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裔根本就沒有讓渤海的水軍全都上去。
這小船上的人。
也都是那些北地的百姓,換上了軍袍,被士兵看押,站在了船上,充當炮灰。
他想要浪費韓世忠的火炮。
從當年的婁室一戰,這大宋的火炮的威力,也就傳到了盛京,傳到了大金的將士們的耳中。
高慶裔對此十分的在意。
畢竟他如今乃是大金的萬戶,深受粘罕的器重。
將爲知己者死。
他自然不會再把自己當做是大宋的人,而是大金的萬戶。
然而,當他的前鋒已經帶着人上了岸,也不見對面有什麼舉措。
就好像,對方的守備完全就是死人一樣。
前鋒不得已。
見狀只能是發起了衝鋒。
可是他帶來的人,那都是平民百姓假裝的,根本就是一羣烏合之衆。
後面黑壓壓的大軍,也沒能直接上岸,被前面的船隻堵在了河面上。
站在非常大的戰船上,高慶裔遙望這南方岸上的城牆。
看上去。
竟然是一望無際。
“這大宋在一年多的時間,竟然建起來如此長,並且高大的城牆,難道,真的有仙人?”
高慶裔的心中在遙望到大宋的長城之後,頓時有一些心驚。
他早就從細作那裡得到了一星半點兒的傳聞,可是當真正見到的時候,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命令張魯,發起攻擊!”
不管這大宋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造了出來如此長防線的城牆。
他也要攻擊。
來都來了。
號角聲也都吹響了。
難道見到城牆之後,就因爲心生畏懼,而直接退走嗎?
總要打一場,試一試。
“嗚嗚……!”
戰爭的號角聲響起來。
前鋒立即發起了攻城的戰爭,而那些個假裝士兵的炮灰,也只能被裹挾着,衝到了城牆下。
“咻!”
漫天的羽箭射了下來。
前鋒立即讓盾牌隊頂上,然後慢慢地接近城牆。
“轟!”
竟然是砲車,這城牆內,有着一個一個砲車,陳列其中。
盾牌擋得住羽箭。
但是卻擋不住如此重力的砲車拋出來的石頭,僅僅是一番砲車下來。
前鋒的盾牌隊就死傷慘重。
“李易,你帶着人跟上去!”
高慶裔得知前面的戰況,立即讓身邊的副將,帶着人馬衝上去。
這一次。
總算是摸到了城牆。
可惜。
上面的火油下來。
城牆下慘叫一片,滾燙的火油澆下來,誰受得了?
高慶裔再一次得知了戰況。
頓時皺起了眉頭,對方明顯是想要堅守城牆,然後消耗他們的兵力。
如果只是營寨,他的攻城隊絕對沒有什麼問題。
一個騎兵小隊,就可以直接破了大宋的營寨。
可是誰曾想到。
這大宋沒有建造營寨,而是直接在很短的時間內,在這大河的岸上,建立起來一座高大的城牆。
“命令高慶裔,一定要攻上城牆,到時候,我重重有賞!”粘罕也得知了消息。
大宋從河西到河東,如此長的防線上,居然都有着城牆。
如此浩大的工程,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建立起來了。
他大金的鐵騎攻營拔寨,絕對沒有問題。
可要是攻城略地,那就有一些爲難了。
但是再難,這一場仗,也是要打的,不能說,因爲對方的城牆堅固,那就不打了。
對方不出城,死守城門。
那他可以讓人繞道而行。
粘罕如此想着,也的確是如此做了。
他立即讓人去尋找,可以繞開這個防線的路線,從而進入河對岸。
只要是能夠和大宋展開陸戰,那他就有着絕對的把握。
汴京城的北地戰火燃起。
這陝州還有長安以及東邊的泉城等地,也都是一樣。
大金採取的三路出擊。
東西兩路是吸引大宋的兵力,從而讓粘罕可以直接從中路破了韓世忠的防線。
直接再一次佔據汴京城。
如此一來,這邊又是一次靖康之難。
對於大宋而言,那定然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戰爭持續了三天的時間。
因爲高慶裔未能攻上城牆,而暫時休戰了。
至於派出去尋找其他路口的探子,也沒能回來,一時半會兒。
這戰火似乎停歇下來。
“當年這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廉頗依靠城牆之固,只要再堅持一下,消耗大秦半個月的時間。”
“大秦就必然面臨失敗。”
“大秦的一切,那都是爲了擴張而準備。”
“可是如果這對外擴張的軍事要是失敗了,那對於大秦上下而言,就必然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不過嘛,這最後還是大秦贏了。”
“爲何?”
“是因爲大秦也明白自身的差距,更明白,這一戰,他們輸不起。”
“所以便無所不用其極,來了一場離間計和換將計!”
韓世忠閒着無事,開始和部下們講述當年的長平一戰。
其實對於這些理解。
也都是來自於楚風,韓世忠此人可沒有這般的思維。
“如今的金賊和大宋相比,看起來金賊要強一些,可是我們也有着長城之固。”
“北地的收成,大家也都是清楚,那就是不毛之地,天寒地凍,那裡比得上江南。”
“只要是江南的糧草可以供應,只要是我等上下一心。”
“早晚會耗死金賊!”
韓世忠的意思很明顯,現在和粘罕正面對決,那肯定是他這邊輸。
這是毫無疑問的。
僅僅是靠他的一個水軍,還與一個背嵬軍,根本就不足以抵擋粘罕帶來的十萬精銳。
這三天來的攻城,那都是不痛不癢。
看起來金賊的消耗很大,死了不少人,可是韓世忠也看得出來。
死的這些人,那都是中原漢民,只有很少一部分,纔是金賊。
粘罕的精銳還沒有出征。
他必然是在等待一個戰機,等待真正的決一死戰。
韓世忠卻不想給他這個機會。
自己有着城牆之固,有着砲車,還有準備的充足的物資,完全可以堅守這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建立起來的防線。
臨河而建造,只是給了金賊一個很小的空間。
一個是因爲這河岸上面的泥土比較鬆散,不適合建造城牆,還有一個,也是因爲太臨近河道。
對方一旦挖溝渠引水,便能夠衝擊他的城牆。
所以纔會靠後。
並且,他還有第二個防線。
那就是汴京城。
如今的汴京城外圍,也已經加固了不少,還有甕城的存在,這樣一個堅固的都城,也可消耗金賊。
而一旦真的到了這最後一道防線的時候,纔是真的和金賊決一死戰的時候。
到時候,四大帥就會合兵一處。
能退就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就是面對粘罕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