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到東漢末 > 回到東漢末 > 

第三百七十六章 穎陰捷報

第三百七十六章 穎陰捷報

“啊……!”

這時,忽然一聲輕微的驚呼聲傳到馮耀耳中,馮耀目光猛的一掃,便發現正捂着嘴,驚慌羞澀的兩婢女。

“過來!”馮耀佯怒道。

敢偷看主公做這羞羞事,必須要給她們一點懲罰才行!

兩婢女忐忑上前,兩臉一如杏兒一樣紅。

“主人!”

“來,服侍我們脫衣服!這是對你們的懲罰!”馮耀壞笑了起來。

“是,主人!”

兩婢女放下心來,爲馮耀和杏兒寬衣解帶,心臟如小鹿亂跳。

趁着兩美婢忙的空間,馮耀忽然發現了一點異樣,伸手在其襠間一摸,入手溼滑,再一看另一名美婢,隱約也可以見其襠間的衣褲有些溼透,頓時明白兩美婢已然情動。

“嗯!將自己的衣服也脫了,過來一起服侍主人!”馮耀命道。

………………省略。

……

次日,馮耀召來周徵、龔都兩人,命二人共同負責平輿城的擴建,新城的新建工作,同時還在要平輿城內增加醫學院。

而馮耀原本打算建在平輿城內的製藥廠,因爲擔心製藥廠氣味燻人,影響平輿的空氣,便將製藥廠改到了新城之中,與製藥廠配套的藥材種植場,則規劃在平輿城與新城之間。

新城一共有兩座,一座名爲北城,一座名爲東城,分別依着平陽大道與平陰大道而建。

平陽大道:平輿連接汝陽的新修道路。

平陰大道:平輿連接汝陰的新修道路。

這兩條主幹道,皆是按最高標準來修建的,可以供十馬並行,並在沿道修建有水渠,每隔十里又築有一個驛站,驛站中有可以供過往探馬,捕盜,使者等官方人員的中途休息,爲了防止受到旱災,水渠乾涸,每個驛站又另挖有深井,作爲後備的水資源。

兩座新城仍屬於平輿縣管理,只另設一名城守負責守及治安。

再次日,這已經是各路大軍出發的第三日了,劉順的探馬不停的將最新的消息傳回,形勢一片大好,大軍所到之處,皆受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

又過了一天,四月十五日

穎陰方向傳來捷報,陳到、戴陵、張遼、張邈四路大軍齊攻穎陰城,城破,殺敵近兩萬,荀氏家族除荀攸率數千家族死士殺出一條血路逃走外,其餘不是被當場殺死,則是被俘,只有那些願意爲馮耀效命,並被戴陵確認爲不會再對馮耀造成的威脅的荀氏族人,才得免一死!

馮耀派戴陵出馬,就是想一舉剷除荀氏這個盤根在自己境內的最大勢力!借戰爭之亂,即使是大量荀氏族人被殺,也不好怪罪到馮耀身上,而留下來的這些荀氏族人,則是做樣子讓天下人看的,證明馮耀並不是亂殺無辜!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現在荀彧、荀諶等吩別在曹操和袁紹的手下任職,馮耀留下願意歸降的荀氏,是不想將荀彧等逼到絕路,同時,這樣做的話,也會讓曹操對荀彧的產生懷疑,不再那麼的信任。

此戰共獲敵錢糧無數,荀氏一族數百年的積累全被戴陵收繳一空,不只是錢糧男女奴僕牲口等,所有與荀攸有關連的人,皆被冠以謀反的罪名,田的房舍全部被抄沒,爵位被削。

那些能留下一命的,皆是因荀氏一族名氣太過響亮,讓馮耀有所顧忌,纔在戴陵出兵前,特意交待了幾名重要的荀家名士,要求儘量留其一命。

放下戰報,馮耀臉上喜憂參半,又將戰報傳給徐庶觀看。

看完戰報,徐庶嘆道:“主公,這荀攸確實有幾分本事,竟能在十數萬大軍的包圍下,殺了出去,這是我們的後患啊,其必不會甘心,屬下認爲荀攸有三條路,其一,南下投靠劉表,不過屬下認爲這個可能性太小了,先不說劉表急欲與我們議和,不敢接納荀攸,就算荀攸主動去投,只怕也不過我軍在堵陽隘口的關卡!”

“其二,荀攸向西逃往洛陽或是長安,投於朝廷,這個可能性非常的大!畢竟荀攸是朝廷命官,現在丟了穎川回朝述職完全名正言順!”

“其三,荀攸北逃,投袁紹,或是投曹操,如果是這個可能,屬下就要祝賀主公了,荀攸將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

徐庶捋着鬍鬚,將可能發生的三種情況一一列舉了出來,神色凝重。

馮耀想了一下,說道:“元直,既然是三種可能都有可能發生,那我們還是以防萬一,按三種對策,一一去應對。”

“劉表方向,雖然這種可能小,但是我們不得不防,另外兩種可能,在防範的同時,我們也要作好最壞的打算!那就是荀攸可能見到皇帝,在皇帝面前說我們的壞話,這很有可能會讓皇帝對我們這一方勢力去失去信任,進一步就會使我們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計失敗!我們絕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徐庶聞言,連連點頭,“主公,既然這樣,那我們何不以州牧的名義,發一份通緝令,懸賞重金,求荀攸的人頭!”

“好,此計大妙,就請軍師馬上級擬一份通緝的文書,我馬上派人傳到各郡縣之中去!”馮耀道。

徐庶依命書寫文書,馮耀雙目望向了朝廷的方向,眼中射出寒光,“也許,是該讓袁平、黃亦、樑騰所組織起來的密探出手的時侯了!!我也可以趁這個機會,觀察一下,三人之中,誰的能力最強,從他們之中,選出一個爲首的,好統一管理纔是!……”

在馮耀思量的片刻,徐庶大筆很快一揮而就,通緝文書寫成。

“主公,請過目,除了賞金沒有寫之外,都已寫好!”徐庶道。

馮耀略一掃,點頭道:“好,寫的非常好,這裡面將荀攸的數條罪行揭露得淋漓盡致,令人觀之生憤,就按此,抄寫一百份,賞金就定爲十萬兩白銀!”

徐庶點頭,又在文書上加上賞金的數目,喚來十名書佐,每人各抄十份,一一檢查無誤後,交給馮耀。

馮耀取過州牧印,在上面一一蓋上印,命人各快馬趕往諸縣,一一張貼。

才處理完此事,一名親隨進來稟道:“主公,馮習求見!”

“傳!!”馮耀猛的精神一振!

十三義!

自從追隨馮耀以來,一直就在訓練,將近兩年的時間了!

其中最爲年長的馮習已經年滿十六歲,最爲年幼的馮十三也有十一歲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