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明影侯 > 大明影侯 > 

第0773章 朝中風向衛所制

第0773章 朝中風向衛所制

倒不是說很多的事情會出現什麼樣的變故,只是時間越長,牽扯的人越多,變故也就越大,畢竟這是一個人與人交往的社會。

如果完完全全的拋棄自己的社交,什麼事情都不做,那麼自然是無所謂的,可大多數人還是會因爲彼此的交情去做一些事情,這就由不得他們了。

如今整個朝廷的發展也是這樣,不管對於誰來講,他們所做的事情都變得不是那麼簡單。

皇帝想通過自己手段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手下的人自然想通過這樣的力量,再去把自己的利益維護一遍。

和平這樣的事情一直都存在只不過要看專一,什麼情況最後有多大的。

今天的發展是很快的,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差距還是越來越明顯了,畢竟朝廷雖然沒有像以前那麼嚴格的要求戶籍制度,但是來來往往盤纏的人還是很多,想要移居到其他地方,目前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就是說,百姓們就算是離開了之前自己所住的地方,去其他地方定居,不是沒有可能,只是沒有那麼的容易。

當然,更多的人從來沒有離開過之前就圈定的地方,南來北往的行商是離開原有的地方,最頻繁的人。

畢竟他們掌握着南來北往的東西,要依靠這些東西去做很多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心裡非常的清楚,如今他們所做的,在研發更多的技術,讓這些人能夠從煩惱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再去創造其他的知識和技術。

年輕人越來越多,年輕的官員越來越多,掌握各種知識的學生越來越多,也就意味着人們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更多的東西。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清楚,這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可並不意味着他們就要爲這負責任。整個帝國的發展還是有目共睹的,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之前並不知道這些,但並不意味着他們在參與了衆多的事情之後,還不能體會到整個朝廷的良苦用心。

方中愈,一路西行,不僅僅是要體察民情,更重要的是他要看一看這個帝國偏遠的地區,畢竟他頭腦裡的印象都是600年後的,600年後,那些地區雖然都有一些發展,可是還是遠遠的不夠,再加上600年的變化,讓她還是拿不準,有些地方到底該怎麼做?

所以他不得不親自走一遍,至少要去看看那些地方,如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朝廷還遲遲沒有決定派遣哪一位,勳貴離開京師,去往大明南洲,幫助朝廷鎮守。

原因有很多,第一勳貴確確實實拿不出來多少人了又要從這裡面抽出人來,就更是難上加難,再加上如今大明南洲的情況還不是很穩定,雖然朝廷派遣了大量的力量去經營,但畢竟遠離朝廷太遠,百姓們的熱情還不夠高。

所以遠遠沒有達到之前朝廷所期望的地步。

所以朝廷必須要採取政策了,在燕王和期望兩個人將大明南洲通通清掃一遍之前,朝廷要做的就是做好準備,準備接收大明南洲,至於後續的發展,還需要靠其他的手段。

大明混一圖在如今的宣傳之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畢竟要讓每一個識字的大明國民都知道,大明帝國到底有多大?要讓那些不識字的百姓腦袋裡有一個清晰的印象,至少目前來說,帝國的國土有多大,帝國在哪一塊有相當大的疆域。

他們是不識字,但並不代表他們就很傻,他們也能做很多的事情。

畢竟是經過一場動亂的,所以如今的百姓更加珍惜如今平和的日子,至少在他們看來,朝廷所做的事情是在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像之前一樣,可能會影響到他們。

“陛下,臣等研究了許久,還是覺得如今廢除衛所制並不妥當,原因有三。”

兵部尚書齊泰向建文皇帝朱允炆稟告到。

如今能在大殿裡聽政的都是重要人物,皇明軍事學院也會派遣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過來聽課,當然,他們只是旁聽,並不會提意見,更重要的是,他們深刻的記者保密條例,那就是不該問的別問,不該聽的別聽,不該說的更不要說。

所以他們如今到來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於朝廷現目前的模式和關於大政方針的一些理念,只要不是特別秘密的事情他們都有權知道,但並沒有權力向外傳播,所以整個朝廷放心他們的。

“愛卿請說。”

其實這樣的就得在之前也發生過,不過在戰鬥隊之前,兵部尚書會和其他的各部委的上述會商量一下,至少把這件事情通報一下,跟他們討論一下具體的情況,畢竟衛所制雖然說是與兵部相關,但更重要的是與大都督府相關其他部門也參與進來,如今這已經上升到國事的地步,所以並不是兵部一個部門可以做主的。

“第一,衛所制度是帝國成立之後,太祖高皇帝與諸位都督們商量之後,決定的根本軍事制度至少在之前,衛所制還是在很大的程度上,維護了整個帝國的穩定,甚至是在一些突發事件之中,完美的表現了,作爲一名帝國軍人,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也就是說,在目前的狀態下爲所知,還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個原因是衛所制如今還沒有被其他制度所替代,雖然軍事改革一直都在進行之中,北方大營的率先改革,以軍銜制度評定軍中諸將,效果看起來確實不錯,但它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這些,兵馬都是之前打亂過的,而且有一大部分兵馬事,在朝廷的平叛戰爭中,參與了平叛戰爭,更重要的是,他們大部分是招募過來的,而不是由衛所制直接徵調,所以這一條件下就註定了他們與衛所兵的不一樣。也就是說在北方軍事大衣所採取的制度還沒有成爲一個固定化的制度時,猥瑣只是不應該取消的,至少要共存一段時間。”

