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洪荒石磯,人間清醒 > 洪荒石磯,人間清醒 > 

第一百一十九章 聖人之路

第一百一十九章 聖人之路

幽冥深處。

青衣女仙飄然而立。

衣衫拂動,飄逸出塵。

隨着她輕擡素手,生死磨盤出現,灰白兩色之氣流轉,磨盤轉動間,世界開闢,一方小千世界浮現。

同時,混沌葫蘆被祭出,葫口打開,已經被混沌之氣蘊化爲混沌之色的斬仙飛刀飛出,所過之處,空間被劈開,一方小千世界在其中-沉浮、演化、誕生。

三百年一世界!

六千年十八界!

時間一到,揮袖收起兩件靈寶,瞧着開闢出來的十八層地獄,石磯滿意頷首。

十八層地獄在創建地府範圍內。

當日,大道已經提前降下功德,如今,石磯只是善後。

做完這些,地府基本框架形成,改良與完善就是麾下強者之事,石磯作爲證道者,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爲,總要給下屬發揮的餘地。

雖然沒有功德,但她並非一無所獲。

混沌葫蘆內所含小千世界在石磯證道後,就晉升爲中千世界,作爲世界之心,雷池也已經晉升爲上品先天靈寶。

這次開闢十八層地獄,混沌葫蘆出了大力,對其內中千世界演化頗有助益。

此間事了,青衣女仙撕開空間,轉身離去,再出現時,已到了平心道場外。

六道山,輪迴宮內。

平心娘娘睜開雙眼,起身邁步,親自將石磯迎了進去。

她們是多年好友,自不會太見外。

兩位幽冥主宰相對而坐,各飲一杯玄陰寒茶後,石磯直言不諱道。

“實不相瞞,貧道此番前來,是想向道友請教往後修行之路。”

七千年閉關,令石磯對證道者看得更清楚,也對以後道路有了一些看法與猜想,不過,需要請教平心娘娘後,才能確定具體情況。

畢竟,平心是地道代言人,在幽冥界,她實力最強,境界最高,達到石磯暫時不可知的領域。

輕抿一口玄陰寒茶,平心並無隱瞞,解惑道。

“規則,凌駕於法則之上,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力量,是一種更深奧玄妙的大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規則就是證道標誌,唯有證道者,才能觸及規則。”

“不管是天道聖人,還是地道聖人,在參悟大道時,都是以法則爲養料,增補自身規則。”

“聖人三重天,一重一天地。”

“天地不同,對規則的參悟程度不同。”

“身處冥界時,我是聖道二重天;出了冥界,我是聖道一重天初期巔峰……’

數日後。

與平心敘舊後,石磯離去。

幽冥宮。

玄陰茶樹下。

青衣女仙盤坐在蒲團上,嗅着清涼茶香,她回想平心所言,與自身猜測相印證。

如果說,聖人修行是參悟規則,那麼不同證道法,規則掌控程度不同。

法則證道法,最難,一日成功,證道者會直入聖道三重天,成爲規則制定者古往今來,唯有揚眉老祖走通這條路,不過,他是步入混元大羅金仙第三重天。

三尸證道法,很難,一旦成功,證道者會直入聖道二重天,成爲規則執掌者,迄今爲止,唯有鴻鈞老祖走通這條路。

功德證道法,較難,一旦成功,證道者會步入聖道一重天,成爲規則使用者,天道六聖是其中典型。

這也是揚眉老祖證道後,僅憑空間規則就輕鬆擊敗鴻鈞道祖之因,而鴻鈞道祖之所以身合天道,估計也是想借此踏入聖道三重天,不過,他雄心萬丈,大道野心更勝揚眉老祖,竟意圖通過身合天道,一舉登頂,成爲天道規則制定者,至於后土,她證道方式特殊,屬於特例,正因如此,作爲地道代言人,后土纔會在地位上與鴻鈞道祖齊平,實際上卻多有不及。

石磯能以法則證道法,將道行提升至混元金仙后期,是託了穿越者記憶之福,不過,混元金仙后期已經是其極限,若不是採取功德證道法,她想要證道,希望淼茫,微乎其微。

而無論是天道六聖,還是她,想要繼續修行,在大道上走得更遠,第一步就是由規則使用者轉變爲規則執掌者。

…………

石磯思量過後,確定了以後修行方向:

一是,推動天地演化。

天道聖人也好,地道聖人也罷,道果都與天地息息相關,天地越是完善,道行越高,氣運越盛,修爲提升越快,規則權柄也會與日俱增。

而作爲地道聖人,石磯自然會側重地道。

二是,完善混沌葫蘆內中千世界。

一方大千世界至少內含一條規則,比如,太陽星的太陽規則、太陰星的太陰規則,位同天道六聖。

若是中千世界晉升爲大千世界,石磯作爲世界之主,不僅能多出一條規則,還能有更多機會。

比如,將大千世界融入地道,置換出自身規則,晉升爲規則執掌者。

又如,參悟大千世界規則,通過推動大千世界演化,洞悉規則奧秘,領悟大道真諦,輔助自身修行,縮短自己成爲規則執掌者的時間。

若是大千世界晉升爲幽冥界或是九重天這等超出大千世界的存在,石磯自然會晉升爲規則執掌者。

三是,謀劃氣運功德。

氣運功德是能輔助聖人修行,氣運越是濃厚,修行越是順遂,功德越是深厚,修行越是事半功倍。

人教、闡教、截教、西方教,要收徒傳道洪荒,一是爲了盡大教聖人之責,履行對天道的承諾,二是爲了獲得氣運,不管是徒弟,還是傳道,都有利於收集氣運。

若是徒弟爭氣,成就大羅金仙,就能反哺氣運;若是大教興盛,聖人更會氣運大增,修爲進展神速。

明確前路後,青衣女仙嫣然一笑,眸光清澈,彷彿映照天地萬物衆生,心情大好。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