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246章 辮子都割了吧

第246章 辮子都割了吧

“條件倒是不苛刻,但若是不答應怕是就要滅族了。”

紫禁城養心殿內。

和琳嘆了一口氣說道。

現在這養心殿可真的是濟濟一堂啊。

乾隆朝的高官重臣、領兵大將,現在還全須全尾的全部都在這了。

和珅和琳兄弟兩,還有福康安、海蘭察、明亮、額勒登保幾名大將——福康安和額勒登保是在戰場上被俘虜的,現在也送了回來,不過他們大概率也要和恭順王愛新覺羅.永琰一起去中都享福了。

“恭順王,溫順王,徵西大將軍嗨,老十七,你說咱倆誰去做這個徵西大將軍啊?”

永琰很有些躺平的意思。

永璘苦笑一聲說道:“什麼溫順王,徵西大將軍,就是個橡皮圖章,軍事上是都司參謀部在管,民政上是行營八大總管議政還是去中都當個恭順王,好好做人質舒服啊。”

永琰無奈道:“算了,這也不是我們能選擇的,反正人家怎麼說就怎麼做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

就在京城內原來的八旗子弟們吆喝着改姓氏換衣服剪辮子好不熱鬧的時候。

“愛新覺羅都姓金,我以後就叫做金三鑫了。”

這麼便宜?

小太監小桂子就提着一屜食物,在負責看管乾隆的錦衣衛檢查之後,進入了宅子內伺候着。

這一明元就是十角、一百分。

本來不當漢人也沒啥。

說起話來都和戲園子差不多。

乾隆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了。

割辮子,穿漢服,說漢話。

走到金永琰的背後,咔嚓。

“萬歲爺,這就在旁邊的一家飯店買的,您試試這個.這蒸鯨魚肉聽說是這家的新招牌!”

“也是哈,付確實不如福,這姓可是關係子孫後代的,怎麼也要取個吉利的。”

“行吧,這都是小事,天子也只是隨口一說,大家想要姓什麼,若無明旨,可以自己選,只要是漢姓就行了。”

就叫金三鑫。

畢竟這一羣都不是漢人,都是韃子。

這些日子甚至有些清廷致仕的老臣來天津看望的。

“真的要來嗎?”

徵西都司十衛之中。

他看着乾隆,微笑道:“老爺子,上車吧!!”

因爲他沒有被定罪,所以只是被看管起來。

乾隆接過茶雞蛋,心中又開始埋怨了起來。

金永琰轉過頭來,笑道:“好了,我辮子乾淨了,現在輪到你們了,一個個來吧,這辮子啊割掉了也好,割了辮子就要換衣服,這大明朝的王爺穿的什麼,嚯哦,蟒袍,這個好這個.我看看你們要穿什麼,哎呦喂,大紅官袍,真喜慶嘿。”

天津。

撈錢撈太狠了。

金三鑫聞言,那也是沒有猶豫。

金永琰皺着眉頭,抓着自己的辮子,很是有些捨不得的樣子。

辮子當然是要割掉的。

辮子一下子就剪了下來,只留下一小撮頭髮,披散開來,耷拉在後腦勺上。

他心裡也不知道朱道樺是個什麼路數。

“萬歲爺,這是肉乾,不是新鮮肉,脫了水之後一斤可老多了。”小桂子撥開雞蛋殼說道,“就這一頓,也花不了一角。”

“當然要來啊,割辮子,總要比割腦袋強啊。”

“對對對,後腦勺拖着辮子太不方便了,還是把頭蓄髮冠起來好,免得老勾到東西。”

“好名字!”

大清朝壞事就壞在這了!

不做漢人,那就當不了官,連去徵西都司當個小兵都不夠格——連當兵都要通過“漢化考試”,不然就只能去當個牧奴或者農奴了。

姓金。

兩斤鯨魚肉乾就一明元。

“留辮子不好,蓄冠好。”

“福好!我也覺得福好,福康安福長安的”福康安的弟弟福長安也認同。

都是乾隆愛吃的——大概是在宮裡面吃太多山珍海味,這種簡單的食物反而讓老頭子胃口大開。

見到小桂子前來,把手中的【大公報】放學了下來。

金三鑫道:“老十五,你這個金永琰也挺不錯,聽起來順耳多了,而且咱們這個姓一聽就是能發財的。”

畢竟現在明元購買力很強,所以也要拆分成角、分等錢幣單位來使用。

一羣在北京城長大的老八旗們紛紛豎起了大拇哥誇讚了起來。

不割掉辮子怎麼做漢人。

搖身一變,就成了大明朝的王爺武官了。

短時覺得輕鬆了不少。

據說朱皇帝是個能掐會算的,說不準這名字也是他算過的呢。

乾隆心裡默默算了算,說道。

還給乾隆留下一點錢財,交代小桂子去外面買點吃吃喝喝,好好伺候着。

金永琰摸了摸後腦勺。

乾隆夾起一片問道。

氣呼呼的吃完了一頓飯。

最多的就是農奴或者牧奴了,上面一級就是普通的牧民,然後就是分配了牧場或者農場的牧場主、農場主,再到各級官員。

但是現在不行了。

乾隆揹着手一邊散步一邊問道:“今天還有人來嗎?”

