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191章 乾隆:朕非亡國之君。

第191章 乾隆:朕非亡國之君。

第191章 乾隆:朕非亡國之君。

“你是在戰場上被我的軍隊俘獲的,俄羅斯帝國是介入了明清之戰嗎?”

通事把朱道樺的話語翻譯了出來。

米哈伊爾臉色一變,急忙擺手說道:“不不不,我只是出使清國的俄羅斯使者,俄羅斯並未介入到清帝國和明帝國的戰爭之中。”

“那你爲何出現在戰場上?”

“我只是去觀戰。”

“你的解釋無法讓我信服,俄羅斯帝國必須要針對此事做出解釋,並且要派遣使者向大明道歉,賠償,另外伱我兩國之間的邊界問題也要進行談判。”

“邊界談判?”米哈伊爾一愣,臉色變得陰沉下來:“皇帝陛下,大明目前好像還沒有與俄羅斯接壤,我們之間還隔着一個大清呢。”

“很快就會接壤的。”朱道樺說道,“明清之戰是中國內戰,任何國家都不得干涉,俄羅斯帝國的軍人出現在戰場上,此事朕會派人進行調查的。”

“我不認爲俄、明兩國有邊界上進行談判的必要,即便明清之戰是中國內戰,那大明就必須要承認俄清之間的劃界條約”

“清廷簽訂的條約,大明一律不承認。”朱道樺大手一揮說道,“俄羅斯本是歐洲國家,大明有理由質疑俄羅斯佔領的亞洲部分的土地的合法性。”

“這”米哈伊爾一愣,臉色頓時大變。

不過朱道樺也沒有再和他繼續糾纏,而是大手一揮,還被認定爲戰俘的米哈伊爾就被帶了下去了。

遼東之戰正激烈之時。

中原戰場的情況就安靜了許多。

清軍方面。

福康安把直隸和山東的團練兵都調入了正定府的欒城,建立了欒城大營,作爲阻擋太平軍北上的重要節點。

而太平軍這邊則是進入了趙州。

天王劉之協的大旗已經在趙州府城上飄揚了。

雙方都在與醞釀着大戰。

清廷方面是不敢用團練兵去對付明軍的。

因爲誰也不敢保證這些當地的土豪會不會扭頭就投靠大明瞭。

但是相對而言,團練兵在對付太平軍這一塊就可靠多了。

太平天國和地主武裝之間的對立是天然的,是由階級劃定的,是利益之爭。

不可能有任何轉圜餘地。

所以福康安在退到了直隸之後。

麾下又有了十萬大軍。

正在欒城整編,就等着太平軍北上,準備依託正定府的防禦體系,和太平軍再打一場。

然而到了此時。

中原戰場上的勢力就已經不只是清軍和太平軍兩家了。

明軍北伐軍在宋國公,陸軍部尚書趙四的統領下沿着運河北上。

一路上攻城略地。

很輕鬆的就把淮南的地盤納入到了大明的統治範圍內。

此時的宋國公趙四的帥帳已經進入了山東濟南府。

山東一省之地,除了青州、登州、萊州之外。

都已經成爲了大明天下了。

本打算後半輩子混吃等死的宋國公趙四這一回又立下大功了。

收復了江蘇的江北之地,再加上安徽一省,山東半個省。

現在又兵入濟南府,虎視直隸。

眼看着大半個中原都要被收復了。

這功勞。

都夠得上封王了。

嚇得老趙說什麼也不敢北上了。

這要是北伐軍收復中原,老趙的功勞可就太頂天了。

功高震主肯定是夠得上了。

功高震主接下來呢?

老趙一想到這燙手的功勞滾燙燙的就要往他頭上砸,自己心裡面就不由得一陣肝顫。

都說德不配位,必遭災禍。

老趙自己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這一路北上他都是按照參謀部的意見進行指揮作戰,參謀們一番謀劃之後,他蓋章簽字,下面執行就是。

沒想到這數萬大軍就這樣一路順利北上。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收復了半個中原了。

真是的。

這清軍怎麼就這麼不能打?

怎麼大明一來就望風而降呢?

老趙在濟南府看着在帥帳面前跪了一地的孔府子弟想道。

這些孔家人都是從兗州趕來的。

本來趙四根本就不想見他們。

只是他這個姿態一擺出來,就把孔府的孔家子弟們嚇壞了。

還以爲趙大帥要血屠曲阜呢。

因爲第72代衍聖公孔慶鎔組織了團練,還被封爲清朝的山東巡撫——不過都是掛名的,因爲以孔府名義組織起來的山東團練都被福康安捏着呢,而孔慶鎔本人是被帶到了北京,現在在紫禁城內當吉祥物呢。

孔府子弟們唯恐因此得罪了趙大帥,現在就跪在濟南的北伐軍大帥府外求饒呢。

老趙是想要躲事。

但是這事偏偏就追着他來啊。

“孔府的找本帥做什麼,本帥只管打仗,不管地方上的事情,孔府的要求饒讓他們去中都,去找左右丞相去,本帥不見他們,說不見就不見!”

