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本來以爲,既然山東反董盟軍是以扶持弘農王復位爲由而起兵,而弘農王既然已死,他們現在出師無名,自然也不得不退兵。很可惜,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弘農王的被害剛好給反董盟軍提供了新的理由,即董卓犯下了弒君大罪,危及了江山社稷。山東盟軍擬誓詞如下: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沒多久山東盟軍正式向董卓宣戰,以孫堅部隊爲討伐先鋒,兵鋒所至,所向披靡。董卓派胡軫、呂布共同迎擊孫堅。由於胡、呂二人心存芥蒂,不能相處,還沒交戰,士兵就渙散逃離。孫堅趁機出擊,胡軫、呂布大敗而逃。呂布帶着敗報回到了洛陽,朝廷內外無不震驚,有人驚怕,有人驚喜,有人在一旁冷眼看好戲。
陳凌倒沒有什麼值得“驚”的,畢竟這些她早就知道。生逢亂世,弱肉強食,就算死了董卓,還有另一個董卓在後頭。早朝之後,陳凌一如既往地來到思君亭,這是她和皇兄昔日吟詩賞花的地方。現在的思君亭早已物是人非,教人如何不傷心落淚?然而作爲一位君王,眼淚只能是在心裡流淌,這是父皇駕崩之前對她所說之話。一想到不久的將來,陳凌就十分沮喪,爲何老天偏偏就選中她呢?
“皇上爲何又獨自一人在此?”貂蟬慢慢走進思君亭說道。
“夕然你來啦。”陳凌依然望着亭外的湖面。
“我想皇上了,所以就過來了”說罷,貂蟬走到陳凌身旁停下。
“往日我與皇兄經常在此觀賞湖光柳色,眼下景色依舊,卻物是人非。”陳凌滿臉的哀傷,她真的很想念劉辯。
“凌…”貂蟬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心裡十分擔憂。
陳凌見她欲言又止,心中領會她的關切,於是轉過身來面對她,說道:“夕然不必在意,朕剛纔不過有感而發,朕身爲天子,自然能忍常人之不能忍。”
“凌,不管將來如何,我徐夕然都會永遠和你站在一起。”貂蟬許諾道。不知道爲什麼,她覺得從第一次見到凌開始,她就願意爲她做任何事,甚至不惜犧牲,連她自己都不理解這是因爲什麼。
陳凌聽她這麼說,反而覺得擔憂:“夕然,朕不是弱者,你不必擔憂。反倒是你,最好儘量少來皇宮,董卓那老賊**後宮,你美若天仙,萬一被他撞見就糟了。”
“夕然不怕,等他看上我之時也就是他殞命之時。”貂蟬話中隱含着悲傷。
“難道我們都不能擺脫宿命嗎?”陳凌心中感慨,無奈的望向遠處。
“凌,我聽義父說山東盟軍正式向董卓宣戰了。盟軍人多勢衆,銳不可當,西涼軍節節敗退,董卓那老賊要親自掛帥呢。”貂蟬說道。
“董賊兇殘不仁,倒施逆行,失敗是遲早的事。我擔憂的是董賊敗退之後,爲了避開盟軍的鋒芒,必定會遷都長安,到時將會火燒洛陽,濫殺無辜,不知多少無辜的生命將會葬身於火海之中。”這是歷史的必然,但是陳凌並不希望看到。
“凌,我們都是一千年後的人,這些事情早就知曉,你又何苦爲這種既定的事情煩惱呢?”貂蟬勸說道。
“唉!既然讓我們知曉,又爲何讓我們經歷呢?”陳凌嘆息道。
“凌,不如我給你跳支舞好不好?我可是校園文藝比賽獨舞一等獎得主哦。”貂蟬不忍看她繼續憂愁,於是轉移話題。
“好!昨夜我夢裡聽得一曲,我來彈唱,你且爲我而舞。”陳凌說罷,便走到古琴旁坐下撥動琴絲。來到這時代短短的一年裡,她也學習了琴棋書畫。貂蟬伴隨着琴音和陳凌的歌聲翩翩起舞。
自古英雄愛江山,
巾幗鬚眉劍鋒對。
繞指柔請寒鐵衣,
相思無期美人淚。
落花有意水無情,
愛恨難分風和月。
將軍營內自嘆息,
佳人樓外獨憔悴。
但願君心似我心,
年年歲歲相伴隨。
龍鳳纏綿千年醉,
生生世世永不悔…
這時,呂布受董卓之命前來面君。他在宮女那得知皇帝在御花園,於是便走了過來。當他來到御花園之時,便被一女子優美的歌聲所吸引,他順着歌聲出處走去。但見思君亭內一綠衣仙子,舞袖弄姿,身姿俏美,腰若無骨,細耳碧環,行時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呂布再走近看清了女子的容貌,此女子面若桃花,膚如凝脂,眼含秋波,雙睫乖巧動人,令人神往。如此飄逸的女子可謂“只應天上有,人間不可求”。呂布早就看呆了,目光一直未能從她身上移開。
“呂將軍何以在此?”陳凌發現了亭外不遠處的呂布,於是停下來問道。
“末將呂布叩見陛下。”呂布這纔回過神,然後給陳凌施禮。
“呂將軍免禮。”陳凌說道,又示意貂蟬離開。貂蟬會意,悄悄退了下去。
呂布失神的望着貂蟬離去的身影,目光久久不願移開,就那麼驚鴻一瞥,他已經被她勾了魂。陳凌見他那樣,心裡的擔憂隱隱加深了幾分。
“呂將軍?”陳凌見他還在發呆,於是輕喚道。
呂布回過神,然後說道:“啓稟陛下,臣受相國之命,奏明陛下,相國不日之後將親自征討叛軍,望陛下在宮中安心等候,切莫聽信讒言,誤了國家社稷。”
“朕謝過相國忠言,請將軍傳達朕的心意,便祝相國早日凱旋歸來。”陳凌說道,心裡自然明白董卓的意思,那老頭是怕有人趁他出徵之後起變,專門派呂布前來皇宮出言要挾的。
呂布得到陳凌的回話之後,便回相國府給董卓覆命去了。
陳凌看着他走遠,纔敢在背後小聲地罵道:“好你個董卓,朕倒要看看你是如何敗兵,如何倉皇逃跑的。”人小聲也小,在這個英雄背起的年代,上蒼似乎不打算給她這小皇帝大聲說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