衍聖公孔慶融親自負責檢查考試。

說着金三鑫就操起剪刀,道:“老十五,你是兄長,伱先來吧。”

他老祖宗就是當老師的,監考算是傳統手藝了。

金永琰嘆了一口氣,說道:“也是,這辮子其實也不好,太油膩了,清理也不方便,要是天天洗吧也麻煩,不洗又容易招惹灰塵,還是割掉乾淨!”

此時也剪掉了辮子的乾隆正在院子裡看報呢。

還別說。

小桂子說道:“剛剛去看了一下,今天沒有人來登記探望了。”

也不知道在憋着什麼壞?

這革命革得可太不夠徹底了!

算是相當貴了。

內務府一個雞蛋可要十兩銀子呢!

“也是,有個王爺做,還能當官名字也喜慶,知足吧。”

在過了最初的那個階段之後,乾隆現在倒也沒有一心尋死了。

一羣大清朝的王公大臣。

只見到門口吱吱嘎嘎的打了開來。

大家夥兒就剪掉了辮子,穿上了官服,戴上了烏紗。

既沒有自己一刀砍了,也沒有封個什麼王之類的。

如果通不過檢查,那可就要打入夷籍,當不了漢人了。

“好聽!”

比牛肉還貴呢。

“本官乃大明司法部尚書邢育生,奉皇命提審前清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這天一早。

只有成爲漢人,拿到身份,才能參軍,科舉,經商,享受各種大明臣民的權利。

邢育生也是三百老兄弟之一,如今已官至司法部尚書。

便見到小櫃子從竹屜裡面取出一碗肉粥,兩個茶雞蛋,一盤醃黃瓜,一盤蒸鯨魚肉,一盤水煮大白菜。

而爲奴的,就是通不過“漢化考試”的“預備漢人”了。

沒一會兒。

“不貴不貴,這是用鯨魚肉乾蒸的,一斤肉乾也才5角錢。”

福康安摸了摸呼吸,說道:“天子賜姓富察氏爲付,我看這個付不太好,聽着就不吉利,溫順王不如上本,請天子賜富察氏姓福吧。”

就在乾隆想着的時候。

這事交給他來做最合適。

這羣狗奴才。

爲了這“大明綠卡”,滿蒙十衛的勇士們可真的要努力了。

永璘現在不姓愛新覺羅了。

“一聽就好命名字!”

這三條是要檢查的!

不由得咧嘴笑着道:“得了,看着也挺喜慶的,辮子剪了,衣服也換了,剩下的就是要改姓了。”

這辮子一剪,沒有一大坨東西拖着,頭皮都感覺輕鬆不少。

“鯨魚肉,很貴吧?”

看來這辮子真的不是什麼好東西啊。

一名年輕的文官快步而來。

金永琰已經決定要去中都當他的恭順王了。

金永琰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先來吧,老十七,動手吧!”

說完他看了看在場的滿洲諸臣說道:“諸位的辮子是不是也油啊?”

一隊士兵快步而入,在兩側站定後。

“5角也不便宜了。”

漢人是不結辮子的。

“嗨,割了好,割掉乾淨!”

大明皇帝還給他賜了名。

“油!怎麼不油?和抹了豬油一樣。”

門外傳來了密集的腳步聲。

不一會兒。

金三鑫看着一大羣紅袍武將。

看來是真的要躺平了。

關押在一處帶院子的宅內的乾隆住處可就冷清多了。

“還有啊,這幾天把命令傳下去,大家都要改,好好改,都改個吉利名兒,咱們日後做了漢人,也好做個富貴人家。”

就這樣關着。

見到乾隆後倒是客氣。

這名字一聽就是能發財的。

按照朱皇帝給滿蒙諸部設計的“進步路線”。

乾隆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儀容,便在小桂子攙扶下上了一輛四輪馬車。

“官爺,這是要把萬..要把老爺子送去哪裡啊?”

“去北都!”

邢育生大手一揮,馬車很快踢踢踏踏的向北都城而去。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