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水滸求生記 > 水滸求生記 > 

第七三五章 山窮水盡史文恭

第七三五章 山窮水盡史文恭

感謝See一Y好漢的萬賞!你說看不到自己打賞的帖子,其實花花版主已經在書評區置頂了,只不過發帖人顯示的書友150703032212156,點開這個賬號,就會顯示你的頁面了,可能是系統的原因。

另外本書從昨天起進了免費頻道,持續時間是三天,祝大家閱讀愉快!再次多謝諸位好漢支持。

……………………………………………………………………

從看到自己預備“斬首”的對象,居然帶着兩千騎兵不退反迎的那一幕起,史文恭下意識就感覺要糟。

看來自己的那點家底早被人家摸了個門清!也是,光算人數,也能算出他這支伏兵來。

不過,這也算是正常現象,畢竟這一路上,敵我雙方所有參戰部隊,有一支算一支,就屬於他史文恭的蕃落軍最威風了。說來近千里的長途奔襲,被本地土著摸了底去,也不算什麼太出人意料的事情。

真正讓史文恭感到屈辱的是,自己居然對這夥打埋伏的傢伙半點也不知情,弄了半天他就像個瞎子,一頭撞入對方設下的陷阱來。雖然對手很捨得下本錢也算一個客觀原因,但史文恭覺得問題最終還是出在自己身上。一味的劍走偏鋒,終會有栽跟頭的時候,更何況,他倚重若眼睛的斥候也出現了大問題。

罷了,將錯就錯罷!

畢竟現在的形勢。說是他蕃落軍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一點也不誇張。

和高麗主力在江岸邊鏖戰的漢軍將士,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爲代價,傲然向對手宣示着漢軍騎士的大無畏精神。正因爲他們在身陷絕境時所爆發出來的超強意志,讓這兩支在人數上呈現巨大懸殊的隊伍居然鬥得難解難分。很有些耐人尋味的是,儘管江岸邊的平原上又開闢了兩個新戰場,面對漢軍孤軍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的高麗人,再也沒有分兵加入對蘇定的圍剿。以及對史文恭的攔截中來。

除去與十倍對手死磕的兩營漢軍,蘇定以及他手下的五營高麗騎兵,也陷入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絕境之中,好在他們的正面對手,也就是從高麗主將處分出來的三千騎兵,從人數上並不佔多少優勢,這才讓蘇定手下打慣了順風仗的前開京八衛,沒有當場現出原形。不過,他們此時陷入敵軍三倍以上的兵力圍剿。到底能支撐幾時,說實話蘇定心裡也沒底。

所以說,史文恭是全軍最後反敗爲勝的希望,一點也不爲過。

……

望着越來越近的敵軍,史文恭強忍住挽弓搭箭的衝動。

滿打滿算,一壺箭最多取敵幾十條性命。對於大局來說絲毫無補。況且他現在就是使出連珠箭來。也射不了一兩輪。所以,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徹底改變戰局的機會。

“來罷!”

位於隊列前鋒的史文恭怒吼一聲,手上白蠟杆長槍如長蛇吐信般抖動起來,形成一朵絢麗的槍花。

只因他一身耀眼的裝束(身上高仿版雁翎金圈甲,身下嘶風千里馬),頓時讓人眼前一亮,成爲不少高麗邊軍眼中的奇貨。

若是換成一般三流隊伍,遇上對方領兵大將估計躲閃都來不及,怎會撞上去觸黴頭?不過作爲神虎衛大將軍眼中的嫡系部隊。這些人也是藝高人膽大,居然各個都想拿史文恭邀功。

說來這也怪史文恭從羅州出發以來,個人表現太過低調,與蕃落軍的耀眼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是基本不怎麼出手,唯一一次隆重登場,還是昨天搶城的戰鬥。只不過親眼目睹他驚人武藝之人,不是去閻王爺那裡報了到,就是成爲了宋軍的俘虜。是以這些人還不知眼前這個巨漢,實乃當仁不讓的降世殺神。

“噗……”

史文恭並沒有剋制馬速,所以有寶馬相輔的他顯得有些超前,於是在兩軍前鋒的將士們注視下,一員被高麗邊軍公認爲無雙猛士的別將,因爲要搶頭功,十分霸氣的朝史文恭搶來,哪知接下來的一幕很是諷刺,此人的招式還未使完,就已經被史文恭挑落馬下,頓時被身後來不及避閃的自己人給踩得慘不忍睹。

片刻前還活靈活現的軍中猛將,瞬時間在戰馬的踐踏下變得面目全非,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很傷士氣的慘事。

