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到明末當帝王 > 回到明末當帝王 > 

第821章 捕快差役(二更)

第821章 捕快差役(二更)

進來的這位也是個年輕人,自稱是京西武館的,手裡拿着三節棍,聽着喇嘛僧說話刺耳,傲慢自得,有些受不了了要跟喇嘛僧兵器。!

喇嘛僧輕蔑的一笑,“小僧一般情況下是不用武器的,朋友儘管來吧。”

這三節棍的年輕人勃然大怒,三節棍舞得虎虎生風,蹦起來對着,大和尚的腦袋砸了下來,棍帶風聲。

www⊕ Tтká n⊕ C O

喇嘛僧立在原地,仍然是雙腳不動。一看棍砸下來了,仍然不閃躲,只是把右臂一屈輕輕的往一迎,這一棍正好砸到和尚的胳膊。

喇嘛僧眉頭都沒皺,輕而易舉的把這一滾彈出去了,此時,年輕人,從空落下來,門戶大開。喇嘛僧看都沒看他,左拳順勢出擊,正打年輕人的胸口,但是這位京西武館的年輕人受不了了,一聲慘叫,飛出一丈開外,重重地摔倒在地,手的三截棍,也撒手了,落在地,發出清脆的聲音。

年輕人覺得嗓子眼兒發鹹,把嘴一張一口血噴出來了。

“好,打的好,大師好功夫!”

外面看熱鬧的有人喝彩,但是這次少的多了,那麼幾個人跟着誇張的大喊。

要說這喇嘛僧的武藝的確是好,連贏兩場,贏得不費吹灰之力。但是他贏了這兩場之後,表現出來的得意,和傲慢無禮的姿態,明顯是對敗者的侮辱,人家技不如人,敗是敗了,但不能侮辱人家的人格,練武之人如果沒有武德,那是小人了,這看熱鬧的老百姓是非曲直還是分得清的,對這樣的人當然不會喝彩叫好,相反有一種反感,剛纔還以爲他們兩個是個英雄,現在對這兩個喇嘛僧的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這個時候聽到有人爲他們倆喊好喝彩,心產生一種不悅的情緒,衆人循聲望去,想看看這是誰這麼沒品位,怎麼會對這種沒有武德之人叫好?

結果目光被鎖定,人羣之這才叫好的那麼十幾個人,這十幾個人目光陰鷙,面容很生,一看知道他們不是本地人。這些人也注意到了,他們被聚焦在聚光燈下,於是趕緊低頭閉口不言。

跟京西武館的年輕人一塊兒來的可能還有幾個,一看他們的人受傷了,衝進來三西個把這個年輕人扶了起來,“師兄你怎麼樣?師弟你沒事吧?”

喇嘛僧洪智見狀,把戴着雞冠帽的大腦袋搖了搖頭,假裝惋惜的嘆了口氣,然後冷嘲熱諷道:“小僧剛纔說什麼來的,沒有兩下子不要過來,哪一天颳風下雨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吃幾個饃,喝幾碗湯能不清楚?雖然能得十兩紋銀,這下恐怕在牀得爬十天半月的,這何苦呢?值得嗎?幸虧小僧有好生之德,不願殺生害命,手下已經留了情面啦,要不然焉有你的命在?年輕人以後要長點教訓,不要認爲隨便耍兩下叫武術,什麼武館,鏢局,混飯騙錢罷了,拿去吧,以後長點記性啊。”說完又甩過來十兩紋銀。

喇嘛僧這話說的可有點損,憐者還不受嗟來之食?練舞的大都是血性男兒。這下可氣壞了京西武館的那幾位師兄師弟,有兩個要過去跟喇嘛僧拼命,但是被其餘的師兄弟勸住了,他們也沒要地的銀子,架着受傷的師兄弟含恨離開了這裡。

喇嘛僧過來把銀子又撿了起來,“既然爾等不要,那小僧還留着買雙鞋穿吧。”

