好幾萬民夫,如果是一百多萬人”

朱道樺也是皺着眉頭。

乾隆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火氣。

在他的朝堂裡面還有這麼不怕死的。

“對,形成流民可就麻煩了。”

一百多萬人。

放棄當然是不可能放棄的。

“不準!如今大戰在即,你負責督糧備戰,豈可一走了之!”

“皇上,臣懇請皇上,收回成命!今日失贛州百姓民心,明日便失天下民心!皇上萬萬不可輕忽啊!”

頗爲不滿的看着跪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孫士毅。

“孫士毅!!”

居然敢以辭職來威脅自己。

“東路軍可取福建,西路軍先定湖南!”

自古以來,流民、難民是最容易滋生事端的。

這不都是逆明逼得麼。

趙四不由得怒罵道。

“王上,這幾天阿桂派遣了軍隊,擄掠贛州府百姓財物、糧食,焚燒房屋,並且將他們往南安府趕!”

乾隆這一招確實成功拖慢了他的腳步。

不得不說。

朱道樺坐在座位上,手指敲擊着桌面,聽着麾下官屬們的議論。

然後就是休養生息,發展工業,訓練軍隊,尤其是需要適應北方作戰不可或缺的騎兵。

乾隆聞言大怒:“孫士毅!你放肆!!!”

海蘭察冷哼一聲:“我大清入關之時,可得天下民心?”

孫士毅跪在地上,擡起頭反駁道。

花朝廷的錢去購買軍心嗎?

先別說朝廷有沒有這個錢。

“關鍵是這些百姓要如何安排,廣東人口稠密,已沒有耕地能分配了,總不能一直養着吧?”

南安府下,就是囤積物質,在今年冬天就發動攻勢,一舉打破贛州大營,再打造戰船,順贛江北上攻擊南昌府,然後拿破崙率領的東路軍會從泛海攻擊松江府,再以松江府爲跳板,進攻江寧府,把乾隆逼回北方之後,半個天下就到手了。

就足以讓朱道樺重視了。

“安排去蘭芳如何?”

清軍的動作很快。

對方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可以先把難民組織起來,避免混亂。”

孫士毅摘下頂戴,趴在地上大聲道。

不就是驅趕幾十上百萬百姓麼。

“軍糧夠嗎?”

敵人不是NPC。

“等掃平逆明,朕自會給贛州百姓一個交代,現在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說起來。

“至於贛州之事,朕也是迫不得已而爲之。”

“無妨,科舉要抓緊時間了對了,還要加強對南方諸省的宣傳滲透,吸引諸省年輕學子南下。”

通過一場劫掠。

“一百多萬人啊,這可不是小數目。”

孫士毅這樣的漢人官員,花朝廷的錢可不會心疼。

劫掠本來就是歷史上許多軍隊爲了維持軍隊士氣和作戰慾望的手段之一。

東路軍的計劃就只能暫緩,先把給西路軍準備的糧食調集到南雄州再說。

“一個個府佔下來,再像是廣東一樣,梳理地方,派遣官吏,招募當地士子爲官,將之徹底掌握在手,如此步步爲營,韃子肯定坐不住的!”

“王上,這糧食過不來,我們可以組織百姓過去啊,翻過大小梅關也就一兩天的事。”

不過這一百多萬人也不能白白養着

總是要做出安排的。

“此乃亂策, 這些百姓可沒有附逆,都是大清治下良民,朝廷豈能因小失大!”

