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到明末當帝王 > 回到明末當帝王 > 

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

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

朱由崧話說得不多,但包涵了兩條重要信息,一是朱由崧不殺他們三個並打算放了他們,是因爲他們沾祖大壽的光;二是祖大壽跟朱由崧暗有書信往來,也是說,祖大壽是明廷打入大清內部的奸細,他投降韃子是詐降。

這怎麼可能?吳三桂清楚地記得,他的舅舅祖大壽降清已經好幾年了,這期間,他還勸過自己投降韃子,他怎麼可能是大明的奸細?

吳三桂的腦子太不簡單了,這是政治家、軍事家的頭腦,瞬間便明白了朱由崧的用意,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朱由崧在用反間計,好讓朱由崧死心,現在吳三桂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像他這種人早不怕死了。

計謀當場被對手揭穿,這是很尷尬很無趣的事,看來陛下這一計失敗了,乾脆把這三個漢奸殺了算了,別再枉費心機了……營帳之的賀宣嬌、鄭鴻逵、祖克勇、李全、柳春紅等都這麼想,一齊看向朱由崧。

但是朱由崧一點也不失意和沮喪,原因是朱由崧準備得很充分,他知道這個吳三桂是一個強大的對手,要有,要武有武,不然的話歷史的他能坐帝王的寶座嗎?想忽悠他不是簡單的事情,因此朱由崧並沒有輕易放棄這一計策,繼續給他下套。

“吳三桂,你自作聰明,但你對你這個舅舅瞭解多少?朕不妨直說了吧,五十年前的國本之爭,你可知曉?”

吳三桂今年才三十多歲,對五十年前的事當然不太清楚,但是大明的國本之爭是當時大明最大的政治事件,影響之大,涉及官員之多,世所罕見,他身爲大明重臣,早耳聞,今天朱由崧突然提到這件事,吳三桂不知朱由崧是何用意。

朱由崧便把當年的國本之爭擡出來了,當然是經過刻意加工的,他說他這個便宜的、從未謀過面的老爹老福王朱常洵當年差一點當皇了,萬曆帝已經有意立朱常洵爲皇太子了,因爲朱由崧的便宜奶奶是萬曆帝寵愛鄭貴妃,然而百官之很多人不同意,因爲朱常洵是萬曆皇帝的第三子,他有長子朱常洛,廢長立幼不合乎大明祖制,按照祖制應該立朱常洛爲皇太子。

萬曆帝不高興了,不是他討厭皇長子朱常洛,主要是這是他和一宮女所生,因此便堅持立三皇子朱常洵,而一部分武大臣則堅決反對,主要是東林黨人,於是君臣之爭便開始了,這便是歷史著名的國本之爭。當然支持皇立朱常洵爲皇太子的也不少,身爲總兵官的祖承訓,也是祖大壽的父親,便是老福王朱常洵最忠實的擁護者之一。祖承訓當時是一位守邊的總兵官,手綰重兵。

國本之爭長達十五年,先後有四位內閣首輔被免官,央和地方官受牽連的更多,有官也有武官,多達好幾百人,萬曆帝因此長時間不朝,後來萬曆迫於百官和祖制的壓力終於立了長子朱常洛爲皇太子,封朱由常洵爲福王,世襲罔替。

老福王雖然沒坐帝王,但不忘這些國本之爭的那些鐵粉,曾擬下一份名單,與遼東祖家一直暗保持着來往,祖大壽隆清只是表面,現在朱由崧當了帝王,他秉承父訓,當然也不忘當年國本之爭那些功臣宿將,因此也與祖大壽暗保持着書信來往。

祖大壽子承父志,對老福王和小福王一直是忠心不二,袁崇煥被處了凌遲之罪,爲什麼沒追究遼東祖大的罪責,主要是老福王朱常洵的庇佑,祖大壽在遼東屢打勝仗,但戰敗的時候也不少,韃子數次勸降,都遭到拒絕,後來被韃子困住爲什麼投降了?

這斷不是因爲祖大壽貪生怕死,而是老福王和崇禎帝早看出韃子進圖大明之心不死,老福王爲崇禎帝獻一計,故意讓祖大壽假意降清,打入大清內部,等待時機成熟之時裡應外合,給這些關外的野豬皮以毀滅性的打擊,以除去大明長期以來的邊患。

可惜的是老福王和崇禎帝王出身未捷身先死,老福王被李自成抓住給煮吃了,崇禎帝失去這樣一個頂樑柱悲慟欲絕,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剿滅李自成,然而蒼天無眼,李自成屢剿不滅後來攻進北京,崇禎帝絕望之懸樑自盡。

祖大壽聽聞噩耗在清營長跪不起,遙望南都多少次泣血而拜,朱由崧繼位後他們君臣暗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繫。說白了,祖大壽是奉旨投降清,至於祖大壽投降之後勸吳三桂降清,則是因爲韃子實力雄厚,他這個奸細需要助手。

要不然爲何祖大壽寧遠大捷、大淩河之戰皆爲忠勇顯功之臣,清廷屢勸祖大壽皆誓死不降,後來廷鬆錦之戰祖大壽彈盡糧絕,無有援兵,卻被迫降清,這是隻是表面現象,實乃旨意使然。

吳三桂、吳應廣和馬寶聽得半信半疑,因爲朱由崧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爲基礎,進行加工改編,說得有理有據,聲情並茂,足以以假亂真,他們三個聽着這絕對不是朱由崧能編出來的,這肯定是大明的機密,不由得也細細品味起朱由崧這段話來,難道祖大壽真是個大海蟹?

朱由崧一看吳三桂這三個俘虜驚愕之面面相覷,知道自己把他們忽悠得差不多了,還得繼續努力,於是開始痛斥吳三桂。

因朱由崧突然把龍案一拍,“吳三桂,你這個逆子,虧你還是祖愛卿的親外甥!你舅舅和你爹爹世代忠良,爲我大明忠心耿耿,不惜馬革裹屍,立下不朽的功勳,而你同樣身爲大明的倚重之臣,手綰重兵,先崇禎待你不薄,恩封你侯爵,你而卻爲了一個伎女變節投敵,認賊作父,開門揖盜將韃子放入關內,還助紂爲虐,幫着韃子屠殺漢人,蹂躪大明的江山社稷,因你剛剛降清你舅舅不敢和你過多接觸,怕引起韃子的懷疑。若非看在祖愛卿的面子,朕早把爾等千刀萬剮了,你回去把這封你捎給祖愛卿,你們是死是活皆由我那祖愛卿來決定,來人把他們給朕轟出去!”

朱由崧說完,把那封那寫好的信往吳三桂的臉一扔拂袖而去,吳三桂、馬寶和吳應廣這次徹底懵了。

這時甲衣衛士過來給三個俘虜鬆了綁繩,吳三桂還真是彎下腰來把那封信撿起揣入懷,到了帳外,有人把他們的戰馬刀槍器械也一併還給他們,三個俘虜一看朱由崧真放他們,飛身馬出了明營,消失在剛剛降臨的夜幕。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