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爲了誰,明確人生航向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爲黨工作,做到忠誠於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對於共產黨員來說,無論他有什麼樣的社會身份,擔任什麼樣的社會職務,都應該牢記第一身份,堅守第一職責,爲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畢生力量。
我是誰?爲了誰?共產黨人的時代之問
“我是誰”、“爲了誰”,是每一個共產黨員都需要時刻保持清醒認識的根本性問題。只有認清“我是誰”,端正角色認知,搞清出發點,才能弄清目的地,真正懂得“爲了誰”。
兩種截然相反的回答
我是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崗位,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
在某些人看來,我就是這方土地上的領導或有關部門的主管,是手中有實權的人,無論你是誰都要找我辦事,離了我不行;而有些人雖然自己沒有實權,但因爲有個有實權的老子,在“關鍵時刻”也能喊出“我是有身份的人”之類的語言……近年來,部分黨員和領導幹部忘記了黨的宗旨,偏離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淡忘了羣衆,脫離了羣衆,忘記了“我是誰”,發生了角色錯位,由“公僕”變爲“主人”,做出違反黨紀國法的事情,嚴重地損害了黨的形象,割裂了黨羣關係,動搖了黨的根基,引起了人民羣衆的強烈不滿。有的人高高在上,目中無人,拿腔拿調,頤指氣使,下基層、搞調研,不是帶着問題去,迎着羣衆的困難走,而是前呼後擁,坐着車子轉,隔着玻璃看,對着鏡頭站;有的人生活奢侈,鍾情於感官刺激,穿梭於歌廳舞場,孜孜於聲色犬馬。這些人忘記了“我是誰”,覺得當幹部應該有“官樣”、有“架子”、有“氣派”。心中有了“官念”,行動上有了“官態”,感官刺激上追求“官福”,結果必然是栽跟頭。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回答。這就是“黨員姓黨”, “我是黨的人”。孔繁森同志深知“咱是黨的人”,才能“生能捨己”、“死不還鄉”。對共產黨員來說,牢記自己姓“黨”, “是黨的人”,這是至關重要的問題。牢記自己姓“黨”,就能事事處處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全力實踐黨的宗旨,一絲不苟地執行黨的紀律,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的侵蝕。牢記自己姓“黨”
,就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甘願吃虧、無私奉獻。牢記自己姓“黨”,就能在公與私、名與利、生與死的面前作出正確的選擇,成爲“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忘記自己姓“黨”,勢必會淡化黨員意識,置黨紀國法於不顧,見利忘義,爭名奪利,以權謀私,貪污受賄,損害黨的聲譽。
黨和人民究竟是什麼關係
對於“我是誰”的設問,鄧小平同志的回答是:“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這句通俗、直白而飽含深情的話語告訴我們,人民纔是父母。周恩來總理對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說過一句話:“今天,你是‘國寶’,我是人民勤務員啊!”有句歌詞寫得好:“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同樣簡單而直白地告訴我們:“我”是普通一兵,是一名來自人民並服務人民的勤務員。我們黨擁有焦裕祿、吳天祥等一大批視人民爲父母的優秀黨員幹部。他們公而忘私,淡泊名利,先羣衆之憂而憂,後羣衆之樂而樂,在人民羣衆心中樹立了共產黨人的豐碑。
弄清楚“我是誰”,首要的問題是要搞清楚我們黨與人民羣衆的關係,擺正自己的位置。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性質決定了黨的階級性和羣衆性,決定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沒有最廣大的人民羣衆就沒有我們黨、就沒有我們的共產黨員,這樣我們就正本清源,弄清楚了我們是從何處來的。我們每一個黨員和黨員幹部都是人民羣衆中的一員,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和人民羣衆都是平等的,沒有自己的特權和私利。但作爲黨員,有黨員的標準,有黨員的責任,有黨員的義務,因爲黨員又不是普通的人民羣衆,而是人民羣衆中的優秀分子、先進分子,是先鋒隊成員。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是理論水平、個人素質、工作能力,都應該高於普通的人民羣衆。這就是共產黨員與普通羣衆的區別,也是理解“我是誰”的關鍵。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共產黨員也是人民的普通一員,是人民的一部分。共產黨員必須視羣衆爲親人、把羣衆當主人,始終擺正同人民羣衆的關係。羣衆是我們的根、我們的本,必須情繫羣衆,保持同羣衆的血肉聯繫;羣衆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必須感恩羣衆,以實際
行動回報羣衆;羣衆是事業成敗的決定力量,必須敬畏羣衆、依靠羣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長和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堅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爲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才能緊緊依靠“人民羣衆”這座永遠的靠山,在前進的征程中所向披靡;才能始終發揮堅強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使我們黨組織和共產黨員永遠成爲羣衆的貼心人,暖心人。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僅是一個正常的自然人和國家公職人員,還是一名黨員和人民公僕。黨員身份是最重要、最特殊的身份,是第一身份和最高身份。
爲誰立命、爲誰謀利?
當我們解決了“我是誰”這一問題後,自然就會理解“爲了誰”。回答“爲了誰”的問題就是要端正目標,搞清楚我們幹事業、做工作、創政績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麼。爲了誰?毛澤東同志對這個問題回答得很精闢——“爲人民服務”,這也是我們黨的宗旨。任何一個政黨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標和價值追求,爲誰立命、爲誰謀利始終是一個根本性、方向性問題。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人民解放和生活幸福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融入到全部的奮鬥實踐中。黨章明確規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羣衆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羣衆同甘共苦,保持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正是因爲這樣,我們黨才贏得了人民羣衆的擁護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進力量。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以人爲本、執政爲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弄明白“我是誰”,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是進一步弄明白“爲了誰”的前提與基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邏輯起點。因此,弄明白“我是誰、爲了誰”,歸根到底是爲了增強踐行黨的宗旨的主動性、自覺性。我們無論身居何位,也不論是黨員幹部,還是普通黨員,都要把人民羣衆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自己當作羣衆的親人、知心人。只有把羣衆放在心上,羣衆纔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羣衆當親人,羣衆纔會把我們當親人。時刻牢記“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就會少點私心,多點愛心、公心、小心、細心和關心,讓羣衆開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