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美食家 > 遊戲美食家 > 

第四百一十七章 鮑魚有營養

第四百一十七章 鮑魚有營養

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沿岸及其部分島礁周圍分佈的種類與數量最多,印度洋次之、大西洋最少,北冰洋沿岸無分佈。

太平洋東岸,北起阿拉斯加,向南沿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的西海岸均有鮑分佈;太平洋西岸,北起勘察加半島,沿日本、朝鮮半島、中國、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至澳大利亞、新西蘭,再向南直至新西蘭以南一千餘公里地處亞南極的馬奇島均有鮑魚分佈;但是夏威夷羣島尚未發現有鮑魚分佈。

印度洋周圍,沿孟加拉灣、阿拉伯海、波斯灣,向南沿非洲東海岸的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直至好望角也有鮑魚的分佈,以非洲南端海區的產量爲多。

大西洋僅在東部沿岸,即沿非洲西海岸、地中海、向北至英吉利海峽南部有鮑魚的分佈,但分佈量不很大。

迄今爲止,只有北美的東海岸以及南美洲沿岸各海域尚未見有鮑魚分佈的報道。

……

跟一般螺類不一樣,一般螺類大多是經過交尾繁殖的,而且它們在產卵時都分泌膜質或膠質的東西,把卵包被起來,單獨產出或構成卵羣。鮑魚是雌雄異體,可是它並不進行交尾。到繁殖季節,雄性和雌性的生殖腺成熟以後,便分別把精子和卵子排到體外的海水中,卵子在海水中遇到精子就可以受精發育,它的這種繁殖方式是和雙殼類的繁殖很相似的。鮑魚的雌雄性從外表不容易看出來,必須看它的生殖腺才能判定,在繁殖季節生殖腺很發達,雌性的呈深綠色,而雄性的呈淡黃色。鮑魚的產卵時期隨種類和地區而不同。在青島,盤大鮑一般在夏、秋兩季繁殖,卵子受精後經過浮游的擔輪幼蟲和麪盤幼蟲,以後沉於海底變態成幼鮑。鮑魚的生長比較慢,一年後貝殼大體可達2~3釐米,二年後大的可達4~5釐米。殼長10釐米以上的鮑魚大約要長六、七年。

1幼鮑必須投餌,且餌料的質量直接關係到鮑魚的生長速度。一般3毫米左右鮑魚尚不能攝食大型藻類,主要依靠附着性硅藻爲食料,此時不用投餌;長至5~6毫米以後,就開始兼吃細嫩的滸苔等藻類。隨着個體的生長,轉爲以大型海藻爲主。自然海區及養殖投餌次數及數量視季節而定,夏季水溫高,海藻易腐爛,葉狀體**沉於底部,水中氨態氮增加,溶氧減少,易引起培養環境惡化,影響鮑魚的正常活動,故此時每2~3天投餌一次,投的量要少些,以能吃完爲準。

海藻繁殖,餌料豐富。

……

水清流暢、海水比重穩定,全年保持在1.020以上的海區。

底質爲岩礁石塊。

海區無工業污染、敵害生物少,且冬天無封凍、春天流冰的海域爲宜。

海底養殖:將2釐米左右的幼鮑放置養殖籠中,養配10~30%的餌料,封閉好置於海底;也可將幼鮑直接放置自然條件較好的海區(增殖)。

筏式養殖:將幼鮑放置鮑魚養殖籠中,然後固定在浮籠上養殖,定時投餌,清除糞便雜質、殘餌,洗刷污泥,疏通水流。

池塘養殖:條件具備的地區,可在陸地建池,採用流水和充氣養殖。

工廠化養殖:建鮑魚養殖室,通過建冷卻、供熱系統以達控制水溫的一種養殖方式。

坑道養殖:利用坑道自身溫度恆定的自然條件,通過處理水質而採用的集約式養殖(可稱爲工廠化養殖的一種。

……

鮑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其肉質細嫩、鮮味濃郁,位列蛤等常見海洋貝類,並且各族維生素含量均十分豐富,磷脂濃度也較高。

……

鮑魚營養豐富,每100g幹品中含蛋白質64g,脂肪2g,糖類3g,同時還富含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如epa、dha、牛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對維持機體酸鹼平衡、神經肌肉興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金屬元素(ca2+、mg2+等)的含量也較豐富。研究發現,鮑魚肌肉酶解物可以顯著提高小鼠機體運動耐力、應激能力和免疫功能,同時對學習和記憶有明顯增強作用。鮑魚肌肉的水提取上清液有很明顯的抗凝血作用,對增強家兔纖維蛋白溶解活性有非常顯著的作用,這爲鮑魚活血作用提供了佐證。還有人體所需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