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 

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

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

上午九點整,隨着音樂聲響起,主持人上臺,爲期9天的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國際會議和國內會議在流程上其實沒什麼區別。

開幕之後的第一個流程,就是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吳聞俊,以及國際數學聯盟主席雅各布·帕里斯二人分別上臺致辭。

並且,這一段的用時還比以往長了不少——

要知道,這一次之所以有多達4000人蔘會,並不僅僅是因爲東道主華夏派出了規模龐大的代表團。

像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有一定數學研究實力的第三世界國家,也派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學者。

尤其雅各布·帕里斯本人就來自巴西,更是對於本屆大會的特殊性大書特書。

畢竟,儘管里約熱內盧未能在本次競爭中勝出,甚至都沒能進入最後一輪投票,但只要有了個開頭,那就遲早有一天能把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到赤道以南。

自打重生以來,常浩南因爲沒少和外國人打交道,所以英語水平相比當初堪稱突飛猛進。

但儘管如此,要聽下來大段大段和技術無關的內容,還是不免有些犯困。

他強行剋制住打哈欠的慾望,朝着左右兩邊分別看了看。

發現其他人好像也差不多。

坐在另外一邊的佩雷爾曼更是已經掏出一個本子,低頭不知道在寫些什麼。

“常。”

坐在常浩南旁邊的查爾斯·費夫曼突然湊了過來。

“嗯?”

常浩南稍有些意外。

畢竟二人其實並不算熟悉。

但還是稍稍轉頭看向對方。

“你知道麼,這一屆大會,關於菲爾茲獎得主的賠率,你和佩雷爾曼教授都是1:1.01。”

1:1.01,已經是正常賠率當中的最低值了。

基本就相當於,莊家認爲這事板上釘釘。

但常浩南對於博彩業是真的沒有任何興趣,猶豫片刻之後摸了摸下巴:

“我不知道。”

“……”

三個單詞,讓本來還想就此牽出點其它話題的費夫曼直接沒了聲。

幾秒鐘之後,他才總算恢復過來:

“你不想知道提名名單上都有哪些人麼?我有個朋友……”

話才說到一半,就看到常浩南直接搖頭:

“不想。”

這次,只用了一個詞。

見到這一幕,坐在稍遠處的皮埃爾·德利涅則當即捂住嘴,肩膀不斷顫抖。

顯然,費弗曼用類似話題勾引這些有望獲得菲獎準得主再進行惡作劇的行爲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但這次遇到油鹽不進的常浩南,卻連吟唱都沒來得及就吃了癟。

好在這個時候,臺上的帕里斯教授及時進入收尾環節,纔算是緩解了這邊的尷尬。

而整個會場的氣氛,也就此被推向了最高潮——

因爲在開幕致辭結束之後,就是緊張刺激的頒獎環節。

按照慣例,首先頒佈的應該是奈望林納獎。

不過這一屆,因爲克雷數學研究所的橫插一腳,所以排在最前面的,反而成了千禧年數學大獎。

其實照理來說,不是由國際數學聯盟(IMU)負責評選的獎項,不應該放在開幕式這麼重要的時候頒發。

但沒辦法,千禧年數學大獎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放在後面,哪怕放在閉幕式,都反而會給人一種它纔是壓軸大戲的感覺。

還不如大大方方地放在最前面,以表示其地位不如後續的幾個。

反正,這也不是常設獎項,這次就當特事特辦了。

總不可能四年後還頒吧?

總之,常浩南和佩雷爾曼,就這樣成爲了第一批上臺領獎的。

每人50萬美元。

對於搞數學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筆鉅款了。

不過,因爲這個獎項的得主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經確定了,所以反倒沒了驚喜的部分。

全場最興奮的,反而是作爲頒獎人和贊助人的蘭頓·克雷。

畢竟,雖然發錢還要滿世界求着別人收的感覺有點過於舔狗,但正是因爲常浩南的任性,才讓他設立的獎項得以一躍與菲獎並列。

也正是因此,在發言的最後,克雷還專門開了個玩笑,表示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還能第二次站在ICM的講臺上。

在整個會場內引發了一陣善意的鬨笑——

千禧年數學難題,一共就七個。

現在只剩下六個了。

又不是大白菜,三四十年沒人領第二個都是正常的……

……

在千禧年數學大獎之後,就終於輪到IMU的正式獎項了。

緊隨其後的,是奈望林納獎。

獲獎條件和菲獎一樣,都不能高於40歲。

只不過獎勵範圍限於計算機科學相關的數學領域。

最終,來自麻省理工的印度數學家邁度·蘇丹由於其在概率可驗證明、最優問題的不可逼近性,以及最優糾錯碼等多個方向的貢獻,獲得了本屆的奈望林納獎。

在蘇丹領獎之後,掌聲,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倒不是因爲奈望林納獎不重要。

也不是因爲大家對於獲獎者本人有什麼意見。

而是……

重頭戲要來了。

因爲2002年這會還沒有設置如陳省深獎和莉拉瓦蒂獎等另外幾項大獎,因此在奈望林納獎之後的,直接就是菲爾茲獎——

由雅各布·帕里斯親自宣讀名單,主辦國重要人物親自頒發。

儘管,有諸多獎項都宣稱自己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但如果一定要從中選出一個認可度和知名度最高的。

那必定是菲獎。

能夠獲得這一殊榮的學者,無一不是對數學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乃至能夠成爲數學界中流砥柱的人物。

也意味着整個數學界對於其貢獻的認可。

因此,在雅各布·帕里斯上臺一瞬間,能夠容納上千人的主會議廳安靜地如同死寂。

不少人,尤其是菲獎的熱門候選人們,甚至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而或許是作爲對臺下熱情的迴應,帕里斯擡起頭,露出了一個和善的笑容。

但不知爲什麼,常浩南卻從那笑容中,看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

頑皮?

彷彿是惡作劇得逞的時候那樣。

搞數學的人,老頑童一些倒是也很正常。

但在這個場合下,總不能玩的太過分。

所以常浩南一時間也想不到什麼其它可能性,只好靜觀其變。

“各位,經過與國際數學聯盟,以及德國數學家聯合會衆位理事會成員的討論與商議,我們最終決定,從本屆大會開始,設置並頒發高斯獎,以紀念對數學領域起到卓越推動作用的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

一時間,滿座譁然。

Wωω¤tt kan¤℃O

實際上,在4年前柏林舉辦的第23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就已經通過了設立高斯獎的決定。

但設立歸設立,當時並沒有敲定具體從哪年開始評選和頒發。

而在本屆大會之前,也沒有太多關於此事的消息傳出。

於是大家基本都順理成章地認爲,這一獎項大概是等到2006年纔開始評選了。

結果,誰也沒想到,帕里斯竟然直接整了一手突然襲擊。

直到幾分鐘後,沸騰的討論聲才終於逐漸平息,衆人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最前面的講臺上。

所有人都想知道,到底誰能有幸成爲高斯獎的第一位得主。

而帕里斯也在此時把手中的信封舉到胸前。

“根據評獎委員會的提名和投票評選,2002年度高斯獎的得主是……”

說到這裡,他刻意停頓了一下,接着在上千道目光的注視下,從信封中抽出一張卡紙:

“來自京城航空航天大學的常浩南,以及來自斯傑克洛夫數學研究所的格雷戈裡·佩雷爾曼!”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