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到明末當帝王 > 回到明末當帝王 > 

第671章 打人不打臉

第671章 打人不打臉

“話不能說得太絕,世間只有想不到之事,沒有做不到之事。!我老張說話,李哥也許不愛聽,龜兒子的,當初夔州之戰,我張獻忠何嘗不是這麼想的?40多萬軍隊,而朱由崧只有10多萬人馬,我把夔州城打造的跟銅牆鐵壁一樣,認爲只要堅守不戰,朱由崧必然退兵,可是結果呢?……李哥這些都知道,不用我多說了吧。”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張獻忠這番話像揭李自成的短處一樣。

因爲誰都知道夔州一役,張獻忠之所以敗的那麼快,敗得那麼慘,根本原因出在他李自成身。

朱由崧和李自成聯合給張獻忠下了個套,演了一出奉旨投降的大戲,李自成的演技更是精湛絕倫,不僅給張獻忠玩了一勢,還給朱由崧玩了一勢,着實把張獻忠當傻逼耍了一回,從草甸湖之戰,到夔州之站,張獻忠一敗再敗,都是因爲是李自成從幫了倒忙的結果。

特別是夔州之戰,要沒有他李自成從作梗,張獻忠根本不會出城了明軍的當。

因此張獻忠現在又提起那件事,李自成面子可有些掛不住了。

李自成那張臉古銅色的大臉,顏色變得豐富起來,由紅變白,又由白變紅。

李自成看着張獻忠,心更不痛快了,但是張獻忠好像沒看到李自成的反應一樣,繼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一口氣把面那番話說完。

最後李自成簡直無地自容了,暗道:敬軒,你這是怎麼了?自從朱由崧的大軍開過來之後,你老是跟我針鋒相對,我說東,你偏要說西,現在又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

不錯,那次是我李自成對不住你,爲了救女兒李納,爲了我的大順復國大計,李某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歸根結底皆是被朱由崧所累,我們不是一笑泯恩仇了嗎,你怎麼還念念不忘?

你現在走投無路了,來七星山投奔我。我李自成二話沒說,封你爲二當家的,把你的人馬全部收留,跟自己的嫡系部隊一樣對待,絲毫沒有歧視,這也算是對你有所補償吧。

如果我李自成要是勢利小人,大魚吃小魚,把你騙到山,你還能活到今天嗎?你的這點家當估計恐怕早姓李了。

或者我李自成拒絕你山來投,你這2000餘殘兵敗將,恐怕早被朱由崧消滅貽盡了。

我李自成不圖你張獻忠報答什麼,只求我們兩個能夠同心戮力,共同對付大明朝——我們共同的敵人。

可是大敵當前,你張敬軒不是與我同心協力對敵。怎麼老是拔我的氣門芯兒?

李自成的火三起三落,真想拍桌子跟張獻忠翻臉。但是最終他還是壓住了,兩人真要再鬧翻了,真讓人貽笑大方了。

但是李自成覺得這次不能這麼扁一扁嘴,揉揉肚子嚥了。得敲打敲打他張獻忠,也不要太不把自己當外人。想怎麼說怎麼說,口無遮攔,一點兒也不顧及我的感受,畢竟我纔是一山之主,你這個二把手還是我加封的,說白了,你現在還是寄人籬下,像當初我到夔州投奔你一樣,虧你還當過帝王,心裡怎麼沒一點數?

想到這裡,李自成臉色木然地一笑,“敬軒,此一時,彼一時也。七星山不是當初的夔州城,當初在夔州是我李自成一時糊塗,做了對不起敬軒之事,後來自成追悔莫及呀。你來到我的七星山,真是老天有眼,自成打算好好報答你。今天這七星山不一樣了,只要我們哥倆同仇敵愾,全力對敵,他朱由崧無論來多少軍隊都休想破我的七星山。怎麼,敬軒不會是冤怨相報,以彼人之道還治彼身來了吧?”

李自成說這話時,兩隻眼睛瞅着張獻忠,似笑非笑。

張獻忠神色一慌,被李自成說了他的心思。冤怨相報他倒不是,他現在是一心爲自己的陛下朱由崧做事,以彼人之道還之彼身用到這裡倒是恰如其分。

李自成這麼說什麼意思?難道他早識破了我老張,山早有準備不成?

看張獻忠臉尷尬,李自成一笑:“老弟呀,開個玩笑罷了,你我都是幹大事的人,當然不會小肚雞腸,斤斤計較,你怎麼可能替朱由崧來臥我的底?”

“呼哈哈哈哈……”張獻忠聽李自成這麼一說,便捋着鬍子縱聲大笑起來,打破了眼前的尷尬氣氛。

然後李自成分兵派將,讓張獻忠的兩千多兵將分兵負責守把四個山口,剩下的幾處山口有他手下的五員將分別負責。

山連張獻忠帶去的2000多部隊,總共有兵力8000餘人,因爲他們佔山爲王了,這些可以通稱爲嘍羅兵。現在8000多名嘍囉兵派出去守山的超過6000,山只留下2000人的機動隊伍。

七星山太大了,李自成覺得兵力有些薄弱,又動員了跟隨他一起山的老百姓守山。

這些老百姓都是他的粉絲,都是九寨縣一帶的,跟他一起山的有兩萬餘人,大都是爲了躲避戰亂,也是爲了讓李自成的隊伍保護他們。

現在李自成經過收買動員,給他們錢糧好處,爲他們講一些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大道理,這樣又緊急動員了一千多人。

這樣山的武裝力量雜七雜八的一共湊了一萬人。

不過這一千多老百姓都沒扛過槍,一次戰場也沒過,有的連刀槍都不會用。

那樣李自成也覺得沒有關係,因爲他領導的隊伍是農民軍,不會用刀槍沒關係,只要膽大會拼命行了。再者說了,打仗不用學,人家咋着咱咋着。

主要是時間緊迫,是短時間訓練也來不及,但是他們配合兵將守把山的要塞還行,不會耍刀槍,拉不開弓箭,這都沒關係,但只要會運送戰略物資,會往下扔石頭,推滾木,跟着搖旗吶喊助威也成。

能參加兩次戰鬥什麼都會了,誰天生下來會打仗啊?他李自成可真行。

一萬人馬雖然不多,但是他們不是一般的佔山爲王的山賊草寇,手下能征慣戰的大將不少,像李過,高一功,袁宗第,劉芳亮,田見秀,還有張獻忠手下的劉秀,沐天波,這七位哪個都稱得萬人敵,關鍵時刻都能獨當一面。再加李自成和張獻忠個人之勇武,這九個人至少能抵十萬大軍。

因此,李自成分兵派將之後,覺得萬無一失了。

可是李自成做夢沒想到,他分兵之後的當天晚,有四個山口的兵將都做好了迎接明軍山的準備。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