“第三,朝廷雖然已經穩定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一些偏遠地區仍然還有猥瑣的存在那些猥瑣斌如今依然牢牢的守衛在帝國的邊疆之上,如果將它們替代,那那些地方又跟哪些兵馬去駐守了,如果如今招募的士兵都選擇離開軍隊的話,整個邊疆的固守可能就出現問題,雖然臣等都承認,如今北方答應所採取的軍事制度,是目前來說比較適合大明帝國的,但每一項制度都有它的缺憾,所以成本並不認爲現在立馬取消衛所制是正確的。”

兵部尚書齊泰一下子說出了三條理由,當然這三條理由都是與其他諸位大人商量過的。

畢竟他一個人不可能做所有人的主,所以在商量好之後才把這些說出來之前也是跟建文皇帝朱允炆探討過的,那個時候還沒有得出如此的三條結論。

“那你們最後得出來的意見呢?”

建文皇帝中有人這樣問的,其實剛剛他已經想了許多這幾條意見說的無非就是一個意思爲所知,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是不能夠被取消的。

他仔細的想了想,兵部尚書,齊泰大人所說的三條。

發現每一條都能夠說服自己,也就是說他說的情況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陛下,臣等最後決定是歸所致,目前不能取消。”

“目前不能取消,那啥時候能夠取消呢?”

“至少五年內不能夠。”

兵部尚書齊泰,其他人說完之後,其他的大臣都保持沉默,連在一旁旁聽的皇明軍事學院的學生也保持了沉默,雖然他們之前並沒有聽到什麼樣的風聲,可是如今他們已經明白了,朝廷在關於軍事制度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慎重的,至少衛所制,如今是不能夠取消的。

大殿裡一片安靜,其實關於金錢的事情一直都比較敏感,像如今這種情況下,正大光明的在整個朝堂上提出,而且各部尚書在一起參與討論,甚至還有旁聽的人,這種情況比本來就比較少見。

更別說討論的事,這麼嚴肅的話題了,可這種事情恰恰就代表着一種進步,那就是朝廷不會再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完全聽從一個人的意見,這個人不管他是皇帝還是其他什麼人,總之,這樣的事情已經越來越多的是討論決定出來的。

這樣的大事,如果由衆人討論,帶來的好處,就是可以集合大家的智慧,考慮到更加的全面,而且這也能夠代表更多人的想法。

如果出了什麼問題的話,也是大家的責任,至少不會把一個人推出來做擋箭牌,替死鬼,然後這件事情就結束了。

當然,好處有壞處,自然也會同時存在,那就是利益牽扯的多了,大家可能都會更多的往自己身上靠,政策嘛,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纔好,他們也許會爲自己謀福利,這也就意味着牽扯的越多,大家花的時間也就越多,最後整個事情的效率就變得很差。

“你們是通過什麼得出的結論,認爲五年內衛所制不能動?”

建文皇帝朱允炆想了想之後,又問出了這個問題,雖然在她自己的頭腦裡有一些想法,可他還是想聽一聽這些大臣們的想法,畢竟具體的措施還是由他們去討論制定的,金融皇帝朱允文只是把握一個大概的方向,現如今,他對於全國正式的執照,已經沒有像之前那樣,事事躬親了,他覺得當年太祖高皇帝那一種什麼都要管的方法並不正確,而是吧,有限的精力,花費在重要的事情之上,然後把衆多的事情分攤在各個大臣和她手下的秘書團隊之上,這纔是一個正確的皇帝要做的事。

這樣做的事情既可以解放他的精力,又同時鍛鍊手下人的能力,畢竟誰都不可能是完完全全的聽着他的話做事,所以到這個時候需要更多人的幫助。

以前可能大家更多的興奮,控制不住的纔要拼命的去控制,能夠控制住的,根本就不需要花費心思去控制這樣的想法,建文皇帝朱允炆現在反而不這樣想,他要把自己的經歷掌控在一些絕對重要的事情上,所以主要是那些枝枝末節的事情需要通過,其他人來做是最好的。

“陛下,第二個五年計劃即將開始,臣等認爲用五年的時間可以完全的將衛所制度緩慢的替換掉,現如今的軍銜制度和都督府管理制度,兵部的協調製度都是相輔相成的,但是還缺乏統一的規劃所以如果能夠在這五年的時間內,慢慢的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一種制度的話,是完全可以替換掉衛所制度的。”

出現了一個問題,就要解決一個問題,但解決問題的同時,可能會創造新的問題,這也是各部尚書在如今第二個五年計劃之中越來越慎重的事情,第一個五年計劃,其實他們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但是因爲百姓們的熱情高漲,朝廷官員想要建功立業的心思,更加的迫切,可是第二個五年計劃畢竟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也許他已經完全的不符合現在的情況了,也許他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但這對於官員和百姓的要求都越來越高,他們還能不能撐下去,根本就不能確定,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能夠保證手下的人就能夠在這短短的幾年之中變化特別的大。

兵部尚書齊泰,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按照現在超級的規劃可能北方軍團要代表大明帝國要草原上作戰了,海軍都督府的海軍水師,如今可能在南方的海島上也要開始作戰了,甚至可以說,沿着海岸線繼續走,說不定還能碰見一些其他的小國家。

他可不想說,朝廷現在用兵的地方越來越多,如果不改變軍事制度的話,恐怕更多人都會反對這場戰爭被禁,他們還得養活自己,衛所制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那裡面的官兵,打仗的時候是官兵不打仗的時候,就是老百姓,就是農民。

這根本就不是現在這個制度可以解決的。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