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黨員幹部學理論(2017) > 黨員幹部學理論(2017) > 

以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以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以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全民普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一大創舉。1979年,中國在經歷了10年浩劫之後,鄧小平同志高屋建瓴地指出,還是要講法制,講法制靠得住些;要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把法律交給人民。“把法律交給人民”,正是這句話爲中國聲勢浩大的全民普法活動奠定了思想基礎。1986年“一五”普法正式展開,此後以5年爲單位,中國的普法活動一直推進到今天。

如今,歷時30年,經過了六個五年的普法工作,我國的法治宣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以憲法爲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得到深入宣傳,法治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全面推進。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法治宣傳教育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了重要部署,對法治宣傳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確了法治宣傳教育的基本定位、重大任務和重要措施。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爲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

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要求法治宣傳教育“要創新宣傳形式,注重宣傳實效”,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2016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了《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簡稱“規劃”),對“七五”普法作了全面部署。

在內容上更加註重文化與精神的建設。“規劃”提出,要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突出學習宣傳憲法,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及黨內法規,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規劃”既注重了法律常識的普及,同時更強調了法治文化的培育,把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法律知識學習與弘揚法治精神相結合,以法治推動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全面提升。

在普法對象上更加突出了重點。“規劃”提出,法治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同時着重指出,“重點是領導幹部和青少年”。領導幹部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只有領導

幹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全面依法治國纔會真正落到實處。而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法治宣傳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要通過教育全面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治信仰,引導他們做懂法守法信法的合格公民。

明確了工作機制、健全了普法責任制。“規劃”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法治宣傳教育負有領導責任,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人民團體要發揮職能作用。同時要求,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制度。這樣的規定避免了普法責任虛化,有利於普法工作的真正落實。

法治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決策部署,堅持“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全面依法治國新要求,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爲“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