“幹什麼呢?都聚這來幹什麼?都閃一閃,都散開啦。”隨着吆喝聲,開過來一支隊伍,有騎馬的,有步行的,這一隊人足足有四五十個。

這些人沒有盔甲,統一穿着工門的服裝,手裡拿着皮鞭,戒尺,繩索,有的還帶着腰刀,一看是都府衙門的捕快差役。

捕快差役的職責當然是負責維護一方治安的,抓差辦案,捕盜捉賊,州城府縣編制教多。

這裡是京師重地,地面大,人流量多,當然也離不開這些差異和捕快。宮城和皇城當然有御林軍或者叫禁衛軍,基本用不着他們,他們負責維持的是外城和內城的秩序。

其實在古代,捕快差役,他們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當兵的地位還低,連工資都沒有,只有一些伙食費和一些補貼。在這種情況下衍生出來一些貪腐小吏,靠橫徵暴斂,用手的權力,欺壓良善,強取豪奪,在最底層的老百姓面前,混的也是人五人六,到了明清時期仍然是如此。

不過現在的大明,由於朱由崧的穿越,光復了大明帝國以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明顯的是女人的地位提高了,不管是皇身邊的妃子,還是武將的夫人,他們都敢仗義執言了,甚至可以犯顏進諫了。另外武將的地位提高了,官的壓制武將的局面成爲歷史,現在官武將,肩膀一起平,改掉了宋朝以來,重輕武的陋習。因此作爲較低賤的捕快,現在也得以提升的地位,收到了正當公平的待遇,按照軍隊開始下撥糧餉,國庫現在有錢了,捕快作爲最基層的“公安”和“城管”人員,理當受到應有的待遇。

因此現在大明各地州城府縣的捕快差役,算是有了正規的編制,也能夠正當的領工資了,隊伍也穩定了,他們當然要好好幹了,這些馬快步快的確在維護地方治安,保護老百姓,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京師,這些捕快差役編制也大,發揮作用也多,治安效果非常明顯。

因此最熱鬧的街道圍了這麼多人,很快把這些捕快差役吸引過來了。他們還認爲有人在這裡聚衆鬧事。

其實是有人在這裡聚衆滋事鬧事,只是還沒有爆發,但是已經擁堵了交通,這些捕快差役用皮鞭吆喝着,驅散着無關的行人。

看熱鬧的老百姓開始陸陸續續的散去。但是,有那麼十幾個始終站那沒動地方,其最明顯的一個是個漂亮的姑娘。

兩個喇嘛僧一看,官差來了,眼睛看向了人羣的這十幾個人,最後目光落在這個漂亮姑娘身。

姑娘臉面帶微笑,使她變得更美了。她的美像畫畫的一樣,只是眼角眉梢,帶着一股,常人難以發現的戾氣和殺氣。

這時捕快差役到了喇嘛僧等人的近前,手裡拿着皮鞭吹鬍子瞪眼的朝他們怒喝。

這時喇嘛僧洪智向這些捕快差役過來了,滿臉是笑道:“大人是要抓差辦案嗎?小僧師兄弟二人,來自西方,初到寶地,只是想以武會友,從未有過作奸犯科之事。望大人明察。”

“查什麼查,本捕頭剛纔都已經看到了。出家人不說燒香拜佛誦經,卻跑到這裡聚衆滋事,打架鬥毆,擁堵交通,全都給我帶回衙門候審。”爲首的捕頭騎着一匹馬,看樣子他既是馬快的頭,又是步快的頭。

衆捕快差役答應一聲,過來要把這兩個喇嘛僧給圍了,打算要立拘所帶,帶回衙門問話。這時看熱鬧的人又都站住了,逗想看看這兩個喇嘛僧是怎樣被抓走的,心很爽快,心裡話兩個惡僧,把你們抓走教訓一頓正好,活該!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