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被遊戲追殺的領主 > 被遊戲追殺的領主 > 

054 保安團

054 保安團

在一系列整編結束後,薩凡納市及其治下的村鎮治安隊和亂七八糟的民團武裝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警察部隊和城防部隊。

尤里出於自身的惡趣味,將城防部隊命名爲保安團……

寓意着保境安民!

嗯,聽上去蠻吉利的,所以迅速被民衆所接受了。

一般而言,民間的糾紛和事務都是警察的活,只有出現大規模民衆暴動乃至武裝起義纔會有保安團出手。

除此之外,保安團還是野外機動部隊,保安團的士兵絕大多數都是被俘的英軍老兵,所以可以拉出去打野戰,軍餉比警察高那麼一丟丟,屬於職業士兵。

也就是天天都得訓練!

在尤里手底下這些原英軍士兵可沒有以前的日子好過,完全就是997工作制,連個休息日都沒有,天天泡在訓練場……

不過看在尤里沒有短缺軍餉,伙食待遇不錯的情況下,保安團的官兵也就忍了。

雷薩里特作爲保安團整訓的總教官,保安團成型後自然也成爲保安團的團長,被尤里授予上校軍銜。

尤里在建立保安團和警察部隊的時候,與俾斯麥合力規範了軍銜制度。

少尉爲最低級的正式軍官,其次是中尉、上尉。

再往上則是少校、中校、上校。

上校一般就是團級指揮官了。

尤里建立的保安團是大團編制,也就是2000人以上的編制,下轄至少4個營,每個營500人左右。

光靠俘虜的英軍士兵自然無法湊足2000人的保安團,所以尤里還從薩凡納市的治安隊和民團裡擇優入取了一些人。

在建立保安團和警察部隊以後,薩凡納市的募兵工作並沒有停歇,作爲新兵訓練司司長的查理還在不斷招募平民入伍進行訓練。

新兵訓練司中的新兵將會作爲後續的補充兵力。

尤里在佔領薩凡納市將近一個月後,麾下就擁有了一個保安團大概2000人左右的職業火槍兵。

一個臨時炮兵團,下轄10門中小口徑老舊臼炮和6門3磅野戰炮。

除此之外,新兵訓練司已經募集到上千名持槍暴民正在整訓。

尤里的土著軍隊可不配發武器,從名字就能看出來。

尤里建立的保安團雖然是按照常備軍職業士兵的標準在發軍餉,但實際上仍然是地方治安隊的那一套。

也就是武器自備!

如果沒有武器,可以向上面申請,以成本價從軍餉或安家費里扣除相關數額配發。

只有在戰場上損毀的武器和消耗的彈藥,尤里政權纔會免費補充。

保安團使用的武器彈藥全都是繳獲來自薩凡納英軍的裝備,包括薩凡納的警察部隊同樣如此。

理所當然的,那些徵集的新兵也都是壯丁拿着自己的‘祖傳’火槍入伍。

不過在入伍的時候新兵可以得到一筆不菲的安家費,這筆錢遠超他們帶來的老舊燧發槍。

新兵訓練時期只能得到相當於警察部門一半的工資補助,更不用說跟保安團相比了。

若是能轉正的話,則直接上升到保安團的待遇,所以新兵們訓練的動力還是有的。

爲了和英軍軍裝辨識,保安團的所有軍服全都被染成了黑色!

款式都沒變,只爲了省錢……

理所當然的,警察的警服也被染成了黑色,保安團和警察警服的區別只在於領章和帽子。

警察一般戴三角帽,保安團則頭戴高筒帽。

尤里根據前世的經驗多支出了一筆錢專門定製高筒軍帽,因爲三角帽兩邊多出來的邊角會遮擋後面士兵的視線,而直筒型的軍帽則完全沒有這個缺陷。

除此之外,直筒軍帽的特徵非常明顯,戰場辨識度很高。

這個時代的軍服之所以華麗好看可不單單是爲了所謂的士兵榮譽感,最大的作用在於讓後方指揮官能一眼辨認出敵我雙方的情況。

之前的三角帽就有這個作用,歐陸列強各國軍服款式差不多,但顏色不同也是爲了這一點。

據尤里所知,在歐陸各國中,除了大英帝國只有不入流的丹麥王國軍隊穿着紅色軍裝。

歐陸主流列強的軍裝顏色都不同。

比如說西班牙王國的屎黃色……

法蘭西王國的白色、普魯士王國的藍灰色、俄羅斯帝國的綠色等等。

當然,這些顏色不是絕對的,款式雖然很像但也有差距,至少能讓指揮官在戰場上一眼辨認出誰是自己人。

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軍服華麗容易辨認對戰爭勝負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哪怕是額外掏錢,尤里也對麾下所有的武裝力量進行了軍服統一。

至於鋼鐵衛隊,他們穿的古代亞麻村民服本就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不用更換也能一眼辨出,就是美觀性不足……

不過考慮到鋼鐵衛隊的士兵對審美沒什麼概念,打仗悍不畏死,所以尤里果斷把這筆錢省下了。

不是尤里摳門,養兵實在是太費錢了!

幸好有俾斯麥這個大佬,一上位就整頓了稅務和財政部門,親自把關考覈選拔政府官員,讓薩凡納市的稅金沒有因爲戰爭流失太多。

呆在奧古斯塔的安格魯斯很快得知薩凡納的情況。

他對於尤里奪取薩凡納並不感到奇怪,尤里在薩凡納市內突然造反,還擁有召喚古代軍隊的能力,這要是還打輸纔怪。

畢竟薩凡納市的英軍不是一線主力部隊,軍備荒廢已久,戒備心也低的可憐……

但尤里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整頓了薩凡納市,並且依靠投降的英軍士兵爲骨幹整編出一支能打仗的保安團,還成立了新兵訓練司,有了兵源補充。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