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穿越之俠骨神醫 > 穿越之俠骨神醫 > 

第三十九章 東窗事發

第三十九章 東窗事發

譚嗣同心中早已料到袁世凱不會相信。他話鋒一轉,說道:“對,硃諭在林旭手中,這一份是楊銳抄給我看的。我跟你說,皇上確實有此硃諭,在三天前就發出來了。林旭這傢伙真可惡,不馬上交給我,幾乎誤了大事。諭裡另外定有辦法,那兩件事也包含在裡頭。”

譚嗣同越說越憤怒,幾至聲色俱厲,情緒異常,說道:“自古非流血不能變法,必須將一羣老朽全行殺去,始可辦事。”

對如此孤注一擲的計劃,袁世凱當然不會認同,但見譚嗣同腰間衣襟高起,似有兇器,恐引起他變,便措辭應諾。

袁世凱信誓旦旦,大義凜然的說道:“我袁世凱不是怕死的人,只怕事情泄露連累了皇上。”說完袁世凱搖搖頭做到太師椅上,面帶難堪之色。

譚嗣同盯着袁世凱,目漏寒光,說道:“怎麼樣,你幹不幹?”,他連說二遍,見袁世凱不動聲色,便要從腰間摸槍想一槍斃了他。

袁世凱眼光狡猾,早已看到譚嗣同非同善類,便應諾道:“好吧!你先把草稿放在這,我會盡力而爲。”

譚嗣同道:“現在擺在你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報君恩,救君難,立奇功建偉業的道路,走這條路,將來天下大政一定由你一人管轄;第二條是你貪圖富貴,告密封侯,賣主求榮的道路。除了這兩條路,再沒有第三條路。”

袁世凱也不是傻瓜,直接說道:“你以爲我是什麼人?我袁世凱三世受國恩深,決不至喪心病狂誤了大事。只要有益於君,有利於國,我盡心竭力而爲!”

譚嗣同滿心歡喜,說道:“好!你真是一條漢子!”

說罷,二人雙手緊緊握在一起。袁世凱然後託詞還要趕着寫奏摺,支應譚嗣同離去。

葉秋白在回來的路上,倒不是不支持殺伐慈禧和榮祿,可是歷史終歸成了事實,縱使自己再有三頭六臂也是枉然!

但是譚嗣同密訪袁世凱並策動其舉兵勤王的事雖然很急,如果不是在譚嗣同的催促下,袁世凱或許沒有那麼信誓旦旦,但起碼並未堅決拒絕。

隨着葉秋白二人的離去,月仍高掛於天,似乎冷眼旁觀事情發展;而廂房中微弱燭光搖曳間,起伏陰影,如同袁世凱的內心捉摸不定……

法華寺會面後的兩天,袁世凱緊急趕回天津向榮祿稟報:“康黨意圖對太后不軌,請中堂速速處理!”

榮祿見了袁世凱遞上的密詔,大驚失色,這不是要老夫的命嗎?

榮祿呵呵一笑,說道:“他說有兩條路,那麼你走那一條?”

袁世凱面色尷尬,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榮大人,別開玩笑了。卑職是您的部下,全聽你的調遣。”

榮祿擡頭看了袁世凱一眼,點點頭,呵呵一笑,說道:“好,難怪你官運亨通,識時務者爲俊傑!事不宜遲,咱們立刻進京,把它交給老佛爺再做打算。”

榮祿和袁世凱便連夜趕往京城,去找慈禧太后商議對策。

袁世凱這件佞小人,真的乾淨俐落地把譚嗣同給供了出來。但是袁世凱這麼做並不傻,一是譚嗣同的獨斷專行成功與否還不能確定啊,二是找榮祿的勝算把握比較大。更重要的是袁世凱知道榮祿此人乃是慈禧的鐵桿,根據傳聞,慈禧在進宮以前跟榮祿曾有過一段情,所以這個人情他送對了,對以後自己的仕途也是不可限量。雖然我們後人都痛罵袁世凱時卑鄙小人,但是歷史就是這樣的,我們權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吧。

榮祿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北京附近包含聶士成的武毅軍、董福祥的甘軍、駐紮直隸的鄉勇舊營等超過十萬人的武力。連袁世凱的小站新軍軍火,都是由榮祿配給。戊戌變法期間,榮祿早注意到康黨及光緒皇帝要爭取袁世凱這支新軍武力,因此他曾催促袁世凱離開北京、回到天津,並不斷派人和袁世凱聯繫,這代表榮祿對袁世凱的高度掌控。更絕的是,當榮祿發現京城的政局越加詭譎,立刻把小站新軍的軍火彈藥全部封存至天津,讓袁世凱的部隊根本手無寸鐵,難以做出任何舉動。

袁世凱所屬部隊七千人沒槍沒炮,還被十萬大軍緊盯,自己更被嚴密監控,有兵變的可能嗎?

甚至根據近年來的研究,早在袁世凱晉見榮祿以前,慈禧就已經從頤和園返回紫禁城,決心罷免光緒的執政權力。所以袁世凱的問題從來不是“要不要供出譚嗣同的密謀”,而是“該怎麼供出譚嗣同的密謀”。

供得太早,可能被人解讀是跟康黨聯絡密切,純粹是因爲怕死,才臨陣脫逃跑來討饒。對於這種兩面討好的奸詐小人,結果應該是……剁了你!

