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鬼火撩人 > 鬼火撩人 > 

第886章 花葉不見

第886章 花葉不見

回家的路上,他的心下倒也釋然了:這聚聚散散本是緣分,倒也無需強求;自己太過執着了,反而不美。想來自己這幾日獨自在山間遊山玩水,獨佔這清風明月,又何嘗不是美事一件呢?

而此時,陽光正在城東的一處客棧裡,扳着手指算着張君耀離開明月小築的時間——現在這裡是他的主場,如果兩個人相遇的話,毫無疑問的是她被彈飛,所以她得挑一個他不在的時間過去,這樣兩個人才能錯開。

已經是第八天了,她終於算到張君耀已經啓程回家了,所以就立刻趕到了明月小築。

這裡跟八天前一樣,景物依舊。她走進水榭,只見案頭上仍然放着一張寫了字的宣紙,宣紙上面還放了一把摺扇。她拿起摺扇打開,只覺這扇骨光滑輕薄,上面鏤空雕刻着清雅的蘭花,而扇面上則題了小詩一首: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下面的題字是花間居士。

一看這題字就知道這小子是個流連花叢的慣犯。

陽光收起摺扇,拿起宣紙,只見上面寫着兩行龍飛鳳舞的大字:君耀在此等候八日,未見兄臺真容;以扇相贈,以酒相邀,兄來自取。

字體飄逸靈動,如行雲流水一般,可見題字之人也應該是一個灑脫隨性之人。

陽光拿起酒壺,酒壺果然已滿。

她也不急着喝那酒,而是縱身一躍,躍上了屋頂!雕樑畫棟的屋頂上面,一個小小的紅點還在微微的閃光——這幾天天氣晴好,陽光給力,電源充足,想來監控設備一直在工作。

她又從旁邊的花叢裡找到了隱藏在那裡的錄像機,小心翼翼的取出來,放到桌子上,然後拿起酒壺,一邊自斟自飲一邊翻看張君耀這幾天在這裡的錄像。

前面幾個小時的畫面是空白的,時間顯示,她離開這裡的第二天一早,張君耀就來了。當看到那個手持摺扇的白衣少年從晨光中走來,出現在畫面裡的時候,陽光不由得眼前一亮,心跳也猛地漏跳了半拍!

她知道張君耀長得帥,也曾經在晴姑娘那裡見過他的畫像,可是見了真人以後才發現,那畫像連他萬分之一的氣度風華都沒畫出來。只見他步履悠閒地款款而來,纖塵不染的白衣襯着皎皎如月的俊顏,顧盼之間眉目生輝,嘴角那淡淡的笑意彷彿三月溫暖的陽光一般,帶着能融化一切的明亮和溫暖,看得她的心都跟着酥軟了。

這是一個俊美無儔又帥得讓人如沐春風的美男子。

她現在算是明白,當初李雲峰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爲何會那麼驚訝和惋惜了。

他甚至還摸着她的頭安慰她:雖然她長得不是那麼好看,但是好在五官端正,皮膚還不錯。當年他那句話對她當時自信爆棚的少女心是多麼大的打擊!從那以後她就努力地讓自己長得好看,她是按照能配得上他的帥的標準努力的,這些年自認爲努力得還不錯,至少也算美女一枚了。

現在看來,他當時的評價確實已經夠寬容的了,恐怕當初他在說出她五官端正的時候,在心裡還加了同情分的。

如果說張君耀是一塊精雕玉琢的美玉,那麼她自己就是被粗製濫造的一塊石頭。

她拄着下巴,看着近在眼前的那個美男子,心裡想着朱由校當年把這個只應天上有的閬苑仙葩放到宮裡統領禁軍,也真是心大:朱由校威嚴冷峻,而張君耀則像是一個走到哪裡哪裡亮的小太陽,在那個充滿血雨腥風的壓抑的深宮裡,他必然是耀眼而扎眼的,有幾個女人能抵擋得了這樣的誘惑?朱由校就不怕他的妃子把持不住紅杏出牆?

張君耀的身影越走越近,陽光看到他拿起了她留給她的字條,看到他俊眉微蹙,嘴角卻漾起一絲似驚似嘆的笑意,那淡淡的笑意卻讓她也不自覺地受了感染,不由自主地看着他微笑。

她忽然有些明白朱由校的感受了:如果說張君耀是深宮裡的一縷陽光,他又何嘗不會被他這樣明亮的笑意感染呢?他的心裡藏了太多的事,肩上又擔着家國天下,那個皇宮對他來說,何嘗不是冰冷的呢?所以一旦遇到一個暖的人,他也會忍不住想要靠近取暖吧?何況這個人還是他生生世世的兄弟。

她這些想着,心裡就有些微微的疼:朱由校陰鬱多疑,但是對他們這幾個師弟師妹卻一向寵愛信任。張君耀十六歲進京,剛得見天顏就被提拔爲禁軍統領,朱由校幾乎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給他來保護,這需要多大的信任!回想起朱由校剛剛見到自己時,激動驚喜的模樣,她知道他對他們一向是期盼已久,對他來說,他跟張君耀是久別重逢,所以對張君耀也是不加矯飾的信任和喜愛。

所以,當他得知自己被兩個最親最信任的人背叛和拋棄的時候,才受傷至深吧。

他說過,他從來都不會把劍對準兄弟,可是張君耀和思顏卻在他心頭唯一柔軟的地方狠狠地捅了他一刀。

這一刀,讓他痛了四百年。

發現自己又想得遠了,陽光收回了思緒,用硬盤把錄像機裡的資料拷出來,然後把東西放回原位藏好。

酒壺裡的酒已經空了,她拿起案几上的紙筆,給張君耀留下一張字條,悄然離去。

回到客棧以後,陽光就躲在房間裡,抱着電腦,翻看着張君耀的視頻資料。

這小子白天常常出去遊山玩水,走出監控的範圍,不見蹤影;晚上回到明月小築的時候,有時會帶上三五好友,一起談風弄月,吟詩作對;有時會自己一個人自斟自飲,自得其樂。

扇子是他親手做的,寫下扇面上這首詩的時候,他一手拿着酒壺對月獨飲,一手握着狼毫揮毫潑墨,這詩倒也是應情應景。

更多的時候,他一個人獨自在不遠處的林中練劍。他的劍法不屬於道家,想來在遇到朱由校之前,他曾經師從他人,而他的師父也應該是個高手。

她在心裡一一把劍招記下,隨手比劃起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