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說的衛氏是指安邑的衛伯儒嗎?”胡才似是忽然想起一事,立即問道。
胡才這一問,在他看來,很正常,原因不過是胡纔沒有自信,如果不是萬分確定的事,那怕九成九說是了,也可能會有一些不安和不敢肯定,所以纔有此一問,那知此問一出,登時李樂、韓暹登時氣結。
韓暹直接將頭仰到了天上,寧願看着屋頂,也不願再看到胡才,那神情彷彿就是在說:“胡才,我不認識你,別對人說我認識你!我怎麼會和這樣笨的人排名在一起呢,也真是奇怪了……!”
李樂是大哥,雖然氣急,不過眼下要出兵,不可能將胡才罵走,只得點頭道:“當然是衛氏家主衛凱衛伯儒了,不然還有誰能當起呢?你不會以爲是別的衛氏旁支吧?”
“呵呵,我只是確定一下,如果是衛凱,那我們不得不防備一下!衛凱之弟衛仲道曾娶蔡琰爲妻,不久病亡,現在傳聞蔡琰在馮耀軍中,與馮耀關係親近,若是馮耀藉此與衛伯儒有了聯繫,只怕會對我們不利!”胡才眼中露謹慎之色。
“嗯!……”本來仰頭看屋頂的韓暹聞言,猛的將頭擺正了,吃了一驚,不信似的看各胡才。
李樂亦是神色微變,看向胡才,問道:“這個消息我一無所知,你卻如何得知?”
“大哥,今早剛好有一名南匈奴的逃兵,害怕被馮耀治罪,逃到我軍中,親口向我說的!此事千真萬確,我們必須提早作好防備!”胡才道。
李樂吸了一口氣,神色凝重,點了點頭,沉吟了一會,眼前忽的一亮,哈哈笑道:“我等不必擔心,就算此事是真,衛伯儒也不可能因爲蔡琰的關係與馮耀聯合!”
“蔡邕將女嫁給衛伯儒之弟衛仲道後,恰逢董卓禍亂朝廷,作爲保皇派的皇室宗親,衛氏便成董卓的打壓對象,而恰好在此時,衛仲道病死,衛伯儒懷疑這是蔡邕爲了討好董卓而指使其女下的毒,雖然後來找不到證據,但是也落下了剋死丈夫的名聲,又兼蔡琰與衛仲道並無子女,所以衛氏府中自上而下,無人不嫌棄蔡琰,這後來,蔡琰離開衛家更是最好的證明,證明衛伯儒不可能與蔡琰改善關係,所以也不可能因爲蔡琰的關係與馮耀聯合!”
李樂振振有詞的說完,韓暹、胡才皆服,各依計而行。
兩日後
李樂、韓暹、胡纔等各出騎兵。
數千騎兵趁着夜色渡過黃河,先攻實力較弱的張濟,李傕郭汜急忙來救,又中楊奉、董承的伏兵,大敗退到弘農城。
不過才半日,李傕郭汜從長安調來的兵馬便到,反攻過來,帝師大敗,一路沿東向東而逃,衆曹陽亭到陝縣,爲了保護皇帝車駕,斷後阻敵的百官及衆將死不計其數!
這一次,李傕郭汜張濟因恨百官設伏,但見百官便立斬不饒,便是見了宮女,亦是憤而殺之,從曹陽亭到陝縣,一路都鋪滿了屍體,血染紅了大地,其狀甚慘,號哭聲不斷響起。
而餘下還沒未追上的,見李傕郭汜軍便如如同見了閻王,無不驚恐而逃。
李樂、韓暹、胡纔此時後悔莫及,還好三將所騎皆是良馬,逃在前面,一直追隨在皇帝身邊,保得性命。
至夜間,到得陝縣黃河邊時,李傕、郭汜、張濟軍休整,一面埋鍋造飯,一面派出大量斥侯尋找皇帝的所在,準備飯後一舉將皇帝抓回。
而此時,皇帝身邊只有數百人,而能作戰的騎兵更是隻有百騎左右!
李樂急派幾名親信,尋來渡河時的船隻,對皇帝道:“陛下,事情緊急,請速過河,只要到了河東,臣就能確保陛下安危!”
皇帝仍不甘心:“此地離洛陽已不足百里,若趁夜急走,或可安全抵達?”
楊彪亦道:“陛下,臣早已派兵守候在函谷關,只要到了函谷關,就安全了,而此地距函谷關只有五十里,請陛下下令,立即起駕!天明之前必可安全抵達!”
董承、楊奉、李樂擔心此時手下無兵,到了洛陽後,朝政大權會落在楊彪手中,於是共同進言道:“陛下,舟船很快就能到,而若向東而行,地形狹長,等李傕郭汜騎兵追來,只怕等不到到達洛陽,便被追到!”
皇帝劉協猶豫不決。
過了片刻,忽然一陣騷亂,護駕的騎兵皆驚慌舉起兵器。
營地外圍,數名李傕的斥候騎兵已到,見皇帝車駕大喜,但是兵力太少,急命一騎回去報信,餘者在營地外圍不停的跑動着大聲呼喊:“大司馬有令,凡是現在投降者,皆免罪,若不然,大軍一到,絕不再饒!!”
衆人大驚,很快便有不少人離營投降。
楊彪見狀怒斥李傕軍斥候一番,又向皇帝稟道:“陛下,李傕郭汜如此大膽,反意畢露,請陛下立即格去其官職爵位,以謀反罪論處李傕郭汜,並懸賞於天下!!”
皇帝准奏,命令一下,登時從護駕的騎兵中衝出幾名不要命的將領,視之正是白波軍的李樂、韓暹、胡才以及楊定四將。
李傕軍斥侯騎兵驚恐四逃,其中一斥候認識楊定,眼見就要被楊定追上,大呼道:“楊將軍,若大司馬被冠上謀反的罪名,你同樣是西涼人,只怕難獨善其身,不如留一條後路,日後若相見,某定當報答!”
楊定只不語,看看追到無人處,這才放過那名斥侯,並尋一具無名屍體,斬首級而回,稱是將那名斥候斬殺了,衆皆不疑。
此時,已有數十條船到達,正是李樂預留的退路,皇帝急忙上船,百官及皇后、董貴人,以及衆將,護衛的騎兵亦先後上船,但是船太小,數量也不夠,仍有約兩百餘妃**女及宮內宦官無法上船,在岸邊號哭不停。
董承命開船,纔將繮繩解開,忽然岸邊蹄聲大作,李傕郭汜的騎兵已經追至。
沒有上船的,無不驚恐,不管會不會水,皆衝入水中,攀住船舷,企圖逃過一劫,更有不少人想翻船而上。
剎時之間,只見船隻傾斜,船上的百官皆大呼起來。
董承親自抽出刀來,一刀斬斷數支攀在船舷上的手指,大聲喝道:“但是有敢伸手者,斬其手指!”
其餘的船隻亦紛紛效仿,所有人皆抽出刀劍,連連斬在船舷上,瞬間慘號聲、怒罵聲不斷響起,落水者雙手疼痛,十指皆無,便是會水,也只能多撲幾下,不會水者更是剎時沒於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