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故事
從前有個好孩子,名叫雅各布·布利文斯。他總是聽父母的話,無論他們的話多麼荒唐、多麼無理;他總是努力讀書,去主日學校上學從不遲到。他從不逃學,雖說他也知道那是最有意思的事。別的孩子都不懂他的想法,也不理解他的行爲。雅各布還從不撒謊,無論這件事能讓他得到什麼好處。他只是說,撒謊是不對的,這就是理由。雅各布過於老實,別人看了不禁覺得可笑。他的這種怪脾氣也的確厲害,簡直無以復加。即使在星期日,他也不玩彈子,不摸鳥巢,不會用硬幣逗那些街頭藝人的猴子玩。總之,他似乎對一切娛樂活動都不感興趣。於是,別的孩子總想搞清楚這件事,想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可是他們始終搞不清楚。我剛纔說了,他們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感覺,覺得他是“受折磨的”,所以他們都保護他,避免他受到任何傷害。
這個好孩子讀過主日學校的所有課本,從中獲得了莫大快樂,這便是他的全部秘密。他深信主日學校課本里那些好孩子的故事,他對那些好孩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希望有一天能夠遇到課本中那樣的好孩子,可是他在生活中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大概他們在他出生之前就已全部死去了吧。每當他讀到一個特別好的好孩子的故事的時候,他便趕緊翻到故事的最後一頁,看看這個孩子的結局,好跑到千萬英里之外去看個究竟。但結果總是很糟糕,那個好孩子總在最後一章死掉,還配有葬禮的插圖。那個好孩子的親屬和同學圍在他的墓旁,他們的褲子都特別短,帽子都特別大,都拿着足有一碼半長的大手絹捂着臉哭。雅各布的希望就這樣落空了,他永遠見不到那些好孩子,他們永遠會在最後一章死去。
雅各布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寫進主日學校的課本。他希望課本在介紹他的故事時也能配有插圖,描繪他不對媽媽說謊、媽媽也爲此高興的情景;還描繪他站在門前的臺階上,把一便士施捨給一個有六個孩子的乞討的婦人,讓她可以隨意使用,但不要浪費,因爲浪費是一種罪惡。他希望還有一些插圖表現他的寬宏大量,他不肯告發一個壞孩子。那個壞孩子總是在放學後藏在拐角處,用木條抽打他的頭,把他趕回家——雅各布在前面走,那壞孩子就會跟在後面喊叫。這就是雅各布·布利文斯的理想。他雖然希望被寫入主日學校的課本,但是一想到好孩子總是死掉的結局,就總是不開心。要知道,他喜歡活着。要做主日學校課本中的孩子,可不容易。他知道,做一個好孩子不利於健康。他也明白,課本中的好孩子不是凡人,好得出奇,做好孩子比得肺癆還要可怕;他還明白,課本中
的好孩子沒有一個活得長;即使他的故事被寫進課本里,他也永遠看不到。退一步講,即使課本在他死前出版,也不會暢銷,因爲課本的結尾缺少葬禮的插圖。想到這些,他便覺得苦惱。如果沒有他的臨終教誨,這本主日學校的課本真不值得看。儘管如此,最後雅各布還是下定決心,按照現實情況盡力而爲——就是說,首先平安地活着,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在末日到來之前,先將遺言備好。
然而,不知怎麼回事,這個好孩子老是不如意,他的遭遇和課本中好孩子的遭遇也總是不同。課本中的好孩子總是很快樂,壞孩子才總是發生摔斷腿的事。而他總是某個地方出了毛病,做什麼事都不如意。他發現吉姆·布萊克偷別人家樹上的蘋果,便趕忙跑到樹底下給他讀壞孩子偷鄰居樹上的蘋果,最後掉下來摔斷胳膊的故事。結果吉姆真的掉下來了,卻砸在他的身上,吉姆安然無恙,而他自己的胳膊被砸斷了。雅各布搞不懂這是怎麼回事,課本中可沒有這種事呀!
