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明影侯 > 大明影侯 > 

第0586章 缺人是個大問題

第0586章 缺人是個大問題

這個世上有太多的不盡人意,但是沒有辦法拒絕,因爲這個過程是大家都要經歷的,沒人能夠繞過去。

人活在這個世上,總要爲自己的所思所得留下一些痕跡,也要爲自己的家人爭得一些東西。

每個人都是這樣,這一點從來沒有改變過。

三俊樓的盧掌櫃在得到中愈的支持之後立馬就去找了他那些熟識的掌櫃們。

那些掌櫃們一聽就非常的高興,其實說句實話,他們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而且不太穩定,如果遇到一些不好的巡查人員或者是地皮無賴那麼倒黴的就是他們。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如果他們也有一所學院,他們會培養更多的人,那些人會念他們的好。

這份人集結起來那就是一片不可小覷的力量,在任何時候學生,同門情誼積攢起來的力量,都是牢不可破的。

更何況是在這個尊師重道的時代裡。

就算他們交的不是儒學,就算他們教的不是大道理,但是他們可以提供他們吃,可以提供他們穿,還可以從小培養他們做學徒那麼這時間存在的情誼就不是簡簡單單,可以打破的。

所以接下來有的日子忙了,他們商量的許多,掌櫃也給他們說了,中愈的意見,中愈給他們的意見,可以說是現在最切合實際的,因爲他們自己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就變得很簡單。

在朝廷正在爲皇家軍事學院招生的時候。

一所民間的商辦學院也開始上了議程。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又要不斷的折騰,但是又有不斷的改變,這就是人生。

方中愈就是想折騰的。

他來說,不折騰,對不起這一輩子。

好不容易重新來一回,自然要把自己的人生過的精彩一些。

方家的命運,其實在它降臨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改變了,現在越來越好,這也是不容忽視的。

方孝孺跟他現在聊的問題越來越深刻,或者說越來越偏向於朝鎮。

可能方孝孺已經忘記了當初最開始中愈醒來的時候跟他說的那番話,那個時候他還有一些。

那個時候他還有一些擔心有一些奇怪,自己的兒子怎麼突然這麼關心朝堂之事了,而且說的還有些道理,在的,後來,越來越多的事情發生,越來越多的事情都指向了中愈,讓他知道自己的兒子,以前不一樣了,或者說好的方面發展,他知道,哪些變化,也知道,有些事情也說不清楚,但可以知道,那個人就是他的兒子,只要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這也是爲什麼,就算是現在,燕王朱棣只說這件事情之後也依然沒有改變他太多想法,除了增加了一些他的疑慮之外。

但是這不能阻止他對於自己兒子的親情。

也許在以前方孝孺是一個特別強大的衛道士,是他覺得很多事都需要規矩,都需要按規矩來,但是現在他覺得也許改變也不是什麼差事,至少現在的改變讓他看到了益處,讓他覺得這些改變是有必要的,特別是方中愈有關的這些事情。

離開父親書房的方中愈頭腦裡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他帶來的改變到底是好還是壞

之前他一直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幫助建文朝廷改變整個在北伐大戰,也就是說他必須要幫助朝廷軍隊贏得這場戰爭,但是現在當這個目標真正的完成之後,他卻突然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些什麼。

也許在之前之前他還是想到這個做一些改變,至少要讓在這件事情上加大力度,不會因此而沉淪,但是現在他卻發現這件事情做起不是那麼多容易,所以還是要花時間去做,還好現在已經有了一個開端。

這個開端現在並不是很難。

現在的消息傳過來的是越來越嚴謹,不僅僅是那些開疆拓土。

還有北方的蒙元殘餘。

甚至是中亞西亞的那一方敵人。

帖鐵木爾正在磨刀霍霍。

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這纔是一種挑戰。

對方中愈來說,現在這種情況也還算好的。

歷史大事他記得並不是太清楚,除了一些人以外,他對這些並沒有完完全全的瞭解。

所以他只能憑着自己的感覺來做這些事情。

也許有一天事實會證明他做的是錯的,但是現在不管正確與否。

他都要去做。

“少爺,之前您讓找的監察御史連楹和魏冕,兩位大人,屬下已經派人送去拜帖,約定明天您去拜訪他們二位。您看還要做一些什麼準備嗎?”

方良,現在管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小十二一直跟在中愈身邊,有小12來幫助,中愈做做些基本上的工作。

汪雨辰專門給中愈派遣了五個人。

有小十二帶領。

他們六個人相當於中愈身邊的小幕僚團隊,一直是幫着中愈處理好身邊的事情的。

包括來往信息的整理與收集。

“哦,二位大人怎麼說?”

中愈想起來了,這也是他之前安排的,現在他都有些忘了,不過既然能做,那就要去看看。

監察御史有很多之前中愈也跟他們沒有太多的交道。

現在中愈能夠想起來的就是這兩個人。

在原本的歷史上連楹在金川門燕王朱棣進入京師的時候刺殺並大罵的朱棣,雖然沒有成功,最後被燕軍爛刀砍死了。

所以一般的歷史名在討論這些的時候都會提到他。

中愈認爲這個人了不起,現在到了這個時代之後,又通過其他的手段,瞭解了一下他,發現這個人確實是個人才。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晏駕,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

燕王朱棣(允炆之叔)起兵燕京,直指南都而下。

在這場“靖難之變”中,在朝百官恐慌萬狀,大有不擊自潰之勢。

連楹與御史董鏞,戳力同心,誓死報國,糾察大小臣子,聲言“不效忠於本朝者,輒露章彈之”,才使羣臣肅然。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軍渡江,進犯京都,屯兵金川門。金川門守官谷王穗及李景隆開門迎降;侍從楊榮巧於獻諛,請朱棣先謁祖陵,實爲勸進;御史連楹與董鏞趕到,叩馬仗義執言,抗詞瀆諫,責問朱棣:以臣篡君,可謂忠乎?以叔殘侄,可謂仁乎?背先帝分封之制,可謂孝乎?名分紀法蕩然,懼不可以訓天下後世,指天示日,詞色甚勵,朱棣大怒,立即命典刑官問斬,連楹慷慨引頸而死。朱棣破城,皇宮大火,建文帝不知下落。