圓滾滾的趙大帥難得發了脾氣了。

很快孔府的人就哭哭啼啼的被趕走了。

“大帥,參謀部建議北伐軍繼續北上,最好能撐太平軍和清軍在保定、趙州對峙之時沿內河北上,攻略天津!”

“這就要打天津了?”趙四皺起了眉頭。

心裡卻開始盤算開了。

打了天津就要打北京。

皇上都還在關外呢。

自己這個北伐軍萬一把北京打下來了。

皇上的面子往哪兒擱?

不行。

北京必須留給皇上親自來打。

北伐軍北上的步伐不能太快了。

要和皇上步調一致才行。

想到這裡。

趙大帥難得的否決了參謀部的意見。

“孤軍北上,唯恐被太平軍和福康安手下的團練兵所趁,皇上的大軍已經抵達了寧遠了,不日就要破關而入,咱們北伐軍的任務現在就是要擋住太平軍,不能讓他們北上干擾皇上攻擊北京城的戰事!”

正在向趙大帥彙報的參謀陳德旺一愣。

還沒反應過來,趙大帥打開地圖,看了半天之後說道。

“我軍進駐晉州,一隻眼盯着福康安,一隻眼盯着太平軍,讓這兩家誰也不敢亂動!”

陳德旺細細一看,頓時眼前一亮。

誰說趙大帥只是個橡皮圖章的,這眼光就是毒辣啊。

晉州和欒城、趙州府剛好在地圖上形成了一個幾乎是等邊的三角形。

剛好擋在了福安康所統領的清軍和駐紮在趙州府的太平軍北上的路線上。

這兩家要北上就必須要嘗試和明軍北伐軍一戰。

也即是說。

卡在晉州,北伐軍一方面可以向北支援皇上率領的北路大軍。

另外一方面有盯主了福康安和太平軍。

讓他們不要在皇上攻擊燕雲的時候搗亂。

“秒啊..”

陳德旺不由得大讚。

“大帥,進駐晉州確實是一步秒棋,參謀部立刻做出具體預案!”

陳德旺急忙敬禮,帶着趙大帥的指示返回參謀部。

很快。

參謀們就做出了具體的進軍晉州的方案。

明軍北伐軍突然調轉向北挺進的線路,一頭西進。

突然出現在晉州。

把正在直隸對峙的太平軍和清軍都嚇了一跳。

這一下。

瞬間就把兩郡的對峙,變成了一場三方互相瞪眼的三國殺了。

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分別隸屬於三方勢力的數十萬大軍,在正定府、趙州府這狹小的範圍內對峙。

整個中原一下子就進入了一個微妙的互相制衡的平衡階段。

各方都不敢妄動。

此時。

紫禁城。

得到了遼北之敗的消息的乾隆久久不語。

在他面前的諸滿漢大臣,也是紛紛低着頭。

堂內是一片死寂。

關外八旗被滅兩萬餘騎。

八旗旗民死傷無數。

明軍在關外殺人放火,這是要把滿洲八旗往死路上逼了。

而這就罷了,更加讓這京城內的清廷高層們心驚肉跳的是。

關外八旗被打殘,明軍沒有絲毫被阻擋就進入了寧遠。

大清朝現在就只能靠着一座山海關抵擋出現在關外的明軍了。

一旦山海關被攻破。

那明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抵京城!

這煌煌大清朝,轉瞬之間,就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了

乾隆臉色鐵青,被刮的烏青的頭頂上的血管噗噗直跳。

丟江南,丟淮南,丟關中,山東也丟了一半。

現在又和關外的滿洲失去了聯繫。

祖宗之地眼看着也要丟了。

現在大清朝就剩下一個直隸、一個山西,還有內外蒙古,以及西域。

地盤看着是挺大的。

但是人少地貧。

根本就不能支撐多少大軍。

而且眼看着直隸和山西可能都不保了。

乾隆心中悲涼。

朕非亡國之君啊。

奈何

他深吸一口氣。

出聲問道。

“諸位都是大清的肱股之臣,值此生死存亡之時可有良策?”

諸臣無言。

良久。

阿桂出列,跪拜之後其聲說道:“皇上,京城內尚有京營八旗之兵十萬,火器營、健銳營、索倫騎兵、蒙古各部騎兵計有八萬,再有一百萬旗民,可動員出至少十萬兵!這就是二十八萬大兵,我大清尚有本錢可戰!”

“不如先調派大軍十萬,進入山海關,只要守住山海關,把逆明擋在關外,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十萬八旗守山海關?

乾隆剛還未說話。

就有人反駁道:“山海關守住了,南方的教匪,還有明逆的北伐軍呢?”

一時之間。

大殿內再次陷入沉默。

拆東牆補西牆。

這大清.

還能撐得下去嗎?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