有一次,幾個壞孩子把一個盲人推進泥坑。雅各布趕緊跑過去扶他起來。他以爲那個盲人一定會感謝他。可是,那個盲人不僅沒有道謝,反而用柺杖打他的腦袋,還說看他還敢不敢重新推倒他,然後假意扶他起來。這件事也與課本中說的不一樣。雅各布翻遍了所有課本,老想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雅各布還想做一件好事,找一隻忍飢挨餓、無家可歸的瘸腿狗,把它帶回家,好好照顧它,它會永遠感激他的。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隻,滿心喜歡把它帶回家養。但是,當他想和它親熱一番時,那隻狗一下子撲到他的身上,把他的衣服撕破了,褲子僅剩下前面的幾片。他的那副模樣,讓人看後一定大吃一驚。雅各布去查課本里的說法,也沒找出原因。那隻狗與課本中的狗是同類,行爲卻完全不一樣。這孩子做什麼都會倒黴。同樣的事,課本中的孩子做了會受到獎賞,他做了卻總是倒黴。
有一次,在去主日學校的路上,他看見一些壞孩子在駕着帆船玩耍。他簡直嚇得要死,因爲他從課本中得知,在星期日出去划船的孩子會被水淹死,沒有一個例外。他趕緊乘着一隻木筏追上去告誡他們。可是他踩到了一截原木,腳一滑便落水了。有人很快把他救上岸來。醫生壓出他腹部的積水,讓他恢復了呼吸。但是他着涼了,臥牀不起,足足九個星期。令人詫異的是,船上的那幾個壞孩子痛快地玩了一天,活蹦亂跳地回了家。雅各布·布利文斯說,課本里可沒有這樣的事,他都被弄糊塗了。
病癒後,雅各布難免有些灰心喪氣。不過,他還是決心繼續嘗試。他知道,以他現在的經歷,
還不能被寫進課本里。他還沒有超過課本里好孩子的年齡,只要堅持下去,直到生命終止,還是能夠留名課本上的。即使一切都失敗了,起碼臨終遺言還是靠得住的。
於是雅各布又去查課本里的說法,發現現在該是他出去航海、在船上當差的時候了。他拜訪了一位船長,向他提出申請。當船長向他要推薦信時,他得意地掏出一本宗教小冊子,指了指上面的一行字:“給雅各布·布利文斯。愛他的老師贈。”然而,這位船長是個粗俗的人,不在乎這些,他說:“見鬼去吧,這有什麼用!這證明不了你會刷盤子、倒垃圾桶。我看不行。”這是雅各布有生以來最難理解的事。按他在課本里看到的,老師寫在宗教小冊子上的讚美之詞總會打動船長溫柔的心,爲他們打開前途之門。他當時還懷疑是否自己誤解了船長的意思。
這個孩子總是倒黴,課本里所描繪的那些好事他一次也沒碰上。後來,有一天,他到處尋找壞孩子進行勸誡。他在一家鑄鐵廠裡發現了一羣孩子。他們正在拿狗找樂子,他們把十四五隻狗綁在一起,連成一支長隊,還要把裝硝化甘油的空桶拴到它們的尾巴上做裝飾。雅各布看了,心裡非常難過。他坐到一隻裝硝化甘油的空桶上(當需要他站出來時,他已經不在乎油污會弄髒他的衣服),用力地抓住最前面那隻狗的頸圈,然後轉過臉來望着那個壞孩子湯姆·瓊斯,目光裡滿是斥責。但是,恰在這時,市參議員麥克威爾特怒氣衝衝地走了過來。那幾個壞孩子全都跑光了,只剩下雅各布·布利文斯神態自若地站在那裡。他要開始以主日學校課本中演講詞的莊嚴語調陳述一番。這番話就像演講詞那樣,照例是以“哦,先生”開頭的,雖然事實上無論好孩子還是壞孩子,講話從不會用“哦,先生”開頭。可是,那位市議員沒有耐性聽他說什麼,而是揪住他的耳朵,把他扭過來,狠狠打了他屁股一下。說時遲那時快,雅各布的身子一下子飛了出去,衝破房頂,飛向太陽。那綁在一起的十五隻狗也跟在他身後,像條風箏尾巴。很快,地上的鑄鐵廠和市參議員就不見了。雅各布·布利文斯費了許多心思準備的臨終遺言,現在再也沒有機會講了,除非他說給鳥兒聽。他的軀幹的大部分落在鄰縣一棵樹的樹冠上,其餘的部分均勻地散落到四個城鎮,所以人們必須去五個地方查驗屍體,看他是否真的死了,以及查明事情的真相。您大概從未見過一個孩子被如此分屍吧。
這個努力上進的好孩子就這樣死了,他的結局不像課本中那樣好。除了他,每個像他那樣的孩子都獲得了成功。雅各布的遭遇的確有些奇怪,這其中的原因恐怕永遠都說不清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