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員幹部學理論(2016) > 黨員幹部學理論(2016) > 

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作爲科技創新工作重要抓手

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作爲科技創新工作重要抓手

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作爲科技創新工作重要抓手

新時期全面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要深入貫徹落實《關於發展衆創空間推進大衆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精神,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將大衆創新創業作爲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抓手。

第一,提高思想認識,形成發展共識與合力。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亟須培育新的增長點,在更廣範圍內釋放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不斷增強創新發展的驅動力。各級科技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大衆創新創業的戰略意義,把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作爲一項重要的長期工作任務抓實抓好,使科技創新的“小局”服務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各地區之間要建立聯繫機制,交流借鑑工作方法與經驗,促進人才、技術等創新創業資源在地區間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形成大衆創新創業全國“一盤棋”的良好格局。

◇以政策扶持“大衆創業、萬衆創新”

第二,集聚整合創新創業資源和政策,大力發展衆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發展衆創空間不是“大興土木”搞建設,而是要把已有設施條件用好,最大限度地盤活利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創新創業資源,激勵高校、院所開放科研儀器設備和科技服務,完善

現有創業服務機構的服務業態和運營機制,發揮創新創業資源的集聚效應和創新創業活動的規模優勢,爲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創業服務平臺。發展衆創空間要認真梳理國家及地方現行的支持大衆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發揮政策集聚和“互聯互通”的系統有效性,切實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讓所有創業者都能“用其智、得其利、創其富”。

第三,完善體制機制,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強化資本對大衆創新創業的推進作用。着力發揮傳統孵化器在基礎設施方面和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在專業服務方面的互補優勢,促進傳統孵化器與新型創業服務機構的深層融合,聯合建立“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條,爲初創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鼓勵社會力量依託傳統孵化器發展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引導創新創業服務向着市場化、專業化、網絡化、開放化方向發展,滿足新時期大衆創新創業的新需求。國有科技企業孵化器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從“重資產、輕服務”逐步轉向“輕資產、重服務”。高校、院所要結合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試點政策和《科技成果轉化法》,積極探索調動各方創新創業積極性的新機制。

第四,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政府應加強對大衆創新創業的宏觀引導、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營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凡是市場機制有效的領域,政府要順勢而爲,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創新創業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堅持讓市場選擇大衆創新創業的方向和路徑,讓價格機制和供需關係來調節大衆創新創業的規模和形式,避免直接干預創新創業活動,更不能用已有的管理體系和工作手段去“引導”大衆創新創業發展。在市場機制失靈的階段,政府要着力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和制度體系,保障創新創業者的合法權益和競爭秩序。不斷夯實創新創業基礎設施,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政府對初創企業的扶持方式要從選拔式、分配式支持向普惠式、引領式轉變,發揮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的槓桿作用,用政府對創新創業的“小投入”吸引來社會資本的“大投入”,形成市場化的創新資源配置格局和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秩序。

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不會一帆風順。“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只有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時不我待的改革精神和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氣,破除制約大衆創新創業的各種障礙,才能充分調動起億萬人民羣衆的創新創業熱情,激發出全社會的智慧才能和創造活力,助力經濟發展實現“雙中高”目標,推進我國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