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2 > 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2 > 

太平公主:東施效顰,終抵不過武則天

太平公主:東施效顰,終抵不過武則天

太平公主 東施效顰,終抵不過武則天

太平公主:東施效顰,終抵不過武則天

在唐朝,除了武則天想當皇帝之外,還有其他幾個女人更有此想法,她們分別是韋皇后、上官婉兒、太平公主等。但是,這幾個人最終都失敗了,其中太平公主參與得最爲積極轟動,敗得也最爲慘烈。據《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記載,太平公主全名爲李令月,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平生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只可惜,想登基稱帝的她因公元713年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一代女傑,雖想“東施效顰”,但終抵不過武則天也。

忠孝貞潔兩俱全,青春年少受美贊

太平公主,許多人對其的印象是:浪蕩、荒淫、兇殘。其實,這是對她的誤解。少年時代的太平公主,是一個十足的孝女和貞女,其品德受到了時人的好評和讚揚。

太平公主到底生於哪一年,筆者查閱不少史料並未找到。不過,根據《新唐書》記載,麟德二年二月丁酉,李治駕至合璧宮,乾封元年三月十七離開東都,此間李治與武則天居於東都洛陽,由此可以基本斷定太平公主出生於洛陽,又根據她第一次結婚時間可以推斷,她可能生於公元665年左右,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女兒。

由於是武則天和李治最小的女兒,太平公主極受他們的喜愛。在太平公主6歲左右,她常常去自己的外婆榮國夫人家遊玩。這本是一件好事,卻由此引出禍端。據相關史料介紹,當時太平公主隨行的宮女被其表兄賀蘭敏之強姦,也有說是太平公主被逼奸,可想而知她這個表兄是多麼壞,多麼浪蕩,一點也不比當前的敗家子“官二代”差。賀蘭敏之不僅強姦了宮女,還可能強姦了幼女,並且這個幼女就是自己的親表妹太平公主。如此惡毒之人,自然不能被世人容忍,特別是欺負了武則天的親女兒。武則天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當即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爲武家繼承人的身份,並將其流放偏僻之地。嬌生慣養的賀蘭敏之哪裡受過這流放的苦,沒過多久就消瘦不堪,他寫信向武則天求饒。武則天絕不是心軟的女人,也不會出爾反爾,不僅沒有撤銷賀蘭敏之的處罰,一氣之下還迅速將其給處死了。我想,這個賀蘭敏之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太平公主8歲時,爲了給去世的外婆榮國夫人祈福,便出家爲女道士,“太平公主”的道號也自此而來。雖然出家,但是太平公主和其他道士不一樣,她不用住在道觀,而是一直住在皇宮。

太平公主自小很漂亮,其名聲都傳到了吐蕃。當時吐蕃王子想來求親,武則天自然捨不得這個孝順的小女兒,便以其當了道士爲名婉拒了這場婚姻。

後來,太平公主漸漸長大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有一天,她在皇宮中面見自己的父母,還穿着武官的服飾在他們面前跳舞。李治和武則天看了後哈哈大笑,並有意問她:“親愛的幺女兒,你又做不了武官,還穿什麼武服呢?”只見太平公主不慌不忙地說:“陛下,我雖然當不了武官,但是可以賜給駙馬呢。”唐高宗頓時明白了太平公主的意思,原來自己的小女兒情竇初開想男人了。隨後,唐高宗李治便開始爲太平公主挑選駙馬了。

公元681年,16歲的太平公主被唐高宗安排嫁給了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她的婚禮就在長安城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皇帝最寵愛的太平公主結婚,理所應當要比一般的婚禮更爲豪華。即使當前某地煤老闆7000萬嫁女的奢華場面,也自然是抵不過的。雖然,大唐時期沒有什麼奔馳寶馬壓陣,但至少有成列的馬車和八擡的轎子。據史書記載,太平公主的婚禮現場僅照明的火把就將整個城市照得燈火通明,黑夜猶如白晝,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爲了讓公主寬大的婚車通過,還直接拆除了縣館的圍牆。當前的老闆再有本事,結婚也是不敢去拆城市圍牆的,況且他們還談不上顯貴,只是富而已。任何朝代,富永遠是抵不上貴的。

