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擔當纔有前途,敢擔責纔有作爲
2013年12月,習近平在給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願服務隊”的回信中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有擔當,纔能有前途,敢擔責,纔能有作爲。牢記第一身份,堅守第一職責,共產黨員就應按照黨章的要求,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心中永遠要有“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堅定信念,在工作重任和艱難險阻面前,不計個人名利,敢於冒險、勇於擔責。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把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責任扛在肩上,擔負起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歷史使命。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擔當中奮力前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以強烈的擔當精神完成這三件大事,纔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啓了中華民族不斷髮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無數優秀共產黨員在不同崗位上展現了敢於擔當的高尚品格。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共產黨員心懷崇高革命理想,用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篇章。在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廣大共產黨員同樣表現出敢爲人先的擔當精神,哪裡有困難、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應該說,共產黨這支隊伍中從來就不乏在危機面前敢於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
優秀的黨員要敢於擔當
2003年的春天,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襲擊了中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打響了。那些可親可敬的白衣戰士面對病魔勇往直前,冒着生命危險換來了千百個病人的康復。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最年輕的主治醫師李曉紅,在對抗“非典”的戰鬥中,不分晝夜連續奮戰6天,不幸染上SARS病毒,猝然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被病毒感染後,她表示,如有新的治療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試驗,願以自己的生命換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3點30分,李曉紅光榮殉職,年僅28歲。她是第一個倒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她犧牲後,中央組織部追授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警北京總隊爲她追記一等功,並批准她爲革命烈士。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督室民警蔣敏,在驚悉母親、女兒
等10名親人不幸遇難的噩耗後,強忍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毅然堅守工作崗位,日夜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積極投身搶救受傷羣衆、安置災民生活等工作中,爲保衛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災區社會治安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因連續奮戰勞累過度,蔣敏同志身體極度虛弱,多次昏倒在搶險救援現場。
北川羌族自治縣民政局長王洪發的父母、兄弟姊妹共計16名親人遇難,他自己也遍體鱗傷。但在危難時刻,他強忍悲痛,帶領14名倖存的職工一直堅守在崗位。在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裡,他在“小家”與“大家”、“小愛”與“大愛”之間做出了最堅定的抉擇,用鮮血淋漓的雙手刨出了12條生命,可他唯一的兒子卻永遠地離開了他;在知道親人遇難消息後,他沒有倒下、沒有停下,一邊忙於救人,一邊調度糧食供給、統計救災物資、及時上報需求;在抗震救災指揮中,他臨危不懼,堅持奮戰在第一線,災後的240小時裡,偶爾打盹不到20個小時。
這些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楷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擔負起了身爲一名共產黨員、人民公僕所應有的責任和擔當。他們也許默默無聞,也許名不見經傳,但正是這種深沉的力量、擔當的力量,造就了他們的崇高與偉大。正是這種敢於擔當的精神,讓他們永遠爲世人所銘記。
優秀的黨員更要善於擔當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先賢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擔當;“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是有志者身處困境時的自我擔當。擔當就是要敢於承擔責任。責任在胸,勇於擔當,是一個共產黨員理應具有的品格。對於一名黨員來說,是創先爭優、爭創一流,還是甘於平庸、甘居中游?是打基礎、謀長遠,久久爲功,還是搭“花架子”、搞“政績秀”,一時風光?是直面矛盾、正視困難,積極解決問題,還是繞道走、躲風頭,消極掩飾問題?責任和擔當,就體現在對這些“選擇題”的解答中。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從宣誓那一刻起就非常明白:入黨不是爲了貪圖安逸享樂,而是爲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即使再難、再危險,甚至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也應該迎着頭頂上去。因爲入黨是你的自願選擇,既然你選擇成爲一名共產黨員,擔當也就成了你義不容辭的責任。
現實生活中不乏一些畏首畏尾的黨員幹部,他們習慣遇見困難繞道走、碰到風險縮着頭、出了問題躲後頭。他們的“最大理想”是:“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一旦出了事,沒我什麼事。”特別是在一些羣體事件中,經常能看到這些人的身影,在一些媒體報道的責任事故中,當需要人來承擔責任時,經常會看到拿“臨時工”來頂缸的現象。這在羣衆中造成了很壞的影響,也損害了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不敢負責,沒有擔當,在其位而不謀其政,這樣的黨員,是有負於黨的培養
和人民的期望的,說到底,也不配當一名共產黨員。不願擔責任就不該當幹部,不敢擔責任就不配當幹部,不會擔責任就不能當幹部。只有敢於擔當、善於擔當,才能應對挑戰,大有作爲。
敢於擔當、善於擔當,就是要以“中國夢”爲主題,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這條主線上有想法、有辦法;就是要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決策、路徑選擇上善於科學謀劃,敢於拍板定調;就是要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偉大事業中有思路、敢創新;就是要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協調各方利益,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合力,共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方面有舉措、有突破;就是要在改善和發展民生,迴應人民羣衆的利益訴求方面出實招、辦實事、辦好實事;就是要在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上善問、善聽,從善如流,敢於行動。羣衆評價一名共產黨員,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看他有沒有擔當精神和責任心。革命先輩歷經困難,取得勝利,靠的就是每一名黨員的擔責精神。
能否勇於擔當、善於擔當,考驗着黨員幹部的黨性原則和政治品德。所以黨員幹部要經常學習,切實將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擔當起來,敢作敢爲、心底無私、克己奉公,保持共產黨人的昂揚銳氣、蓬勃朝氣、浩然正氣,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原則、不計較個人得失,多爲人民辦實事、多爲羣衆排憂解難,切切實實擔負起工作崗位上的責任。
黨員要善於擔當,就是要做一個理想高遠、視野廣闊、胸懷大志的人,磨鍊大公無私的公僕本色,堅守爲黨爲民的政治品格;做一個堅忍不拔、敢於犧牲的人,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動搖;做一個有知識、有能力、有才幹的人,想擔當而且善於擔當,有敢於擔當之膽之志,才能真正擔起人民的重託,擔起歷史的大任。
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幹多大的事業,盡多大的責任纔會有多大的作爲。擔當精神體現着共產黨員的黨性和覺悟,體現着共產黨員的胸襟和勇氣,也決定着黨員幹部職責的履行、貢獻的大小。早在2010年,習近平同志出席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時就指出:“權力的行使與責任的擔當緊密相連,有權必有責。看一個領導幹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2013年6月,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黨的幹部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這是對擔當精神的科學闡釋。“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爲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牢記第一身份和第一職責,共產黨員就要敢於較真碰硬,敢想、敢做、敢擔當。擔當需要自信、需要勇氣、需要智慧、需要毅力,最好的黨員,一定是一個敢於擔當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