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淵源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大學生黨員培訓教材 > 大學生黨員培訓教材 >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淵源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淵源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淵源

任何一種思想文化的產生,都有其一定的歷史發展基礎,我們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主義一百多年來所創立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中國共產黨幾十年來創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思想基礎上所形成的,因此,有着十分豐富而深刻的理論淵源。

(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建設,必須借鑑和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包括歷史的文化遺產和當今的文化創新。歷史已經反覆證明,丟掉自己的東西,是最沒出息,也是最沒前途的,創新是民族和國家發展的生命和不竭動力,而繼承又往往是創新的基礎。因此,數千年來,哺育了中華兒女的優秀傳統文化仍然是今天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思想、學術、哲學、教育、典章、道德、文字、文學、藝術、地理、醫藥、科技、建築及衣食住行、民間習俗等各個方面,都有着豐富的內容和鮮明的特色,經歷數千年的積澱,氣象萬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並不是摒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是以這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爲基礎,以歷史的眼光,用科學的態度,用可行的方法,充分挖掘和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重大作用,以傳承中華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同時,結合新的時代要求,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繼續發揮鼓舞人民、凝聚力量的強大作用。

(二)馬克思主義關於價值觀的思想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其關於人的本質的深刻揭示奠定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理論基礎。

19世紀中期,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之際,馬克思創立了自己的科學理論,公然申明其理論是“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他強調

,社會從私有財產中解放出來,從奴役制解放出來,是通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來表現的,別以爲這裡涉及的僅僅是工人的解放,因爲工人的解放還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馬克思認爲,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將取代資本主義社會。而共產主義社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社會形態呢?馬克思作出了明確的回答:“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在共產主義社會,人們將有條件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而全面地發展,這種“全面發展的個人……是歷史的產物。……這正是以建立在交換價值基礎上的生產爲前提的,這種生產力在產生出個人同自己和同別人相異化的普遍性的同時,也產生出個人關係和個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馬克思的全部理論和學說都是圍繞着如何使人擺脫剝削、壓迫和異化,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和發展來展開的,他把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和發展視爲無產階級和人類奮鬥的理想和目標,實際上,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三)中國共產黨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思想

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建立起來的政黨。在價值觀上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繼承者,而且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創新者,在實踐中領導中國各族人民以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就推動了人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毛澤東提出了“爲人民服務”這一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概念。學習毛澤東關於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做到立黨爲公、執政爲民,更好地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創新。首先是概念的創新。鄧小平認爲價值觀是人們對某種事物好壞的態度。同時,鄧小平認爲,價值觀主要指人的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其次是體系

的創新。鄧小平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鄧小平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基礎是愛國主義,鄧小平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是集體主義,鄧小平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題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取向是人民利益,鄧小平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標準是“三個有於”。

江澤民在世紀之交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發展。江澤民創造性地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準確性、全面性、發展性、創新性、先進性和導向性的特徵,是在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當代共產黨人價值觀的基本內涵,是實現當代共產黨人最高價值目標的根本途徑。

以胡錦濤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關於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思想。以胡錦濤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樹立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特徵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如科學發展的發展價值觀、構建和諧的社會價值觀、“八榮八恥”的道德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的提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理論和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指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個概括,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這一論述對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社會文化建設,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