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2016) > 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2016) > 

第四編 2016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6文化建設熱點解讀

第四編 2016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6文化建設熱點解讀

雒樹剛:加快文化改革發展

【編者按】2015年11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文化部部長雒樹剛撰寫的《加快文化改革發展》一文。文章認爲,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全面加強文化建設,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爲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文化力量。文章共分五部分,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三、四、五部分。

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人民羣衆基本文化權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制度設計,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然要求。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力爭到“十三五”末,基本建立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建設。設施網絡是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基礎條件和基本載體。按照城鄉人口發展和分佈,合理規劃建設各類公共文化設施,統籌建設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配套建設羣衆文體活動場地。堅持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並重,深入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健全公共文化設施運行管理和服務標準體系。積極探索“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模式,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網絡化建設。

引導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公共文化服務的對象主要在城鄉基層,難點和短板在老少邊窮地區。堅持重心下移,着力加強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步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項目服務“三農”內容,鼓勵城市對農村進行文化幫扶。結合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編制和實施老少邊窮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加大資金、項目、政策傾斜力度。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適度引入市場機制,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建立基層羣衆需求徵集、服務評價反饋等方面機制,推行菜單式服務,開展羣衆滿意度測評,使羣衆“要”文化和政府“送”文化更加匹配。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推動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完善治理結構,提高服務能力。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推動文化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必須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發展骨幹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努力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必須積極調整優化文化產業結構,走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路子。以文化內容創作生產傳播爲核心,做強做優做大宣傳文化主業。加快培育骨幹文化企業,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促進文化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優勢產業門類集聚。大力推進文化科技創新,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積極搶佔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制高點。

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必須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立多層次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促進文化資源在全國範圍流動,打造綜合性、專項性、區域性文化產品和服務交易平臺,提高文化消費規模和水平。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政策法規許可的文化產業。加強和改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加強文化行業組織和中介機構建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完善兩個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企業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黨委和政府監管有機結合、宣傳部門有效主導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模式,推動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在新聞出版傳媒領域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試點,利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創新管理,確保正確輿論導向。完善和落實文化經濟政策,發揮政策的兜底作用,確保文化企業既活得好又走得正。

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是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迫切需要。必須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文化對外開放格局,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積極吸收借鑑國外優秀文化成果,創新對外傳播、文化交流、文化貿易方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支持重點媒體面向國內國際發展,打造國際一流媒體。積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更好地塑造國家形象,營造於我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

深化人文交流。文化交流是心靈溝通的橋樑,也是一種“柔性”外交。切實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做大做響感知中國、歡樂春節等文化品牌,加強深層次、多樣化、重實效的思想情感交流。完善人文交流機制,把政府交流與民間交流結合起來,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參與面。加快推進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建設,搭建展示和體驗並舉的綜合平臺。

加快發展文化貿易。文化產品“賣出去”有時候比“送出去”更容易被海外接受。完善政策保障,進一步扶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支持更多有經濟實力、貿易經驗的民營企業從事文化貿易,加強國際文化產品交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建設,辦好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等國際性展會,不斷擴大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針對國外受衆特點和文化消費習慣,開發既有中國風格又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爲文化產品走出去搭建翻譯平臺。

李捷:文化自信是“三個自信”的堅固底色

【編者按】2015年12月8日《光明日報》刊登了求是雜誌社社長李捷撰寫的《文化自信是“三個自信”的堅固底色》一文。文章認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如何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礎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爲我們科學解決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文明傳統提供了科學指南。

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文明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如何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礎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爲我們科學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科學指南。

第一,爲解決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問題指明瞭正確方向。

批判地繼承中華傳統文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五四新文化運動,順應歷史潮流,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然而,它也有其歷史侷限,突出地表現爲不能將封建禮教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地區別開來,不能將作爲封建統治工具的儒教同作爲中華思想文化遺產的儒學科學地區別開來。對此,我們既不能苛求前人,也不能忽視這一重大的歷史課題。

特別到了今天,在創造了巨大的物質文明財富之後要着力補齊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這個短板,在國家綜合實力特別是國家硬實力得到迅速提升之後要着力補齊國家文化軟實力這個短板,就必須開啓當代中國的精神文化“尋根之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着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二,爲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提供了正確指導。

