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戰爭後遺症。
崇禎皇帝爲了抵禦韃子的南下,做了很多準備。
而這個準備,其實是建立在犧牲百姓們的條件下進行的。
畢竟以現在的大明真實情況來看,乾旱了差不多六七年的時間。
雖然各地的旱情都已經緩解了。
特別是南方,雨水還算是充足,有了高產農物,再加上紅薯和土豆等農物的推廣。
還有以前在崇禎皇帝的命令下,由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等人主持的北民南遷計劃,也得以實施。
他們在江南之地開墾了不少的田地,養活了自己的同時,也有不少的糧食。
能夠收上來,然後支援河南、山西、河北等旱災比較嚴重的地方。
要不然,這許昌城外,怕是就沒有粥棚的存在了。
而這一次。
在成功打退了韃子之後。
wωω• тtκan• co
崇禎皇帝就立即利用自己的聲望,開始了大明的第一次航海。
總的來說,這一次,還算是非常成功的。
畢竟崇禎三年初。
在楚風的指點之下,崇禎皇帝承認了鄭芝龍合法的海商地位。
如今因爲鄭芝龍捐贈了不少的錢財,外加不少的紅夷炮。
崇禎皇帝已經加封鄭芝龍爲定南公。
表示有鄭芝龍在南海之地,大明的南海便是一片太平之地。
有了崇禎皇帝這個官方的支持。
鄭芝龍便大張旗鼓,吸引了南方不少的商賈投資。
上一次,打敗了荷蘭的海商之後,鄭芝龍在南洋之地,那就是霸主之一。
而這一次,在楚風給出了帆船和龍舟等船隻的技術圖。
曹化淳、鄭家這兩個最大的船隊,橫行在南洋之地,吸引了南洋和西洋海商的目光。
他們意識到,在東方也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度。
曹化淳和鄭芝龍帶回來的糧食,大部分都用在了賑災上面。
還有一部分。
自然是作爲養活駐紮在各地總兵的軍糧,好讓這些將士們,在剿匪的時候。
不至於連口吃的都沒有。
“王爺,這好話,某也說了,剩下的,就看王爺你自己的選擇。”
洪承疇從天津衛來到了河南之地。
因爲當初反賊在河南之地肆掠之後,對這裡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而如今因爲北拒韃子之戰,讓這些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如此情況之下。
崇禎皇帝啓用洪承疇爲巡撫,代替天子巡視河南之地。
孫承宗在河北。
這裡有着京師之地,以孫承宗的威望和聲譽,纔可以鎮住京師之地的其他官宦之家。
孫傳庭去了山西,這裡他也是比較熟悉。
山西之地有着很多石炭礦,這些石炭如今也已經成爲那些貴勳和官宦之家取暖的重要保證。
而礦產多了。
這裡的矛盾也比較多。
大部分的礦,是由朝廷開辦。
但是這個錢。
並不能完全就進入崇禎皇帝的腰包。
這也是楚風突然查到的一個信息。
便告訴了崇禎皇帝,這些石炭礦,乃是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私人開採,那就是違法。
他們會僱傭很多農夫去開採,根本就是那種不顧人命,壓榨民夫的只看重利益的商賈。
所以在趁着山西之地出現了亂子的時候。
直接帶着人。
從南到北,清理一邊。
這樣一來。
大明的內地纔會慢慢地安穩下來。
沒有了功高蓋主的疑心,也沒有了不相信孫傳庭、洪承疇這些官員的疑心的崇禎皇帝,這魄力和手段,也都用在了正道上面。
就像是現在的洪承疇。
他都敢和大明的這些藩王掰手腕。
特別是河南之地。
是大明藩王最爲密集的地區,差不多十一個藩王。
每一個藩王都有着自己的領地,他們的領地還在暗中不斷擴大。
就是因爲他們乃是皇親國戚,是大明的藩王,是老朱家的人。
所以就可以肆無忌憚,可以做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都不會有官府拿他們怎麼樣。
當然,這些藩王也知道顧及自己的名聲。
這新上任的崇禎皇帝,那可是有着仙師的支持,實力正在壯大。
他們可不敢做的太過了。
卻沒想,這朝廷還是派來了大臣,要他們家中的良田,還要他們家中的糧食。
“這王府,當真是豪華啊。”
南陽城內的唐王府佔地非常大,幾進幾齣的豪宅,裡面還有這不少的園林。
僅僅是傭人,已經是不下兩百人了。
“洪巡撫說的哪裡話,這些也都是本王傳承於先輩的遺產。”唐王朱聿鏌有些不爽地回道。
洪承疇則是對他笑着道:“所以啊,王爺,你也應當明白,你之所以能住進這樣的大宅院,乃是因爲你之身份。”
“可要是這大明都沒了,你還能住進這麼大的宅院嗎?”
朱聿鏌一拍桌子,沉着臉呵斥道:“好你個洪承疇,竟然敢詛咒我大明江山!”
“本王現在就寫道摺子,定要參你一本!”
洪承疇不屑地輕笑一聲,說道:“王爺,你寫啊,現在就寫,把某的話原原本本地寫上去。”
“某願意和王爺你一起去紫禁城,去萬歲爺面前自證一番。”
朱聿鏌吸了一口氣,又連忙笑着說道:“洪巡撫,實不相瞞啊,如今這河南之地是寸草不生。”
“本王這府上真的沒有多少餘糧啊,至於這錢財,你看看,繼承瞭如此大的宅院,總是需要人打理吧?”
“養活如此多的傭人,那也是大明的百姓,本王這也算是有些功勞。”
“不然,這些人豈不是要餓死街頭?”
“本王現在也拿不出來多少錢,這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洪承疇把玩着手中的令牌,擡頭盯着朱聿鏌,問道:“王爺,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金牌?”
朱聿鏌雖然早有準備,可是看到這金牌的時候,心中還是開始忐忑不安起來。
“王爺,某也不強求你能夠學習周王,如今這南陽之地,百姓們受到的災,並不是很大。”
“三萬石的糧食和三百萬的錢財。”
“某便離開王府。”
洪承疇也不想多費口舌了。
大明的這些個藩王,有好有壞,有的還算是明事理,知道大明要是沒了,他們這個王爺的身份也就沒了。
在陝西之地,也就有一部分王爺主動拿出錢財,並且親自去鎮壓各地的反叛,還會安撫民心。
有一些,則是死守自己的王府,連一顆小米都不願意施捨一點兒。
這河南之地的藩王也是一樣。
開封府的周王,爲了安撫那些流民,拿出八十萬錢財來賑災,購買了不少的糧食。
並且以工代賑挖渠引水,從黃河借水灌溉田地。
這纔有了一些收成。
可是這南陽的唐王,卻是一個死撐着的王爺。
“洪巡撫放心,本王一定盡心盡力籌集。”朱聿鏌見到金牌之後,多少不敢再死撐着。
洪承疇在陝西抄家的名聲,那可是傳到了江南之地。
連王爺府都敢抄的大臣。
他們是第一次見。
不少王爺是聯名上書,參了洪承疇。
要求崇禎皇帝嚴懲不貸。
結果,等來的卻是崇禎皇帝痛斥他們不顧大明王朝之安危,誣陷大明的忠臣。
“三天,某隻在南洋七天,只給王爺你三天時間。”
洪承疇收了金牌,站起來,對朱聿鏌說道。
也不理會朱聿鏌那一副有苦難言的神情,直接揮手,帶着人離開了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