乾隆猛然站了起來,手指顫抖的指向跪在地上的漢臣。

先不說這一百來萬贛州百姓足夠將蘭芳省的人口翻番,一下子就能佔據整個婆羅洲的中部,把土著擠壓到北部和南部。

朱道樺聞言眼前一亮,大讚道:“好計策!韃子不是要龜縮嗎?那你就縮着吧,我們先把南方其他地盤先拿下,好好消化。”

“先把人轉移到南雄州,然後再分批安排。”

等囤積南安府的明軍反應過來的時候。

乾隆心意已決,決心要用上百萬贛州百姓來拖住明軍的步伐。

“殖民地司做好了安排一百多萬人的準備嗎?別的不說,一百多萬,壯丁至少有三十萬吧,三十萬條火槍,還有農具、藥物、衣物等等,壓力不比準備一百多萬人的糧食小。”

以現在大明的實力,要妥善安排好這一百多萬人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到了南雄州,有水路運糧壓力就沒那麼大了。”

就算是有。

這樣一來。

朱道樺的話語落下。

很快。

“韃子還真是給我們出了個天大的難題啊。”

一個不好。

就光是接納這一百來萬百姓帶來的輿論影響。

“我軍囤積了一年的軍糧,若是要支應百姓的話,怕是十幾天就消耗完了。”

朱道樺嘆了一口氣。

“一定要做好組預案,讓羅芳伯來南雄州,內閣方面要派出人手專門負責這件事情!絕對不能讓這一百來萬人亂起來。”

“韃子恐怕還有一層盤算, 經過這一番劫掠,綠營上下得了好處,軍心士氣也算是鼓舞起來了.”

“如今已有十幾萬難民涌入南安府,南安府各鄉都受衝擊。”

同時也讓這些綠營兵們享受享受跟着大清混的好處。

心中卻開始埋怨了。

孫士毅盯着海蘭察:“現在八旗可有入關時候之勇!”

否則的話。

朱道樺說道。

所以發生這種計劃外的事情也很正常。

讓士氣低迷的綠營重新提振士氣。

“可否加強運輸?”

按照計劃。

“先招兵訓練,訓練優秀的充實前線,其他的作爲衛所兵,日後遷到蘭芳去。”

孫士毅扭頭看向了乾隆,把頂戴放在地上,大禮參拜之後說道:“皇上,夫良藥苦於口, 而智者勸而飲之, 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衆臣紛紛點頭。

“然後是招工,讓佛山、大嶼山的工廠來招人,現在各工廠都缺人,現在這一百多萬人,總能招得夠吧!”

後世的剃頭聖人的湘軍就常常用這種手段來激勵士氣。

“綠營、八旗一起加入了劫掠之中,贛州府百姓糧食和財務全部被搶劫一空,又兩手空空趕到南安府,韃子的盤算肯定是要讓這上百萬百姓來消耗我軍存糧的!”

乾隆眉頭緊鎖。

這個孫士毅平時看着還挺能任事,現在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難道要像逆明一樣。

這大清朝可是皇上的,是八旗的。

海蘭察看了看乾隆,隨後說道:“綠營軍心士氣提振,何愁沒有民心!”

這個孫士毅和和珅不太對付,不過確是在大清朝的高官之中,既能辦事,又沒那麼貪的一號人物。

“就是需要的官吏太多了.”顧鬆說道。

一場清軍擄掠贛州百姓財物的狂歡上演了。

現在還在戰時,用人之際,還不是秋後算賬的時候。

“現有的糧食能支應多久?”

但是現在看來

事情還真的很難按照計劃推進。

“梅關古道太過於狹窄,運輸量很難支撐上百萬人的消耗。”

如果不是逆明。

只要能挽回綠營士氣軍心。

“他媽的, 韃子就他媽是韃子!這招數可真的陰損!”

怕是這一百來萬人亂起來,能把南雄州和南安府給嚯嚯遍。

顧鬆建議道:“既然韃子龜縮贛州,那我軍也不必急於北上,不如就採取步步爲營之策,先把湖南、廣西、福建三省拿下,如今三省的綠營兵都被抽調到了江西,兵力空虛,正是乘虛而入的時候。”

他是真沒想到。

朱道樺說到這裡的時候看向了錦衣衛都指揮使龔逐滿。

龔逐滿立刻說道:“王上放心,南方諸省都有天地會的堂口,很利於我們的活動,除此之外,【日月報】和【大公報】都在各省秘密發行!”

朱道樺點點頭:“下一期的重點要宣傳韃子驅逐百姓,我軍無奈暫緩攻勢,全力救助之事。”

“是!”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