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波第一次見到顏明, 是顏明大婚那日。
那時她還是剛能化成人形的小紅狐,不過人間十二三歲少女的模樣,品階低下, 唯有躬逢轟動兩界的盛事纔有機會得見閻王真容。
年輕的閻王風度翩翩, 俊美無儔, 牽着新娘子一路行來, 不知羨煞多少女兒家, 又讓多少男神仙自愧弗如。
顏明繼位以來,素日不苟言笑,端的是威嚴肅穆, 可今日畢竟是大喜之日,臉上也不由自主帶了笑, 高興的飲下一杯又一杯鸞鳳酒。
橫波混在衆人之間, 也出了好一陣的神。早聽說閻王豐功偉績, 不成想他居然還生的如此好看。倒是讓人好奇他的新娘子又該是如何的美豔不可方物。她如此想着,一雙眸子無意識的隨着顏明而動。
她生的嬌俏, 雖然安靜的坐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但還是引來不少鬼鬼神神的目光,鬼神們見這小女孩可愛,但又面生,好奇之下, 年歲相近的鬼鬼仙仙少不了上前搭話。
於是她的心思便也從顏明身上收了回來, 開始和周圍諸鬼神聊天, 一番七繞八繞, 繞到了理想上面。
有鬼仙道:“妹子如此容貌, 以後定能找個金龜婿。”
橫波皺起眉,金龜婿?那是什麼?
又有鬼仙道:“妹子是狐族的吧?家中若富裕, 當個大小姐也不錯。”
橫波一怔,隨即搖搖頭;“這些都非我所願。”
鬼仙奇怪道:“那你想要什麼?”
橫波正色道:“我想修煉,想和陛下過招。”
衆人轟然而笑,半是好心半是笑她不知天高地厚,解釋道:“和陛下過招?你可知道那是何等修爲才能做到?妹子不過狐狸幻化成行,恐怕更是難上加難,這種不切實際的夢想還是趁早放棄。”
橫波卻若有所思,擡頭想再看一眼閻王,只見他帶着新娘子已經來到近前。
周遭鬼鬼神神趕緊拉着她站起身,一起同賀閻王大婚。
顏明笑着點頭,將手中的鸞鳳酒一飲而盡。放下酒杯,似乎才發現眼前站了位小姑娘,不由掃過一眼,認真道:“小姑娘,你根骨絕佳,若能勤加修煉,日後前途不可限量。”
此話是前輩對於晚輩,閻王對於臣民,一句再普通不過的囑咐,卻可能也是伯樂對於千里馬,所說的第一句話,橫波的臉騰的一聲紅了。
等她回家後,整日繚繞着顏明那一句“根骨絕佳”,想想自己夙願沒準真的有實現一日,於是不顧她孃的反對,讓她爹請來族內修爲最高的前輩教她法術。
果然她很有修行的天賦,悟性極高,不過過了數百年,修爲居然精深許多,甚至將當時不少神仙比了下去。
橫波很是歡喜,自認憑着這番修爲,足夠在兩界立足,以後絕不會像當年一樣任人嘲笑。
歡喜了幾日,冥界卻傳來閻後歸於混沌的消息。橫波知道消息後,也頗爲惋惜,雖然當日不曾見到閻後真容,但是這些年來也聽聞不少閻後傳聞,傳聞都說這是兩界少得的蕙心蘭質的女神仙,美麗寬容,智慧果敢,連着閻王臉上都有了笑意。
可是她卻死了嗎?橫波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女神仙,產生了無邊的好奇和惋惜。
在閻後的葬禮上,她再一次遇見了顏明,顏明牽着小太子,神情比初見時更加冷淡,更加板正,似乎妻子的死也不能觸動他,又或者他死去的妻子帶走了他身上不多的熱情。
面對如今神色冷淡的顏明,橫波忽然就想起當日面帶笑容飲下鸞鳳酒的那個顏明,今後的漫長歲月裡,他還會露出那樣的笑容嗎?
她忽然無比想念顏明當日對她那一笑,畢竟他是第一個肯定自己的人。
很快,橫波離開家,憑着一身修爲在地府開始了鬼差的生涯。
成爲鬼差後,和顏明打交道的次數肉眼可見的增長起來,對這位閻王的文韜武略有了近距離的認識。
從前在傳聞中瞭解閻王,就好像沒事翻人間帝王的戲本子,總覺得厲害是厲害,但離自己很遠,那些叱吒風雲並不真切。
現在跟在閻王身邊,則彷彿是穿越到了書裡,成了他身邊的文臣武將,對方一舉一動,都對自己有着莫大的影響。
於是,不由得刻意關注起顏明。
橫波記得,最初開始給顏明彙報工作的時候,他冷冷淡淡,每一句話皆是例行公事,一句多餘的話都沒說過,橫波甚至懷疑他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
後來她去人間公幹,回程路上路見不平,獨自降服了有萬年修行的惡鬼。
那一次顏明看着她的眼神裡頭一回有了驚異,他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問道:“橫波,你多大年紀?”
橫波卻想,原來陛下他知道我的名字。
不知爲何,這個認知讓橫波很是雀躍,就像在家鄉第一次成功結起法陣,他爹四處奔走,喊來親朋好友一起給她喝彩,感覺自豪又得意。
在那以後,橫波加倍努力,認真工作,勤修苦練,她很想再次聽見顏明對她的讚揚,很想知道顏明會不會因爲她的進步露出笑容。
而顏明似乎對她也關心起來,每次聽她彙報工作之時,看見對方神色疲憊,都會關懷上一句:“橫波,雖然你根骨絕佳,但修煉不可操之過急。”
橫波本來就傲氣,因爲這些年修爲一日千里,爲人又多了些霸道,敢和她結交的人其實不多,會關心她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得了顏明關懷,心中又感激又溫暖,認定顏明待自己不同。雖然......他始終沒有對自己再露出過笑顏。
從前想和閻王過招的心願,慢慢轉化爲希望能成爲地府砥柱,好報答當年閻王的知遇之恩。
陛下,等我能和你比肩那一日,你會想起當初喜宴之上對我的那句誇讚嗎?
因爲那一句話,我一路披荊斬棘來到你身邊。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