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到明末當帝王 > 回到明末當帝王 > 

第682章 永曆帝粉墨登場

第682章 永曆帝粉墨登場

孫可望與李定國,歷史註定他們是一對冤家。

同是張獻忠的乾兒子,兩個人的地位武力也都差不多,但是老大卻幹不過老二,結果李定國成了民族英雄,而孫可望投降了韃子,成爲可恥的漢奸。

歷史的記載是如此,朱永鬆穿越過來的現實也是如此。雖然朱由崧的穿越,令歷史走向有些改變。但是兩個人走的路不同,水火不能同爐。

在四川南部西南部,李定國和孫可望交鋒了五次,均以孫可望的失敗而告終,最慘的一次便是九龍山之役,令孫可望元氣大傷,謀士汪兆麟也爲李定國一刀斬於馬下。

四五萬人馬只剩下三四千人遁入深山野嶺,以整化零,分散如野獸,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待李定國兵退之後,他們又聚到一起,不過這次聚集在一起的只剩下2000餘人,有近乎一半兒的人各謀生路而選擇了離開。

還好大將王尚禮還在,這是孫可望的死黨,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兩個人聚集在一起,開始商議今後的打算。

現在孫可望他們也知道張獻忠和李自成先後都歸順了朱由崧,七星山一張,標誌着轟轟烈烈的大順和大明兩個政權徹底宣告結束了。

他們倆當然不會回去歸順大明朝,而且也不甘心,關鍵是不服。

他們想到了跟緬甸王莽達聯繫,但是這裡離緬甸山高路遠,到那裡也是寄人籬下,不如他們單幹。

但是單幹無疑需要實力,而他們現在要兵沒兵,要地盤沒地盤。想要招兵買馬,又缺少錢糧,關鍵是缺乏號召力,可謂是困難重重。

然而孫可望不是一般的人,稱得一位野心家。

很快他想到了可行的辦法。一看地圖,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離廣西非常近。廣西有個桂王引起了孫可望的興趣,老桂王朱常瀛已經下世,小桂王朱由榔剛承襲王位不久。

小桂王二十四五歲的樣子,而且孫可望聽說老桂王當年也有不少支持者,幾年前崇禎駕崩,朱由崧登基,四鎮軍閥擁立,但是除四鎮軍閥法外的一些朝大臣及東林黨官員,不少人都看了這位桂王朱常瀛,主要是因爲廣西離南京太遠而擱淺。

探聽清楚這些消息之後,孫可望便高興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的頭腦形成了。

數日之後,孫可望留下王尚禮在此帶着人馬等候他的消息。孫可望化妝改扮,帶了幾名親隨,飛馬來到梧州。

在氣派的梧州桂王府,孫可望拜見了這位小桂王朱由榔。

朱由榔像個白面書生,當孫可望讓他摒退左右亮明身份之後,朱由榔大驚。

廣西桂林曾經一度成爲張獻忠的地盤,一年前還是孫可望帶兵征服了他們,把這裡插了大西的國旗。

但是現在這裡又要改天換代了,張獻忠和李自成雙雙投降的消息已經傳來,他們都要成爲大明的順民了。幾天前桂林總督張同廠已經來過。

不料大西餘孽竟然出現在他的府,孫可望的名望和地位,朱由榔當然是清楚的。

接下來孫可望採用威逼利誘的手段,迫使朱由榔位。他謊稱自己在廣西邊境還有近十萬人馬,全都打算擁護他稱帝。他是朱姓親王,大明的江山也有他一份。崇禎帝吊了,又沒有遺詔,憑什麼他朱由崧來做這個皇帝,而沒有你朱由榔的份,你難道甘心嗎?

他說很多人都不服,他身邊聚集了一批能人異士,只要朱由榔答應登基,他立刻把這些能人異士以及那10萬人馬全都調到梧州來擁護他稱帝。

如果他不答應,孫可望要在他面前自殺謝罪,說着,拔出了兩個明晃晃的大雞爪。

朱由榔真害怕了,20多歲的一個王孫公子,沒有經歷過什麼大世面,雖然承襲了先輩的王位,但至多也是個紈絝子弟,如何能玩得過孫可望?

他清楚的知道孫可望說自殺,他能自殺嗎?這是逼宮!

算他真的在自己家裡自殺了,傳出去這件事,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朱由崧能饒他嗎?

此前畢竟他跟着張獻忠站錯了隊,如果再有反對之人進讒言,他王位不保事小,恐怕他老爹得從墳墓裡扒出來,和他一起埋葬。

因此朱由榔當時蔫了,又想孫可望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不是讓我當皇帝嗎?那又有何不可,孫可望要真有這麼強的實力,十萬兵馬,還有孫可望這些能人異世士竭盡全力來扶保自己,說不定還能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

再者說了,我朱由榔哪點他朱由崧差了?福王父子的所作所爲,誰人不知?

因此思來想去最後朱由榔點頭了,同意按照孫可望的意思辦。

孫可望高興了,當即參王拜駕。

然後按照孫可望的意思,朱由榔又下了一道手諭,把桂林總督張同廠騙進府。

張同廠見到孫可望是一愣,當得知他們的意圖是讓自己率廣西的軍兵擁立朱由榔登基,這說白了是造反,很明顯孫可望是主謀。

張同廠大罵孫可望賊心不死,但隨後被孫可望一雞爪把脖筋鏤斷,死於非命,血濺當場。

朱由榔等人下的面無人色,體如篩糠。

總之,孫可望誰不服殺誰,以朱由榔的名義,軟硬兼施手段用盡,把總督衙門也給征服了,最後把王尚禮的2000殘餘調到了廣西梧州。

2000人被孫可望吹成了10萬,哪裡有什麼能人異士?只有孫可望和王尚禮二人還有些名望。

朱由榔知道了個大當,但那又如何?孫可望忽悠人,是忽悠了。木已成舟,朱由榔哪敢多言?他這塊傀儡牌子不當也不成了。

不過加原來廣西的明軍也湊了三四萬人,也算是差不多了。

挑良辰擇吉日,朱由榔在桂林原來的總督府登基坐殿,也稱大明,定都桂林,任命孫可望爲兵部尚書兼內閣首輔,王尚禮爲吏部尚書,劉承胤爲戶部尚書,原來的梧州守備陳邦付爲刑部尚書,王坤爲司禮監太監,大封武百官,稱朱由崧的大明爲僞明,詔告天下。

然後朱由崧榔把桂王府多年的積蓄全部拿來,扯起大旗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很快佔了大半個廣西。

消息傳到成都朱由崧的耳朵裡,剛要打算班師的朱由崧,不禁勃然大怒。

“永曆帝?……他朱由榔竟敢來搗亂,亂彈琴!”朱由崧不禁拍案而起,“這可怪不得朕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