長期歷史實踐證明,推動理論創新的動力源泉,既來源於人民實踐,也來源於中華傳統文化。

在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毛澤東同志率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個根本性命題,並賦予這個命題以“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深刻含義。

如今,中國的改革開放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與良性互動中構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在這種良性互動中,

決不能輕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和獨特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着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

第三,爲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民族自信,抵禦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誘惑和侵蝕,就必須爲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層靚麗而堅固的底色。這個底色,就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歷史傳統的文化自信。

當今中國,正處在國內國外各種思潮碰撞的重要時期。我們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又要對各種有益的思想學派流派進行引領式包容性發展;既要吸收借鑑人類一切優秀文明遺產,又要自覺抵制西方錯誤思潮的侵襲誤導。這是中國近代以來主流意識形態重構重建、核心價值觀重構重建歷史進程的繼續和延伸。要看到,西方國家從資產階級革命起,確立起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及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經歷了一兩百年的時間。我們不需要這樣漫長的時間,但也要看到這項任務的複雜性、反覆性和艱鉅性。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要確立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必須喚起全民族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他還說:“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着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既是對當代中國發展理論的重大貢獻,也是對中華文明優秀傳統的最好繼承與創新。

劉川生: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四個完善”

【編者按】2015年9月30日《光明日報》刊登了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撰寫的《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四個完善”》一文。文章認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體現,是強國之基,是民族之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作爲保障,讓反映人民羣衆美好理想、體現公平正義的體制機制,成爲規範人們思想行爲、塑造人們美好心靈的強大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體現,是強國之基,是民族之魂。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樹立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價值觀自信,是提升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增強國家軟實力和社會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動力與有力保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作爲保障,讓反映人民羣衆美好理想、體現公平正義的體制機制,成爲規範人們思想行爲、塑造人們美好心靈的強大力量。

一是完善全員育人機制,增強育人合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學校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所有教師都應履行育人職責,各門課程都要發揮育人功能,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有效機制,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鈕釦”。這就是要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充分發揮教師的教書育人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就是要廣泛樹立身邊的優秀典型,用榜樣的力量引導激勵學生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就是要積極營造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氛圍,發揮校訓、校史、大學精神等的育人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於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中。

建議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計劃”,構建“必修課+選修課+公開課”的開放課程模式。在建設好現有必修課程的同時,開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對應的選修課,組織深受學生喜愛的專家學者爲學生授課;建設一批學生歡迎、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開課,鼓勵科技精英、企業領袖、創業先鋒等走進課堂,分享成功經驗,傳遞精神品格,從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使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念浸潤學生的“心靈土壤”,成爲他們的“精神羅盤”。

二是完善志願服務機制,加強社會實踐,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社會支持體系。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開放性和實踐性,這就決定其教育任務不可能全部在校園內完成,必須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向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是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要形式,也是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通過開展理想教育、國情考察、智力支教等志願服務活動,不斷豐富和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同。2014年12月,全國教師志願服務聯盟在北師大正式成立,爲廣大師生奉獻愛心,在實踐中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可以考慮研究制定《國家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行動十年計劃》,構建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多位一體的育人體系。引導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相關社會組織和每一個家庭都來關心、支持面向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爲他們提供更多實踐和體驗機會,發揮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營造知行合一的良好環境。

三是完善約束規範機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設。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爲全社會每一位成員的理想信念、是非標準和行爲指南,就必須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予以體現和規範。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要在立法修法、制度設計、政策決策等方面,注重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要求,注重調整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不相一致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注重維護和捍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權威性和規範性。

建議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公民規範、學生規範、師德規範、行業規範。在適當的時候,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憲法,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實現與現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等制度的有機結合。

四是完善理論創新機制,激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研究活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重大的文化工程,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性質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因此,應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的基礎上,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細化上下功夫,在推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創新上下功夫;深入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之成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沃土;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海外傳播,以及與其他形態的價值觀進行對話的有效途徑。