不過,雖然太平公主十分顯貴,但是她很愛自己的丈夫。有多本史料記載,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是美滿而幸福的,同時她也並沒有婚內出軌,而是一個貞潔的女人。如果薛紹家族不謀反,或許太平公主就是一個賢妻良母,永遠也不會參與到後來的政治中,更不會想着當皇帝。看來,人生的命運有時真是說不清。

首次婚姻悲劇結束,自此嚐到愛情酸苦

事情永遠沒有自己所期待的那麼美好。公元688年,才過了7年甜蜜愛情生活的太平公主遇到了一件改變自己一生的大事。由於薛家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也牽連到了太平公主的老公薛紹。雖然本分的薛紹並沒有參與這次謀反,但武則天哪裡允許斬草還不除根呢。於是,武則天並沒有顧及太平公主的感受,直接下令將薛顗處死,並杖責薛紹一百。只可惜身體單薄的薛紹沒能挺住,在罪惡的監獄中活活被餓死。

這時的太平公主是悲傷的,是絕望的,是無奈的,她深深地恨自己的母親武則天,也深深地瞭解到權力是多麼寶貴。看到自己剛滿月的小兒子,看着丈夫被活活餓死,太平公主卻無能爲力。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太平公主。

武則天心裡是清楚的,爲了安慰自己的女兒,她想做一些補償,便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350戶的慣例,將太平公主的封戶破例加到1200戶,這或許冥冥之中爲後來太平公主參與叛亂提供了優越的經濟基礎。

時間過了兩年,也就是公元690年,武則天讓女兒太平公主嫁給了武攸暨。這個武攸暨不是別人,就是武則天伯父的孫子,也就是武則天的侄兒。但是,當太平公主嫁武攸暨時,人家還有漂亮的妻子。這並沒有難倒武則天,這個狠心的權力操縱者,直接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排除了這一障礙。

太平公主二婚僅僅過去兩個月,武則天就登基稱帝。太平公主或許並不愛這個武攸暨,因爲他性格謹慎謙退,也沒有薛紹浪漫多情。感情得不到滿足,太平公主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守節的女人。據史料記載,她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用過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其中就包括“蓮花六郎”張昌宗。自此,涉入政治的太平公主以不可思議的全新面貌出現在了公衆的視野,並逐漸登上權力的高峰。

貪愛權勢樂當政客,稱帝之心悄然萌生

太平公主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孝順、貞潔的形象,而是以“喜權勢”的面貌示於衆人。一代帝王武則天看到自己的女兒不僅長相、性格像自己,而且在政事處理方面也頗有天賦,對其更爲喜愛了。

首先,太平公主就幫武則天辦了一件大事。由於武則天有一個男寵叫馮小寶,以前很受武則天喜愛,最輝煌的時候,武則天的女婿薛紹還得管馮小寶叫叔叔。後來,馮小寶恃寵而驕,居然因爲吃醋便一把火燒了武則天當初得天命修的明堂,並且還糾集了一批三教九流之徒,想要幹出什麼謀反的事來。這不是明擺着學習嫪毐嗎?以爲當了武則天的男寵,就能翻上天,還想糾集一夥三教九流搞政變,這無異於自尋死路。

馮小寶的劣跡,武則天心裡明鏡似的。但是,她又不能直接出面弄死馮小寶,怕對自己影響不好,心裡十分惱火。於是,這時的太平公主則充分顯示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她得知武則天的心病後,便秘密謀劃,假傳聖旨將馮小寶約了出來,並聘請高手壯士,直接把這個馮小寶給亂棒打死了,然後一把火將其燒成了灰,滅了跡。此事得到了武則天的大力表揚,這個女兒乾點謀略還真有一手,居然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自己的心病,值得培養和重用。

