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蔡駿隨筆集 > 蔡駿隨筆集 > 

正文_少年、謀殺與似水年華 ——《謀殺似水年華》後記

正文_少年、謀殺與似水年華 ——《謀殺似水年華》後記

2010年,初春,當我的上一本書《人間》下卷“拯救者”出版後,我開始籌劃下一部長篇小說。

首先,我想這應該是一部懸疑小說,發生在現實當中的懸疑小說,而非我期盼已久的歷史小說,或者歷史懸疑小說(至於這個夢想,我一定會在以後實現)。

其次,我想這本書不能再是《天機》和《人間》那樣分成四季或三卷的超長篇大部頭了,而應該是一部二十多萬字,正常或稍多篇幅的單行本長篇小說。

最後,究竟要寫一個怎樣的故事?

我在寫任何小說之前,從來都沒有先確立過主題,只是單純地想到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開頭,有一家神秘的淘寶店,而這家店的名字,叫“魔女區”(或許是受到日劇《魔女的條件》影響吧)。本書在《萌芽》雜誌連載時開頭的簡略版本是這樣的:從2010年田小麥的父親因公殉職開始,發現潛伏在網絡深處的“可以買到你想要的一切”的“魔女區”,同時慢慢回憶起十五年前的點點滴滴——而非你們現在看到的這本書的完整版本,是直接從1995年8月,那個夏天大雨的清晨開始的。

因爲,從開始構思之後不久,我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發生在多年前的兇殺案,一個社會底層的少年,目睹自己的母親被殺,只有他才能辨認出兇手的臉來,然後他被辦案的警察收留了,而警察恰有一個與他同齡的女兒。於是,這對少男少女之間,發生了許多必然會發生的故事。

最後,我想到了我做過的一個夢——當我在寫一本書的時候,卻發現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的身邊出現了我書中所寫到的景物,出現了被我虛構出來的人物,我完全陷入到了由我創造的這個世界之中。

這是幻覺?還是幻覺?還是真實的幻覺?

於是,我決定把這三個想法融爲一體,那是在整整一年以前:2010年4月。

2010年的“五一”之後,我正式開始創作這本書,初稿創作的時間不長,因爲構思都已很完整,寫的時候幾乎一氣呵成。尤其到後面三分之二的段落,我竟然是以每天一萬多字的速度在寫,連續保持了大約五到六天,最多的一天竟然寫了一萬六千字!這已經創下了我迄今爲止最高的打字速度記錄了(其實我並沒有熬夜寫,記得那天是從中午開始寫,中間有正常的晚餐時間,一直寫到子夜之前)。我不覺得這個速度會影響到作品質量,因爲這正是我情緒最爲飽滿、靈感最爲充沛的時刻。那幾天我無數次爲田小麥和秋收而感動,寫着寫着竟會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淚!有時耳邊放着小說裡寫到的歌曲,比如《愛的代價》、《美麗新世界》、《火柴天堂》等等,剎那間,我感覺自己就是主人公,我在經歷與他們相同的喜怒哀樂,感受與他們一樣的恐懼與絕望,彷彿真的面對一條永遠無法跨越的溝壑。

幸好,至少創作本書的這條溝壑,我是跨越了過來。

不僅僅是這本書的溝壑,也有我以往所有小說創作的溝壑。跨過這條深溝以後,我覺得自己瞬間豁然開朗,眼前已是一望無際的田野,竟有種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2010年,7月3日,星期三,酷暑時節。當本書的初稿完畢之後,準備要在《萌芽》雜誌連載之際,我開始了一段極度煎熬的時期——爲新書想一個好名字。

最早的名字叫《真實的幻覺》,後來經過了諸如《禁區守望者》之類若干個名字,我忽然想到了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於是,就有了《謀殺似水年華》。

感謝上蒼,幾乎每一個聽到這個書名的人,都是拍案叫好。甚至,有一位國內知名的女導演,以及她的製片人,僅僅因爲聽到“謀殺似水年華”這六個字,就想要買下這本書的電影版權,最後卻被我婉言謝絕,我希望電影無論如何改,都要保持《謀殺似水年華》的主題。