應當考慮設立國家級的研究中心或智庫,發揮高校在理論研究方面的獨特優勢,用具有理論高度和實踐廣度的研究成果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自覺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黨員幹部尤其要發揮表率作用,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真學、真信、真實踐,進而帶動全社會每個人都學、都信、都實踐,使之成爲一項曠日持久的自覺行動,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黨聖元:建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

【編者按】2015年12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了中國社科院外文所黨委書記黨聖元撰寫的《建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一文。文章認爲,建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是我國當前思想文化領域的一項重要的戰略性任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

建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是我國當前思想文化領域的一項重要的戰略性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作“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突出強調“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和特

殊優勢”,以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增強全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對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精確的估量和定位。建構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創新體系,正是基於此而提出來的。

實現中國夢,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主題的融合。當前,我們重視和發掘傳統文化資源,絕不是爲了復古式地完全回到傳統文化,也不是要用中國傳統文化來對抗、抵制乃至取代馬克思主義,而是要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同馬克思主義元典精神在深度意義層面上相互對話、會通,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以更加鮮明的民族特色,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領力。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幾項重要工作:

第一,需要首先解決文化認識論方面的問題。擺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消除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種種誤解,尤其是不要動不動就把傳統文化拉出來爲現實的失誤做替罪羊。同時,必須明確:“復興傳統文化”不是簡單的文化復古,而主要是在“張揚文化精神”“引起民族感情”“贏得文化認同”的“形而上”層面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根據現實的需要,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基礎上,智慧靈活、大氣磅礴地加以文化創新。

第二,關鍵在於做好頂層文化設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從國家的文化意志層面、從政策和決策層面對傳承、創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做了極好的詮釋與說明。這些論述昭示我們:在頂層文化設計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思想資源,已被視作國家主流文化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出中國未來的施政綱領,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文化建設特別是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展示出的前所未有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因此對於國人從當前過分追求物質功利向信仰高尚的文化過渡產生積極的引領作用。

第三,需要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判定是否屬於優秀傳統文化,關鍵在於看它是否經歷過長期的實踐驗證,是否即使歷經各種歷史的磨難而仍能很快恢復並繼續爲人們所遵從、被家庭所提倡、爲社會所公認。近來思想文化領域對於“家風”“誠信”“義利”觀的倡導,即證明了這一點。也就是說,只有那些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方法論,能夠幫助人們開啓智慧,提升人們思想境界的文化,才能真正算得上優秀傳統文化。

第四,根本在於抓好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通識性教育。選擇那些對於不良世道人心和社會風俗具有積極的鍼砭作用的傳統文化典籍,以適合於大衆閱讀接受的讀本、範本的形式刊行於世。儘早在學校課堂特別是中小學課堂開展中國傳統文化通識教育,使全社會盡早恢復對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自信,成爲現今中國教育事業的最大責任。

郭永輝:“文化+”與文化產業崛起

【編者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永輝在《紅旗文稿》2015年第22期發表了《“文化+”與文化產業崛起》一文。文章認爲,“文化+”的思想理念及其社會形態、科技形態、產業形態、經濟形態,正以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撲面而來。人類已經進入“文化+”的時代,文化產業正成爲人類社會的主導產業之一。文章共分四部分,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四部分。

以“文化+”的理念推動文化產業崛起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互聯網+”的助推下,當今的文化產業早已打破傳統的演出、廣播、電視、電影、出版、文化旅遊等固有的概念及其領域和板塊,進入“文化+”“全鏈接”的大文化產業視野。2014年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要爲裝備業、輕工業、信息業服務,還要爲旅遊業、農業、甚至體育產業服務。這預示着大文化產業必將進入創意產業、創意經濟即文化經濟的新階段。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文化+”的理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乃至崛起,必須着力把握這樣幾個重要方面。