另外,太平公主還幫武則天搞定了來俊臣。其實,來俊臣這個人是武則天一手提拔起來的酷吏。所謂酷吏就是封建時代掌權者的打手,爲排除異己,用各種手段打擊敵人和反對派。來俊臣爲武則天的掌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官位也越做越高,後來居然當了御史中丞、司府少卿。這是個什麼官呢,就是中央管監察和司法的二把手,典型的部級幹部了。官做大了,將武則天的政敵也弄得差不多了,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來俊臣這個無賴雖沒多少文化,但也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他竟破天荒地又假想出一些政敵來,又誣告太平公主、太子李旦和武承嗣等武則天的皇親,希望繼續顯示自己的存在。武則天是什麼人物,她心裡清楚得很呢。對於來俊臣的誣告,她也根本沒當回事,反而覺得來俊臣這個獵狗有些太過了,於是心裡有了將其除掉的打算。

武承嗣這時最穩不住,首先進行了反擊,也誣告來俊臣謀反。不過,他的分量實在太輕,並沒有起到多少效果。這時,太平公主出馬了,她在武則天心裡分量最重,於是參與到絆倒來俊臣的隊伍中。經過太平公主等一夥人的聯名上書,來俊臣終於被打入地牢接受調查。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丁卯,武則天又下令將來俊臣斬於鬧市並陳屍示衆。當時,許多市民百姓都爭相去剮他的肉,很快就把他的肉割乾淨了。武則天爲順應民心,又下詔指責來俊臣的罪惡,而且公告說:“務必誅滅來俊臣全家族,以申雪百姓的憤恨,可依法查抄他的家產。”

太平公主通過這兩件事的辦理,初步顯示出了她高超的政治手腕和謀略,同時也受到了武則天的高度信任和賞識。

擁立李顯立有大功,權傾一時朝野震動

之後的太平公主在政治上不斷取得成功,其權勢也日益增大。特別是在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太平公主又幹了一件大事,標誌着她走上了政治的巔峰。當時,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柬之不滿武則天的統治,遂發動兵變誅殺二張,欲強迫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見形勢不對,武則天的強勢政治已式微,便迅速轉向支持李顯,並參與誅殺二張兄弟,立有大功,從而被李顯封爲“鎮國太平公主”,並令其開府,封5000戶。

李顯復位之後,感激太平公主擁立之功,不僅對其大力賞賜,還讓太平公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和治國。同時,李顯還特地下詔免除她對皇太子李重俊、長寧公主等人行禮。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七月,太平公主派自己的兒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后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爲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自此登上唐朝公主權勢的頂峰。

由於太平公主相繼擁立多位國君,功勳顯著,她的權勢也得到了絕對發展。當時,李旦處理國事,經常找太平公主一同商量。上朝時,李旦經常同太平公主商量朝廷大政方針,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彼此談論,互相磋商,其受寵程度旁人不可相比。就連宰相處理政事請示皇帝時,李旦也會派遣宰相一定要去太平公主家裡問候諮詢,直到太平公主認爲可行纔開始實施。

當時,只要是太平公主想幹的事,唐睿宗李旦就沒有不同意的。《資治通鑑》就這麼記載:“上常與之圖議大政,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或時不朝謁,則宰相就第諮之。每宰相奏事,上輒問:‘嘗與太平議否?’公主所欲,上無不聽。”

當時,大小官員看到太平公主的權力甚至超過了皇帝,一向懂得趨炎附勢的官員們開始大量向太平公主行賄,希望得到提拔和重用。太平公主自然也是滿足了他們的願望,朝中許多臣子因此受到了重用。太平公主的財產也隨之不斷增多,其田產遍佈京城長安郊外各地,家裡藏的珠寶更是數不勝數,不知道有沒有清朝的貪官和珅家裡多,但至少在當時絕對是全國豪富中的霸主。《資治通鑑》就評價:“太平公主沉敏多權略,屢立大功,益尊重,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其餘薦士驟歷清顯者不可勝數,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