2010年11月,《萌芽》雜誌開始連載這個故事,衆多出版商與我洽談本書的出版事宜,直到2011年的春節,我才確定了現在的出版商新經典文化。

2010年8月4日二稿,2010年12月23日三稿,2011年2月16日四稿,2011年3月15日五稿,2011年3月26日六稿,2011年4月24日七稿。

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這部七易其稿的《謀殺似水年華》。

我改的最後一個字,就是全書的最後一個字。

對不起,我從沒有想過會爲一部單行本的長篇小說,花費如此之長的時間與精力。

也許,因爲我想要有一部寫到極致的作品。既然,是社會派的懸疑;既然,是一個懸疑外衣下的愛情故事,就應該把懸疑、社會、愛情,這三個元素都寫到極致。

首先,本書出現了三樁謀殺案,雖然不算多,但也絕不簡單,跨越漫長的十五年,用同樣的方法殺死三個美麗的女人。我希望直到最後幾頁,你們才能解開謎底。我更希望你們之中,能有人提前窺透惡鬼的面目。

其次,以往我從未像這本書裡寫到的那樣,如此有意或無意地去表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我第一次寫到了農民工階層,第二次寫到了白領階層,第N次寫到了校園生活,還有公務員、蟻族,乃至權貴。

從空間上來說,故事主要發生在上海,男主人公來自西北的小縣城,我還寫到了廣東珠三角的農民工(我認爲他們最能代表同胞們的大多數),甚至還有一個來自東北的青年,我惟獨漏掉了北京——其實,你仔細看的話,還是會搜索到與北京相關的內容。

從時間上來說,故事從1995年開始,跨越十五個年頭,直至2010年。但是,還有更早以前那個謀殺了更多人美好青春的時代。如果,你把最後寫到的未來也算上,那麼這本書的時間跨度爲39年。漫長的39年,已經超過了整整一代人的歲月。《謀殺似水年華》,這也不僅僅只是一代人的故事。

最後,是愛情。我不指望你爲本書男女主人公而落淚,但我卻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當時若只如初見!

好吧,還有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小說,纔算是真正的小說?

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在問——什麼樣的人,纔是真正的人?

聽起來有些無聊,但在這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確實有許多人,並不是人。

因此,那些“人”必須要用引號打起來,你懂的。

所以,在我們一不小心闖入的這個文學圈裡,確實有許多小說,並非小說。

請原諒,我還是要再重複一下中學語文老師說過的話——

小說三元素:情節、環境、人物。

通常,如果是說故事,只要有情節和環境就行了,有的簡單到連環境都可以拋棄,比如那些用手機傳播的小段子。確實,我們在書店裡看到的許多“小說”,大多隻有情節而無人物——那裡面的人物,基本是服務於情節的工具,或是被故事拖曳的行屍走肉,既沒有鮮明的性格,也缺乏任何的變化。

人物——真正的人物在哪裡?真正能被讀者記住的人物在哪裡?許多故事看起來很精彩,能讓人一口氣讀完,爲什麼很快又被遺忘?因爲,沒有一個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爲什麼我們喜歡金庸的小說,不僅是有精彩曲折的情節,更因爲有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這樣能讓人刻骨銘心一輩子的人物。這,纔是我判斷一部好小說與一部好看的小說的標準。

懸疑小說,能不能既有好看的故事,又有能讓人記住的人物?

《謀殺似水年華》的故事,從1995年開始。

我在書中如是寫道——

1995年,鄧麗君去世了。

1995年,張雨生還活着。

1995年,馬*開始在電視上咆哮。

1995年,很多人都記得《東京愛情故事》。

1995年,8月7日,清晨,7點。

1995年,我在幹什麼呢?

那可能是我少年期最苦悶封閉的一段時間,記得有一本小簿子陪伴着我,每天都秘密地記錄下心情,寫一些頗爲幼稚的詩和散文。那時候從沒有想過,今後我的人生會與“作家”這兩個字沾邊。

2000年,我寫的第一部得獎小說叫《綁架》,記得開頭第一句話是“我從上海圖書館中出來,懷裡揣着一本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但我明白,其實我根本就沒有什麼似水年華可追憶。”

現在想來覺得不可思議,爲何偏偏要寫懷裡揣着《追憶似水年華》?事實上,我至今仍未完整地看過這本書,當時年少的我也確實沒有感覺到什麼似水年華可憶。大概不過是覺得這樣顯得自己有文化一些罷了,就像許多文藝青年的文章裡總喜歡加點張愛玲啊,李碧華啊,川端康成啊,村上春樹啊,瑪格麗特·杜拉斯啊,甚至加西亞·馬爾克斯。