不少深知此人底細的高麗邊軍幾乎是保持着震驚狀態,撞上迎面而來的蕃落高麗營騎兵,也就是從前的開京八衛,就這麼一愣神的事兒,結果十分冤枉的被後者(們)撿了個大漏。

戰場上的生死,往往就在一合之間就決定了,特別是在高速行進的戰馬叢中。當他們從震驚中醒悟過來的時候,生命的體徵也在迅速的消失。此時不用猜也能知道,死在史文恭手上的這個傢伙,只怕是邊軍中很出名的猛將,不然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此時一馬當先殺入敵陣的史文恭,彷彿帶領一羣綿羊的雄獅,猛撲向恨不得將他們撕咬成碎片的一羣豺狗。當然了,說史文恭手下的高麗營士兵是綿羊,主要還是從其心性上分析。

其實和開京八衛硬碰硬過的關勝曾言,這夥人要論騎術,其實算是很不錯了,比梁山許多民壯出身的騎手要強得多。而且東夷擅射,射術更是自古有名,他們主要差在心性十分不穩,打不得狠仗、硬仗。

不過今天關鍵性一役,這些人起碼到目前,還是表現得可圈可點的。當然了,這與之前一連串的勝利不無關係,同時也應該歸功與漢軍最先所起的典範作用,以及史文恭和蘇定戰前的動員。起碼史文恭就說了一句讓他們退無可退的話:

“你們以爲,即便投降,見了李資謙還能有性命在?”

衆人聞言,深以爲然。李資謙鐵了心要拿他們殺一儆百,以絕國內不停上演的投宋大潮,他們還能傻傻投降不成?

沒有退路的人往往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史文恭身後這兩營高麗騎兵正是如此,藉着主將連挑對手數騎勇士下馬的勢頭,不少人吶喊着衝向對手,也許他們臨敵的經驗敵不過對手,但他們此時所表現出來的這種連自己都感覺到意外的氣勢,讓他們中間的不少人扛過了第一輪衝鋒。

無論如何,他們終於是挺住了,甚至在第一回合交手中,就傷亡來說未輸給對手多少,這算是開了個好頭,起碼感覺對手也就那樣,也不是不可戰勝的!

“殺!”

兩陣交手過後,調轉馬頭的騎士們自覺往史文恭身邊集結,居然沒有一騎趁亂逃走,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眼前這位彷彿戰神附體的神槍將軍,給了他們寄託希望的信心。

“有勇有謀,吾國大患也!”

和史文恭一馬當先帶隊衝鋒不同,高麗邊軍的大將軍一直隱藏在隊列深處。他雖然存了和宋軍將領決一雌雄的心思,但並不代表他需要親自活捉對手。此時的他心底多了一絲慶幸,幸虧剛纔沒有輕舉妄動,不然他只怕已經陪着勇冠三軍的金大膽走上黃泉之路了。

更何況作爲一個從戎多年的老兵,他深知自己現在屬於高麗大軍的空門,他既然因爲一時意氣而冒了這個不必要的險,就更需要很好的保護好自己了,不然他將成爲這場戰鬥的最大罪人。

“他們不過開京那羣叛賊,並不是貨真價實的宋軍!邊軍的勇士們,你們都是怎麼了?難道非要我下令派遣援軍來接濟你們嗎?”

就在高麗邊軍集結的時候,大將軍終於有了動作,一開口便切中要害,隨即還用上了激將法。誰的軍隊誰瞭解,這招果然見效,於是在接下來的陣仗中,漸漸找到狀態的高麗邊軍讓對面這些前高麗京軍吃虧不少。

而且史文恭基本上是遭受到了重點照顧,一人不是對手,就兩騎聯手,兩騎無法得逞,乾脆有人便使出同歸於盡的法門,總之千方百計要毀掉這個讓己方頭疼不已的殺神。

好在史文恭不是一般人,高麗人的謀劃沒有得逞,只不過這樣一來,史文恭也失去了施展他最後絕殺的機會。

一輪又一輪的衝殺中,戰場變得血腥難聞,雙方戰死的士卒和戰馬的屍首,已經將這片平原變成了一場煉獄,雙方甚至不得不默契的轉換戰場再戰。

此時,史文恭身邊的騎士越來越少,在嚴酷的現實中存活下來的騎士,臉上已不見了初時的亢奮,從而變成了茫然與無奈。史文恭知道,這些人緊繃的弦已經快到極限狀態了,若是任由此時的麻木發展下去,轉變爲最後的全線崩潰,即便最終這仗就算勝了,這些人也徹底毀了,他們將再也無法恢復作爲一名戰士的狀態。

付出了屍骨累累的代價,兩軍就這麼沉默的對持着,眼下誰也沒有慌着再次發動衝擊。忽然就在此時,只見高麗邊軍陣中發出三支響箭,那聲音在史文恭聽來,無比刺耳。

混蛋!這個初時還領着親軍與自己鏖戰的傢伙,終於不顧臉面,居然開始求援了!

“如意子,莫要誤我!”

儘管此時對方的距離遠在射程之外,但史文恭清楚這將是屬於自己最後的機會,如果失去,他即將面臨的結果,將會是梁山有史以來第一支成建制的野戰軍——全軍覆沒。(未 完待續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