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一、偉大復興是最美中國夢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大學生黨員培訓教材 > 大學生黨員培訓教材 > 

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一、偉大復興是最美中國夢

第十章 復興圓夢:中華民族的最美中國夢_一、偉大復興是最美中國夢

一、偉大復興是最美中國夢

“中國夢”一詞,古已有之。在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中國夢”這個詞的是南宋詩人、畫家鄭思肖。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時,系統闡釋了“中國夢”:“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這之後,“中國夢”一詞開始成爲社會熱詞,爲大家所熱議併成爲全國人民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努力奮鬥的動員令。

衆所周知,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燦爛的文明,長期居於世界文明發展的先進行列。然而,隨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隨着近代工業革命腳步的加快,中國很快落伍了。1840年爆發的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不但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打碎了“天朝之夢”。從此,中國逐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兒女也開始了百年“中國夢”的辛苦求索、艱難追尋。

對於中國人民而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着十分深刻的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國家富強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近代以來,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飽受外來侵略者的欺凌,國土淪喪、百業凋敝、人民蒙難。沉痛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國家富強是民族團結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和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首要任務。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纔會好。中國夢把“國家富強”放在第一位,體現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要求,賦予了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民族振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突出主題。民族振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着不同的含義。從歷史來看,民族振興就是要使曾經衰落的中華民族再度興盛起來;展望未來,民族振興則是要在建黨100週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建國100週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只有正確認識民族振興的當代使命,我們才能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堅定地朝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邁進。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振興的偉大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美好願景。

人民幸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追求。中國夢不僅是國家夢、民族夢,更是人民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讓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爲之奮鬥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使生活在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億萬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成長進步的機會,從而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作爲大學生黨員,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將由我們親手完成。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