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南營的副將袁樞和北營的副將張環二將奉了主將陳潛夫和馬萬年之命,各自帶着一支人馬前來勤王,三更天這邊如此大的動靜也驚動了他們,得報之後才知道有人偷營劫寨,他們擔心陛下的安危,兩員主將立即行動,各自抽一支人馬讓副將親自帶隊前來勤王,二將來到時,這邊的戰鬥基本結束了,但是西城交戰正酣。品書網
二將過來給朱由崧施禮,朱由崧立即判明瞭李自成的意圖,一看二將來的正好,立即傳旨讓二將帶着本部人馬趕赴支援西城,朱由崧知道這是李自成的聲東擊西之計,用兵的重點肯定是在西城,他們突圍肯定是往陝州方向逃走。
這時城肯定空虛,朱由崧立即傳旨,南營和北營以及東營集合將士立即攻城,這是臨時決定,四更天時左右,包圍洛陽的三面人馬立即行動起來。
同時明軍將士也納悶了,這個李自成今晚的行事有些離譜了,剛困住他們還不到一天,便要棄城突圍逃走,既然不想堅守城池與明軍決一死戰,爲何不早些望風而逃?這李自成行事真是令人難以捉摸,一時間這些將官怎麼想的都有。
朱由崧先打發走了二將,將營的事務暫時交給大太監李國輔、李全、柳春紅和方東旭等將打理,這便清掃戰場和看押俘虜的事兒,具體的攻城任務交給了馬金花和賀宣嬌,但他不放心西城,親自帶一支人馬往西城而來,隨行護駕除了五千馬隊之外,還有趙甫的五百火槍營。
朱由崧繞走南城趕往西城,剛離開東城,三面攻城的隊伍便吶喊着向洛陽城撲來,無數的火把加城的大火將整個天空都照紅了。
朱由崧一邊往西城飛馳,一邊想,進城的時候屠城,臨走的時候放火燒城,大順軍的行徑跟土匪沒什麼區別,單從這件事來看,他李自成不會成功。看看他在北京都幹了些什麼,軍紀不嚴,拷官助餉,縱兵搶劫,濫施酷刑,失去了民心。
現在他又在洛陽幹了些什麼,先屠城後放火,李自成領導的說是農民軍好聽些,其實一幫參差不齊的烏合之衆,崇禎帝稱他們爲賊並沒有冤枉他們,當初被逼逃出北京的時候放火,現在在洛陽出逃時仍然放火,賊人行徑無處不伴隨着他們,他李自成不敗誰敗?!
退一步說,如果沒有吳三桂,還會有張三桂李三桂等什麼的三桂,另外如果當年的一片石之戰大順軍勝了,韃子沒能入關,還會有一片磚之戰一片池之戰的戰敗等等,韃子照樣能夠入關,也是說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蘊含着必然的歷史趨勢,即李自成的江山必然難坐長久。
自古以來是打江山易,坐江山難。因此纔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得民心,即便是靠一時的兵強馬將僥倖得了天下,這江山也難坐長久,歷史這樣的佐證數不勝數,那些短命的王朝大抵都是如此,他李自成再有能耐也跳不出這樣的規律。
朱由崧一邊跑,一邊在馬胡思亂想。
視線暫時轉到西城。
李自成之所以讓最後的出城的軍隊放火,當然有他的想法,一是這麼走不了能便了朱由崧,給他留下一片廢墟,這跟當年多爾滾和漢奸吳三桂率領韃子把李自軍趕出北京時,李自成的心態一模一樣。第二這也是他的一種突圍戰略,那是這一去不復返了,不給自己留後路,斷了手下兵將包括他自己的念想,只有往前舍死殺敵突圍一條路,這跟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成功便成仁。
從這一點看,他李自成仍不失爲戰略家或軍事家的稱號。
西城大開,四萬大軍傾城而出,馬隊在前,步卒墊後,糧草輜重等在間,像開閘泄洪一樣向西城的明營殺來。
在前面開道的便是兩員大將李過和田見秀,負責斷後的大將是高一功和劉體純,李自成左側的大將是李來亨,右側的大將是白鳴鶴,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獻策被保護在當。衛隊長雙喜手提雙刀,帶着護駕的甲衣衛士緊隨李自成左右。
與東營的大順軍偷營劫寨時的情形不同,李自成的大隊人馬剛衝過護城河百十米的樣子,明營之有了動靜,無數的火把突然亮起來了,數不清的弓箭手對着洶涌而來的大順軍開弓放箭了。
這是因爲城東的朱由崧爲了讓偷營劫寨者當,得報之後傳旨把弓箭這一道重要的防禦工序給撤了,而西城則不同。三員主將是慧梅慧英和張耐,他們領旨之後嚴陣以待,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害怕敵人今晚來偷營,他們三個決定親自帶兵巡營,但又不能徹夜不睡覺,只好以三更天爲界,將這一晚分爲半夜和下半夜,張耐夫婦負責前半夜,而慧梅負責後半夜。
張耐夫婦前半夜親自巡了兩次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到了三更天本該讓慧梅來接替,但是夫婦二人考慮到慧梅雖然是他們的乾妹妹,但已經今非昔了,現在是朱由崧的愛妃,地位天壤之別了,他們夫婦打算輪流巡營後半夜,一直撐到天亮算了,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不打擾慧梅休息了。
正這時,東城傳來震天的喊殺聲,他們便知道東城肯定出事了,趕緊派人前去打探,時間不大報事的回來了,東營果然有人偷營劫寨,他們再考慮要不要彙報慧梅抽調人手去支持東營勤王的時候,又有人來報,西城門悄悄開了,無數的大順軍出城了也沒有火把,看樣子也來偷營劫寨了。
同時兩個方向偷營,這有點出乎意料,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夫婦二人立即集合人馬,並給慧梅送信,這事不敢隱瞞了。
正時,大順軍突然號叫着殺了過來,夫婦二人便指揮着手下燃火把,放箭!
一時間,箭如飛蝗,佈滿了夜空。衝在前面的大順軍將士紛紛落馬,成排成批地往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