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洪荒石磯,人間清醒 > 洪荒石磯,人間清醒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未來道途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未來道途

幽冥宮。

石磯心無旁騖地閉關修行,消化所得。

可其破境帶來的影響並未消散,反而逐漸發酵,愈演愈烈。

天道六聖羨慕之餘被刺激到,立刻閉關修行,想要在封神大劫正式開啓前修爲更進一步。

太清聖人、女媧聖人與元始天尊都已經邁入聖人一重天圓滿之境,暫時進無可進,可他們依舊閉關,想要在時機到來前,儘可能地增加底蘊,沉澱積累。

自截教與大商皇朝聯繫逐漸緊密後,上清聖人得到大量氣運加持,修爲突飛猛進,時至今日,同樣邁入聖人一重天圓滿之境。

接引聖人雖身處西方,但有大毅力、大才情,修爲不弱東方聖人,躋身聖人一重天圓滿之列。

唯有準提聖人尚未圓滿,可能在衆多先天神魔中脫穎而出,證道成聖,準提同樣有真才實學,並不比其他天道五聖弱多少,他已經摸到聖人一重天圓滿大門檻,突破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混沌,紫霄宮。

一道身影悄無聲息第出現在雲臺上,正是鴻鈞道祖,石磯突破同樣將他驚動。

朝幽冥世界看了一眼,鴻鈞道祖滄桑眼眸中出現一抹罕見波動。

良久,他驀然嘆息。

石磯修爲臻至聖人二重天,想要將她拖下水已經變得不現實,天道六聖不會輕易與其開戰,否則,他們會有隕落危險。

雖說天道不滅,聖人不死,但沒人願意經歷那種死亡感覺,重生也並非沒有代價。

聖人每次重生,都會欠天道大量因果,修爲也會隨之下降。

沒有聖人願意如此。

儘管知曉不可能,可鴻鈞道祖依舊想試一試。

這場封神大戰,是天道獨尊的最後機會。

哪怕不能坑到石磯,將其弟子送上封神榜,受天道管轄,也是一種收穫。

若是因此,石磯主動與天道六聖爆發大戰,打碎洪荒,更是一種意外收穫。

洪荒之內,鎮元子、冥河老祖等先天大神震驚之餘,同樣選擇閉關,哪怕暫時不能破境,增加幾分底蘊也行。

三千年後,幽冥衆神相繼出關。

五方鬼帝與五方冥尊修爲都達到了半步混元金仙,只差一個契機,他們就能突破。

酆都大帝、九幽冥鳳、素女、地藏、陸淵、玄龜老祖等混元金仙,都獲益匪淺,修爲或多或少有多增長。

尤其是冥月仙子!

她原本就是石磯遺蛻所化,兩者之間有千絲萬縷聯繫,這次石磯破境,她收穫不小,水漲船高之下,距離混元金仙后期僅差一線,隨時都有可能邁過去。

一旦踏入,她將是冥界僅次於冥河老祖的第二尊混元金仙后期強者。

當然!

除了冥界外,地仙同樣獲益巨大,誰讓石磯是地道聖人,特別是走神道的城隍、門神等生靈,更是迅速成長,連天庭衆神都因此沾光。

皆因神道規則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洪荒神道的不足。

冥界,幽冥宮。

石磯終於醒來,雙目開闔間,明眸中有無窮規則流動、組合、演化,匯聚成一條浩蕩長河。

片刻後,等雙眼恢復正常,石磯掐指一算,知曉其閉關時間。

這次,她閉關了五千多年,不僅徹底消化了突破所得,道行更上層樓,對規則掌控得越發得心應手,還在吸收了多年積累與積攢的功德後,修爲再進一步,達到了聖人二重天初期巔峰,法力、神通、肉身、元神,都今非昔比,與五千年前的自己有天壤之別。

具體來說,天道六聖聯手都要被石磯壓着打,一個接一個的隕落,哪怕有開天至寶輔助都不好使,如今,她徹底坐穩洪荒第三強者之位,僅次於鴻鈞與平心。

不過,石磯最開心的是,她在地道中地位上升。

地道聖人與地道息息相關,修爲不同,地位不同,不是成爲規則執掌者就能脫離地道。

如果將地道比作穿越者記憶裡的公司,那麼:

聖人一重天,相當於地道高管,依舊是爲地道勞心勞力的高級打工人。

聖人二重天,相當於地道合夥人,雖然依舊要爲地道演化而奔波,但獲得的好處更多。

比如,以前十分好處,最多拿一成,選擇能拿三成。

聖人三重天,相當於地道投資者,雖然道途與地道依舊相關,但地位一般無

二,區別只在於實力高低,地道演化帶來的好處,這個境界的聖人能獲得五成。

最主要的是,這種級別的聖人隨時可以跟地道散夥,另開一道,也隨時都能超脫而去,離開洪荒。

此外,跟石磯料想得不錯!

雖然神道規則被她融入地道,但石磯畢竟是開創者,依舊擁有神道規則使用權,是天地神道至尊,先天雷池也在地道加持下,成爲一件神道至寶。

這一優勢足以讓石磯獲得大量氣運,就是在衆多聖人中都更具優勢。

至於未來道途!

在成功破境,看到其他法則蛻變爲規則,盡數流入亡靈規則時,石磯就猶如撥雲見月般明悟,明白前路應該怎麼走。

聖人第三重天,即規則制定者,就是以自身規則爲基,不斷吸收其他規則與法則,在這個過程中修改與完善自身規則,推陳出新,最後極盡蛻變,完成奮力一躍,形成新亡靈規則,從此,規則將任由石磯書寫與刻畫!

體悟完自身變化又對前路該如何走有了思緒後,石磯翻掌間拿出一個古樸葫蘆,正是混沌葫蘆。

失去大千世界後,這件先天至寶元氣大傷,需要能量恢復,她揮袖將這件寶物送入混沌之中溫養。

隨後,石磯端起一杯童子送來的玄陰寒茶,一邊品嚐,一邊思緒涌動,查看人族變化。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