供得太晚,那就是知情不報,有意坐山觀虎鬥,好撿便宜。對於這種打着如意算盤的奸詐小人,結果應該是……剁了你!

所以這就是爲何袁世凱要說的,過兩天再講了吧?

樂壽堂內,慈禧正在喝茶,宮人突然稟報說榮祿大人求見。慈禧太后一聽自己的老情人來了,豈能有不見之理。便宣旨覲見。

榮祿見了慈禧太后,二話沒說,便把所謂的朱瑜奉上。

慈禧太后拿着假朱瑜仔細看着,眼一瞪,眉頭一緊,怒氣衝中的把身邊的果盤打翻在地,大聲喝道:“簡直反了天了,給我戒嚴紫禁城,嚴查革命黨!”

接下來兩天,紫禁城內關卡林立,就連王公大臣和妃子妃嬪過往也要查看一番。

此時皇宮內冬暖閣,光緒皇帝和康有爲,譚嗣同正在議事,忽然有人來報,說皇城內外正在禁止通行,左右盤查。

康有人也不解地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光緒帝也一頭霧水,說道:“會不會......”

康有爲憋不住了,便急着問譚嗣同,說道:“嗣同,你們不是約定明天嗎?”

“是明天啊?”譚嗣同也疑惑,“難道他等不及了,想早一天動手。”

這時,康有爲問報信太侍衛,說道:“你遇見的兵拿什麼傢伙?”

侍衛說道:“有帶大刀花槍的,可也有揹着洋槍的。”

譚嗣同聽罷,驚喜道:“有背洋槍的?”

“嗯,多的很!”侍衛答道。

譚嗣同更加高興地說道:“那一定是他的隊伍!只有他一個人的隊伍是背洋槍的。”

這時,光緒皇帝也驚喜道:“什麼,難道他們今天就......”

“對!一定是他們等我,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他也是個急脾氣,索性動手算了。皇上,那咱們就快預備吧。”譚嗣同催促道。

“快預備,你們下去看看!”光緒帝吩咐貼身侍衛。

“喳!”侍衛轉身出去了,直奔外面觀察情況去了。

樂壽堂,後花園大臣們慌亂成一團。

只見李蓮英高聲喊道:“老佛爺起駕了!老佛爺起駕了!”這聲音獨特,穿透力很強,太監獨有的細嗓門,高分貝!

冬暖閣內,侍衛匆匆來報:“皇上,不得了了!”

光緒帝急切問道:“怎麼了?”

侍衛答道:“皇上,據禁衛軍報告,連皇城也被亂兵給圍住了。”

譚嗣同驚詫地說道:“胡說,怎麼會是亂兵?”

侍衛接着說道:“還有,據說太后老佛爺,從頤和園起駕回宮了。”

光緒帝面色慌張,驚訝道:“什麼!?”

康有爲感覺不妙,說道:“太后從來不進宮的,太后這兩天不是欠安嗎?”

譚嗣同則說道:“對,一定是頤和園被圍上了,傳出來相反的消息,不信你們看,一會再傳來消息,準會是......”

光緒帝也說道:“對!再去探聽探聽!聽清楚了,不要亂說。”接着兩個侍衛又出去查探消息去了。

康有爲這時,思索片刻,說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嗣同,你同他約定的是明天嗎?”

“是明天。”

“而且要你取了硃諭。”

“對,硃諭。”

康有爲思索着,自言自語道:“現在既不是明天,又沒有硃諭。”

譚嗣同也不敢多往深處想,說了一聲:“也許他等不及先下手。”

“也許他出賣了你呢!”康有爲冷不丁說道。

光緒帝和譚嗣同聽罷此言,頓時一驚。譚嗣同驚恐的自語道:“不會,不會,他絕不會!不會吧?”他對自己也懷疑起來。此乃成功的關鍵,若是此計失敗,那就是陷他於萬劫不復之地。

康有爲也疑慮道:“但願不會,不過這件事可真有點蹊蹺。”

譚嗣同也害怕有事情發生,便道:“確實很奇怪!這傢伙,他就算提早一天下手,也不該不告訴我一聲。”

光緒帝心焦如焚,說道:“怎麼回事,到底?”

譚嗣同見皇上心神不安,便安慰道:“皇上你別聽他們傳言之誤!等着好了,臣有把握。要不我出去一趟,我自己打聽打聽去!”譚嗣同說罷出了暖閣,自己一探究竟去了。

不多時,兩個侍衛又回來了,給光緒彙報情況,光緒帝驚訝地說道:“進了西直門了,真的?”

侍衛答道:“千真萬確!”

光緒帝急忙說道:“快把變法的新書收起來!快!”光緒帝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在屋內不停徘徊着,便對康有爲說道:“康老師,你就不必愣着了,快逃命吧!”

康有爲泰然自若,淡淡地說道:“承蒙聖恩,是要扶君危,救君難的,臣願意與皇上同生死共患難,也不願意離開皇上一步。”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