第一,牢固樹立“文化+”的意識。我們已經進入了“文化+”的時代,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傳統的產業經濟都在向創意產業、創意經濟轉變,“文化+”已滲入經濟社會的每個毛孔,文化經濟成爲勢不可擋的發展大勢。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把創意產業、創意經濟提升到國家創新競爭力的戰略高度,宣佈每年6月18日爲國家創客日。在我國發達地區,文化+城市、文化+產業、文化+物流、文化+各行業的“文化+”風起雲涌,已經取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文化+”,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我國經濟轉型和保增長的戰略選擇。從三次產業到社會治理、城市建設、民生服務、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等各個領域,都要有“文化+”的治理經營理念,沒有“文化+”的理念和支撐,發展必將滯後。“文化+”,應該成爲國家意識、全民意識和時代主旋律,我們必須站在國家發展戰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審視“文化+”的意義,強化“文化+”的自覺。

第二,牢固樹立“文化+”的戰略思維。順應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潮流,以“文化+”“全鏈接”、“零距離”的理念看待“文化+”,實施“文化+”戰略,把文化產業上升到創意產業、創意經濟、文化經濟的時代潮流中加以認知和把握。在經濟社會發展頂層設計中,以“文化+”爲指導和前瞻,高度重視提升社會發展中文化的重量、經濟結構中文化的體量、各產業產值中文化的分量、商品價值中文化的含量,真正使“文化+”成爲經濟社會全領域的治理、經營和發展理念。

第三,牢固樹立“文化+”的市場意識。“文化+”要快速發展,必須順應市場經濟規律、與市場各要素實現無縫對接。要善於統籌國際國內兩大市場,把握宏觀經濟與區域經濟不同走勢和需求,準確選擇“文化+”的內容及其切入點、結合點、增效點,創新適應市場、富有吸引力、競爭力、生命力的新業態和新產品,賦予勞動力更高文化素養,賦予生產資料更多文化元素,賦予生產工具更強文化塑造功能,賦予產品更多文化內涵,使“文化+”加出特色、加出亮點、加出賣點、加出市場競爭力和佔有力,在“+”中實現內質和邊際裂變式的劇增效應。“文化+”孕育的文化產業,其生命力在於文化創意,要加快“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立足市場高端前端,加快“文化+”的力度和節奏,推陳出新,使最新的文化創意及時從工廠走向市場,保持“文化+”的主動權、主導權和衍生力。

第四,充分發掘文化潛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軍事文化自成體系又獨具中國特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文化,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競相綻放、美輪美奐;散落於神州大地和民間的海量非物質文化,附着在農林牧漁等林林總總精美物產上的特色文化,千姿百態的地質文化,都蘊藏着巨大的“文化+”資源,也是難得的文化商機。與之形成反差的是,我們文化資源的利用即“文化+”,還處在啓蒙階段。當今,在各地、各領域、各行業和浩如煙海的產品之中,有多少城市沒有文化標識,有多少產業沒有文化符號,有多少產品沒有文化識別,有多少地方特產沒有地域特色文化標註,又有多少國貨起着“洋名”、掛着“洋品牌”,還有多少商品推崇着“國際口味”、“美國工藝”、“歐美典範”之類的“洋奴”文化;因爲文化的不夠自信,更有多少“中國發明”、“中國創造”、“中國老字號”成爲他國的專利;因爲缺乏文化自覺和自信,我們還有多少地方、領域、行業、產業、產品在守着文化金山過文化的窮日子。爲此,樹立並踐行“文化+”的理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繁榮,要深入發掘、精於選擇、善於利用文化資源,使“文化+”紮根沃土,迸發出文化的潛在力量。

第五,兼顧社會與經濟兩個效益。“文化+”催生的產業、產品,必然承載着文化和經濟雙重屬性,這是“文化+”的顯著特徵;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社會主義文化產業必須遵從的基本法則。因此,社會責任必須是文化產業的第一責任,社會效益必須是文化經濟的第一效益。這就要求“文化+”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文化方向,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精神,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加入的必須是中華優秀文化和先進文化,而不是爲了單一經濟效益而不分良莠的文化“加註”,更不是一味滿足低俗文化口味的低俗文化或文化糟粕“加註”。一個時期以來,充斥於文化領域和演藝市場的“三俗”現象,是當代文化產業的毒瘤,以之來發展文化產業無異於飲鴆止渴、自毀其道,對此必須堅決予以取締。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