可是,十年一覺夢已過,卻發覺十年前……十五年前……甚至小學時代的一切,都是如此親切可愛的似水年華,如此值得反覆地記憶——

比如當年流行的港臺電視劇的主題曲,羅文的《塵緣》——“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到如今都成煙雲……”猶憶副歌部分“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嚐盡人情淡薄,熱情熱心,換冷淡冷漠,任多少真情獨向寂寞……”

又比如,中學時放學後,與同學們下的一盤盤四國大戰;夜晚補習時偶遇的美麗女生;

再比如,前些天我去過的長風公園,預備班那年我還站在這片草地上,爲全校師生表演笛子獨奏《婉君》的主題曲……

當然,若你生於90年代,應該沒有以上這些記憶。

《謀殺似水年華》的寫作過程中,我引用了數首90年代到21世紀的流行歌曲的歌詞:《我是一隻小小鳥》(李宗盛詞曲,趙傳原唱)、《火柴天堂》(熊天平詞曲、原唱)、《愛的代價》(李宗盛詞曲,張艾嘉原唱)、《一生所愛》(唐書琛詞,盧冠廷曲,原唱盧冠廷)、《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林振強詞,中島美雪曲,鄭秀文原唱)、《美麗新世界》(伍佰詞曲、原唱)、《我們都是好孩子》(王箏詞曲、原唱)、《春天裡》(汪峰詞曲、原唱)。

感謝這些音樂人,感謝他們的作品及歌聲,陪伴我度過從一個少年長大成人的似水年華,更陪伴我度過創作本書的許多個日日夜夜,給予我以及作品中人物的共同的悲傷和彷徨。每當這些歌聲伴着鍵盤聲響起在耳畔,我似乎已成爲自己筆下的那個他或她。

我們要追憶的是似水年華,水總是在不斷流逝的。這一切走了以後,就再也不會回來,無論你是否遺忘,也無論你是否懷念。

在本書的一個重要段落,我寫到過如下一段對話——

問:“什麼是人生?”

答:“我們出生了,然後又死掉。”

雖然,極其殘酷。

但,這是生活的真諦。

我在本書第一部開頭,引用了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長詩《荒原》的一句話——

我要給你看恐懼在一把塵土裡

這已是我第二次引用這首詩了。上次是在十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在上海郵局工作的二十出頭的年輕職工,在自己的第二部長篇小說《詛咒》中大段引用了《荒原》中的段落。

時隔十年,我已成熟了許多,也節制了許多,因此只引了這一句話。其實,我更喜歡開頭那句“四月是殘忍的”,從第一次讀到這首詩開始,直到現在乃至一萬年以後。

恰巧,我正在敲打鍵盤的此刻,正是四月末的一個夜晚,窗外的樹下匍匐着無數粉色的花瓣,這大概就是田小麥十八歲那年,跟慕容老師一同走過的暮春時節吧。

不過,回想自己十八九歲的時候,我依然感到有些遺憾——我沒怎麼享受過那個年紀的青春期應有的無憂無慮,我在朦朧地爲自己的前途憂慮,擔心或許終生都要在一個平凡之地度過一個平凡人生。我害怕會像身邊那些成年人那樣,漸漸喪失少年時原有的一切純真與熱情,漸漸被麻木不仁的生活所同化,漸漸爲了幾百元錢或幾包年貨而爭吵,漸漸在別人替你安排好的生命航道里隨波逐流。

我想這就是冥冥中的註定,在2010年的夏天,我要爲自己丟失的似水年華,也想要爲許許多多丟失了似水年華的人們,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從一樁發生在1995年的謀殺案開始,從一個少年和一個少女的青春期開始,從我們這個波詭雲譎變幻無常的時*始,從一個單純到絕望的愛情開始,從一道深深的溝壑開始,又到三樁謀殺案的謎底揭曉告終,再到一段埋藏了十五個年頭的秘密發現爲止,直至我們自己以及身邊那些熟悉的人們的似水年華的墳墓結尾。

謀殺似水年華。

告別《病毒》,告別《荒村》,告別《地獄的第19層》,告別《蝴蝶公墓》,告別《天機》,告別《人間》,告別過往自己的一切,因爲似水年華早已被謀殺。

那,又是誰謀殺了我們的似水年華?

看完本書,也許,你已經有了答案;或許,你仍然爲此而迷惘?

至少,我還難以總結出一個標準答案。但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思考。

若你,正是十八歲,若覺似水年華尚未被謀殺,請挽住時光不許流!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感謝《萌芽》雜誌,感謝趙長天老師、傅星老師;感謝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感謝陳明俊老師、猿渡靜子老師、金治軍老師。

最後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感謝你——讀完這本書的你。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