玄宗方爲真命天龍,太平公主僅爲鳳鳥

太平公主在遇上李隆基之前,沒有遇到對手,政治上是順風順水的。但是,當李隆基成爲她的對手後,這時的太平公主才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對手,只能是沒有老虎時山上跳躍的猴子罷了。

最開始,她認爲李隆基很年輕,並不是自己最強的敵人,哪裡知道她徹底看錯了,李隆基並不是好惹的鳥。李隆基逐漸顯示出自己的政治才能後,太平公主有些急了,她準備勸說李旦重新改立昏庸懦弱的人爲太子。於是,她派人到處散佈流言,聲稱“太子並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爲太子”。

這時的李隆基並沒有慌張,而是派了自己的鐵桿兄弟宋璟與姚崇秘密地向李旦進言:“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禮現在都對太子李隆基有一定威脅,請求陛下將他們兩人外放爲刺史。同時,也將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安置到東都洛陽。”李旦說:“朕現在已沒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這一個妹妹,怎麼可以將她遠遠地安置到東都去呢!至於諸王則任憑你們安排。”於是先頒下制命說:“今後諸王、駙馬一律不得統率禁軍,現在任職的都必須改任其他官職。”自此,太子李隆基掃清了與自己爭奪太子的競爭者,緩和了緊張的局勢。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八月,睿宗李旦傳位於太子李隆基,自己退爲太上皇,改元先天。自此,李隆基登上了皇位。但是,太平公主並沒有死心。當時,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人是太平公主提拔,另外大臣一半以上屬於太平公主的心腹,於是太平公主專擅朝政,與皇帝李隆基發生尖銳衝突。太平公主還謀劃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等一起廢掉唐玄宗,並計劃在進獻給李隆基的天麻粉中投毒。

太平公主的舉動,李隆基完全看在眼中,並與自己的心腹大臣做好了充分準備。首先,李隆基控制住了左右羽林軍和左右萬騎軍,並指使魏知古告發太平公主發動叛亂,說她派遣常元楷、李慈率領羽林軍突入武德殿,另派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舉兵響應。

初三那天,李隆基通過王毛仲調用閒廄中的馬匹以及禁兵300餘人,從武德殿進入虔化門,召見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將他們控制後斬首,在內客省(中央接待四方來使的禮儀機構,類似於現在的接待部)逮捕了賈膺福和李猷並將他們帶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蕭至忠和岑羲,下令將上述四人一起斬首。竇懷貞逃入城壕之中自縊而死,唐玄宗下令斬戮他的屍體,並將他的姓改爲毒氏。太平公主倉皇逃入山寺,直到事發三天以後纔出來。李隆基並沒有放過太平公主,立即下詔將其賜死在家中,防止其絕地反擊。太平公主的其他兒子及黨羽數十人也一併被李隆基處死,只有薛崇簡因爲平日屢次諫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責打,所以例外地被免於死刑,並准許留任原職。

當唐玄宗派手下查抄太平公主的家產時,發現公主家中的財物堆積如山,珍寶器玩可以與皇家府庫媲美,廄中牧養的羊馬、擁有的田地園林和放債應得的利息,幾年也清點不完。可想而知,太平公主的富裕程度令人震撼,但即使如此富裕也無法填滿她那對權勢無限熱衷的心。蔡東藩對其評價得十分到位:“婦女不必有才,尤不可使有功,才高功大,則往往藐視一切,一意橫行,況有母后武氏之作爲先導,亦安肯低首下心,不自求勝耶?卒之天授玄宗,心勞日拙,欲藉口於星變,而反迫成睿宗之內禪,欲定期以起事;而又促成玄宗之討逆,身名兩敗,不獲考終,嗟何及哉!”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