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慶五年七月二十日的時候, 大軍班師回朝,雲麾將軍李成弘親自押北羌汗王尼格爾進京,那位不可一世的北羌汗王, 終究還是在這位年輕帝王的面前俯首稱臣了。
此外論功行賞, 不僅嘉封李成弘爲成遠伯, 而且還追封了宋湛將軍爲毅勇侯, 並由其二弟宋渝繼承爵位, 此外對一衆有功之人論功行賞,一時皆大歡喜。
然而其中不乏有借戰事中飽私囊之人,在論功行賞之後便有諫臣一一列出這些人的罪行, 其間不乏先帝時期的老臣。但是陳桓未有猶豫,一應懲治皆循國法軍規, 鬧出動靜之大, 給出的理由之正, 足以堵住天下悠悠衆口,以致朝中無人敢有二話。
至於尼格爾, 陳桓也未曾趕盡殺絕,而是使人在京中爲其置辦了一處宅子,並指派多位良家女去侍奉他,這些人中自然有監視之人,狂妄了半生的尼格爾, 最終也就這樣沉寂了下來, 此後再無尼格爾, 多的只是一個名叫李格的人罷了。
因先前宋宋舒窈提過的爲陳楹辦賞花宴選妃的事情, 因此在北羌的事情平定後就親自與陳桓商議了一回, 兩人都有意將此事早早地定下來,也便將時間定在了八月十五中秋的那一日。
在時間定下來之後宋宋舒窈就以自己的名義給四品以上家中有適齡女子的官員府上都送了帖子, 衆人一時也摸不清頭腦,不知曉陛下與珍淑夫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家裡在宮中有人脈的自然就託人四處走動關係,最終才知曉了原是陛下與珍淑夫人要爲肅王殿下擇妃了。
且不說嫁過去是正妻的名號,單說肅王與當今聖上是親兄弟,聖上登基後對這位嫡親兄弟的事情也盡心得很,諸府就沒有不應下的道理。
一時忙着採辦錦緞、趕製衣物、打製飾物,經歷過北羌戰事的京都一時又熱鬧了起來,便是茶館裡頭的說書人,這些日子常掛在嘴邊的也是哪一家嫡女的才情如何如何;誰家將庶女冠上了嫡女的名號,想要藉此機會飛上枝頭當鳳凰;哪家的閨女相貌怎麼怎麼樣……
而最爲諸人所關注的則是嘉國公府裡的嫡小姐,也就是原先全夫人的嫡妹章清綺、毅勇侯府的嫡女宋瓊華以及成遠伯府中的嫡次女李映玉這三人。
章家是老牌世家,因出了全夫人的這件事情,連帶着陳桓對章家也有了隔閡,而這次爲肅王選妃顯然是章家重新進入朝堂中心的一個契機。再因章家的嫡姑娘素有賢名在外,陳桓又不能不給老牌世家留面子,在衆人眼中,章清綺顯然已經是肅王妃的候選人了。
而毅勇侯府則是有珍淑夫人在宮中支撐着,當今聖上待珍淑夫人的心思又在明面上,毅勇侯府也跟着沾了福分,往後的事情,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再說這位宋三娘子,幼時隨父母奔赴京中,此後一直定居京都宋家,與京中諸位小姐的交際從來沒有斷過。而且這位宋三娘子又爲“京都四美”之一,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本事在的。
成遠伯府是當朝新貴,又在剛剛過去的北羌戰爭中立了頭等功,這位李家姑娘幼年喪母,長姐養在祖母膝下,而她自幼隨父在軍營長大,其性情堅韌同也令人佩服。而這位李二娘子也在宮中有一個當了主位的長姐善貴嬪,因而結果如何,着實讓人捉摸不透。
京中達官貴人往來,也不知道是由誰牽起的頭,押注哪家的小姐能得到肅王的青睞,哪家的小姐能成爲肅王妃,從銀票到首飾再到地契,可謂是人人都來插一腳,翹首以盼到底哪家小姐能將肅王殿下收入囊中,一時熱鬧非凡。
而外頭熱鬧歸熱鬧,宮中卻是忙翻了天,宋宋舒窈主理整個事宜,穆容與李映南在旁幫襯着,就連一貫喜歡躲懶的孫瑛也走到了臺前替自家宋姐姐減輕一些負擔。從膳房飲食到宴中位序再到御花園佈置,哪一項都夠宋舒窈頭疼的了,然而更令人頭疼的是陳楹——
早在風聲傳開時陳楹就來找過陳桓,說是男子應當先建功立業纔可論娶親成家,無論如何也不肯應下來這一回的賞花宴。
最初陳桓還能好言相勸,後來被陳楹鬧得煩了,於是大手一揮:“這件事情現在是你小嫂子在上手的了,爲了你的事情,她忙了多日,朕這些天都沒有見過她的人影。你若實在不願意,就自己去找你小嫂子說去,朕開不了這個口。”
陳桓原本以爲陳楹聽完這話就該回去好好反思了,不曾想到自己這位缺心眼的阿弟轉身竟然真的跑去了鍾粹宮,非得要見他小嫂子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