對於這樣的人,才中愈確實不想放過。

不過和他父親一樣的年紀,現在這個位置確實有一些屈才了。

中愈其實不太記得一些人的名字,他只能從他們大概的言行之中去判斷。

這個人在太祖高皇帝時代,名聲就不錯,所以中愈打算跟他好好聊聊。

之前一直都在忙碌,僅因爲平叛戰的事情,他對於這些人並沒有太多的關注,但是消息一直在不斷的蒐集着,現在中愈騰出手來了,他希望能對朝廷的官員做一些對比。

茹瑺人,之前是因爲太過出名了,所以他一直都記得,現在他腦海裡一直都在懷疑到底有哪些人一,曾經,讓,錦衣衛的人把,朝中諸位大人的名單拿過來一份,他一一回想,但是有太多人只知道個名字想不起來到底做了些什麼,不過對於某些那些可能會投誠的那些大臣們,他還是有印象的。

所以他也在跟建文皇帝朱允炆,些人該提拔那些人該降職,甚至那些人該罷官。

別人不願意來做這個壞人,他願意做,畢竟他要給這個朝廷留下最好的官員們。

他沒有讀心術,也不能確定別人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所以他只能儘可能的回憶起那些他能聽到的名字。

有些名字太聽說過,有些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是通過別人一貫的作風也能多少猜到一些。

況且現在平叛戰爭已經結束了,他需要更多的人才。

或者說他需要更多的人在崗位上堅持的做下去,這也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

“二位大人,考慮了之後答應了你。少爺,其實與您的身份沒有必要對他們這麼客氣。”

小十二說一句,對於他們來說自家少爺真的沒有必要這樣,不僅僅是因爲他立了大功現在錦衣衛的權勢,遠超過去。

況且自家爺還是男爵。

中愈打算這段時間一直不斷地去找找這些人跟他們聊聊,看看這些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不怕人多,只怕人少,所以還有更多的崗位等着他們來。

再加上建文皇帝,朱允文有意在建一個部門,他還得爲自己多找一些人人。

這些人他需要自己去考察。

“這樣的話不要再說了。二位大人,能在這個位置上坐這麼久,自然有他們自己的能力與德行。告訴手下兄弟們都低調一些。錦衣衛的詮釋不需要用這種高調的表現來獲得。”

小十二,了摸頭。

不是,他們非要這樣,只是因爲大家突然有這麼高的位置之後,每個人心裡都很開心心。

“是少爺,知道了。”

一人得道,犬昇天在現在表現得特別清楚他身邊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益處當然沒有收到了損害high。

這是他們實打實的軍功換來的。

“陛下,要去肖林記住咱們的人安排的怎麼樣了?”

中愈邊走邊說的對於身邊的人,他還是很關心的。

“少爺放心,從皇宮到孝陵的沿途,我們都安排人查點,現在已經不斷地在查了了,現在陛下的行蹤路線基本上都要確定了,所以咱們都是很努力的,再查查,不過現在君威政審應該不會出什麼意外。”

倒不是小事兒,只是錦衣衛是天子親衛曹文越曹大人之前都沒有過多的管過這些事情。

雖然這些事情並不貴,中愈來管,但是被北鎮撫司還是要做這些事情的。

北鎮撫司的暗探現在是無孔不入,只要是他們想要拿到的信息都要拿到。

或許連中愈自己都不知道,現在錦衣衛已經發展到了什麼地步,再加上之前的一些力量。

“那就好,盯緊一點,有什麼消息及時彙報。”

中愈可不想在這個關鍵時候出亂子。

這些人都是他身邊的人,所以還是盯緊一些比較好皇帝有事情與他們都脫不了關係。

“這個我們自然知曉,會通知兄弟們注意一切的。”

現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做着或者說很多事情都已經按照方中愈的構想再做了。

南方那些被解散的兵碼,現在也拿到了,他們應有的報酬。

當然,這一次招收學員的情況,朝廷也允許他們優先選擇當然要滿足條件。

工部尚書鄭賜一直在和手下的人討論,要怎樣去獲得更大的支持他們現在也你知道方中宇這邊有很多不一樣的工藝,他們還不知道。

或者說他們並沒有掌握這些。

錦衣衛將作司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秘密的,在僅因爲的重重保護之下沒有方中愈的允許,一般人是進不去的。

工部想要獲得這些資料就必須要跟方中愈打交道。

方中愈,目前和工部還算交好。

對於他們來說共同的發展纔是發展。

看來是時候籌建一批學校了了。

缺人真的是缺人,缺那些能幹實事的人。

大明朝並不缺忠臣,皇帝朱允文也不缺忠臣。

他缺的是真正能夠以發展眼光來看待朝廷的人。

消息傳出來了,是不假大明報和遜志報一直都在宣傳。

呼籲更多的人來僅是參加選拔。

其實裡面現在是越來越乾淨了了了。

應天府府衙這邊一直都是嚴格的要求手下的衙役們好好做事所以近視裡面現在越來越乾淨了,每天定時的都有那些收拾垃圾的人,將今天福建垃圾運往城外。

現在整個京師的環境還是挺不錯的,至少做到了大都市的模樣樣。

大明報上面也會宣傳一些安全衛生常識,讓更多的人知曉,至少不會跟朝廷的人作對。

這件中愈覺得進步很大。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