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小圈子,惹來大問題
中國是最講人情的國家,中華民族是最講情義的民族,中國人是最講關係的人,我們的社會無處不充斥的情感因素,這種因素已經形成習慣刻在了人們的心裡,已經融入了血液流淌在人們的身上。共產黨員也是人,也要食人間煙火,也會有喜、怒、哀、樂、愁的情感要與親人朋友分享,在生活、工作中也會與遇到困難與挫折,需要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和幫助,取得成績時,也希望與家人、朋友、同事分享喜悅和快樂,這是人之常情。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與某些人合得來,走得近,甚至是很要好的同事和朋友,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人情因素往往容易變成糖衣炮彈,我們的許多幹部都在糖衣炮彈面前“打了敗仗”。
徐國健:打着“清廉”旗號的蠹蟲
在許多人眼中,原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國健是一位行事低調、很講“規矩”,做事謹慎的人。他從來不收禮品,有時候實在推脫不掉,他就把收到的東西登記上繳。即使是與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也始終保持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正常關係。多年來,他身邊組織系統的人在升遷上很少能得到他的格外“關照”。不僅如此,他還利用各種場合不失時機地教育下屬或新提拔上來的年輕幹部,告誡他們社會很複雜,不該要的財物一律不能碰……通過一系列的包裝,徐國健把自己“秀”成一個“清官”。然而,紙裡終究包不住火。隨着徐國健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移交司法機關立案審查,這位“清官”的真實面目也漸漸浮出水面。
據中央紀委傳給江蘇省委的書面處理決定顯示,徐國健在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爲他人謀取利益,先後收受賄賂共計人民幣460萬元和8000美元,接受禮金10萬元。這個“他人”正是徐國健小圈子裡的人。這個小圈子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主要涉及原交通廳廳長章俊元,原江蘇國資集團董事長李雙成,原江蘇省檢察院副院長、省反貪局局長韓建林,原江蘇省國信集團董事長王益民,原江蘇交通產業集團總經理助理、黨委委員徐揚(徐國健的兒子),原江蘇省糧食局副局長曾令淑(徐國健的妻子)。據瞭解,徐國健結交的這“三大國資”巨頭掌管着600億元以上的總資產,佔到江蘇省級國有資產的60%左右,其“油水”可想而知。章俊元是徐國健最信任的圈內人之一,也是他們腐敗鏈條上的關鍵一環。章俊元同
時兼任擁有200億元資產的交通產業集團董事長,手中的權力很大。徐國健對於這樣的“潛力股”自然會不遺餘力,從中周旋,使其最終坐上了省交通廳廳長的寶座。徐國健對於圈內人肯賣力、夠朋友,而索起賄來也是獅子大開口,毫不客氣。作爲交換條件之一,徐國健的長子徐揚在交通系統得到了肥差。從徐國健、章俊元的交易,就足以看出圈子的魔力:一旦涉入圈內,就不約而同地形成默契,對圈裡人的事情不遺餘力、有求必應,政治生活私人化,圈內兄弟好辦事。我把你的獨生子提拔爲科長,你把我的女兒培養成主任。私事公辦,化私爲公。徐國健、章俊元、王益民等人結成的“利益同盟”,對圈內的人近在身邊,而對圈外的人卻遠在天邊,在徐國健看來,他所掌控的“三大巨頭”是個取之不竭的寶庫,是一塊肥美的“窩邊草”,享用起來得心應手,自覺天衣無縫,但依然逃脫不了黨紀國法的制裁。
小圈子究竟圈住了誰?
講人情很正常也很重要,但是當“人情”被濫用、被異化,被官員當成貪污受賄的“遮羞布”時,我們需要保持警惕了。黨員領導幹部的人情關係處理不恰當,容易形成小圈子,私下拉幫、結派、搞團伙,在暗地裡組成一個密密實實的不透風的人情網、關係網,結成一個相互利用、雷打不動的幫派勢力。身處小圈子中的人,雖然能得到一時的利益,但終究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徐國健就是最好的例證。
爲什麼一些黨員幹部喜歡搞“小圈子”,挖空心思鑽“小圈子”?原因還在於部分黨員幹部對“小圈子”的過分迷信。有的人認爲,有了“小圈子”能撈到不少好處,進了“小圈子”就有了靠山,就有可能超常規提拔、暴發式致富。還有人認爲,進了“小圈子”,就有了保護傘,幹些違法的事也沒人敢管。一些人搞“小圈子”似乎得了實惠、撈了好處,才吸引更多的人編織關係網、經營“小圈子”,甚至不惜拉攏腐蝕,把領導幹部拖下水。但是,有一點是許多人都不曾想到的,即玩弄小圈子的人,都是從個人的私利出發,在背後結成利益同盟、攻擊同盟、攻守同盟,採用打擊、誣陷、陷害、拆臺、報復等手段達到目的。這種手段,可以施之於圈外人,也可以用在圈內人身上。近年來,因分贓不均而導致的“圈內人”互相傾軋、甚至以命相搏的新聞報道,不絕於耳。
更重要的是,玩弄小圈子的人,他們是用哥
們義氣取代組織原則,用小團伙的歪門邪道取代組織紀律,用少數人的利益取代全局利益,不是以黨的事業爲重,而是以小圈子利益爲重,由於把精力用在經營自己的小團體上,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往往疏遠了與班子集體和人民羣衆的感情,損害羣衆利益,也就勢必影響黨的團結奮進、影響黨的事業發展、影響黨的形象。
因此,對敗壞黨風政風的“小圈子”,我們黨堅決反對、從不姑息。延安整風時期,反對“山頭主義”,促進了全黨的團結和統一。今天,我們反對“小圈子”,重在反對自由主義、好人主義,確保黨的思想純潔、作風純潔;重在反對任人唯親、拉幫結派,確保黨的隊伍純潔、組織純潔;重在反對以公權爲“小利益團體”牟私利,確保黨的肌體健康,防止貪污腐敗。鄧小平同志曾告誡全黨,“小圈子那個東西害死人哪!很多失誤就從這裡出來,錯誤就從這裡犯起”。這樣的教訓極其深刻。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一些領導班子中的少數領導幹部“迷”圈、“戀”圈、“軋”圈,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局部利益與人民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係,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思想嚴重,企圖通過壘小山頭、搞小團伙,最大限度地謀取個人私利。也有部分黨員幹部認爲,小圈子只是一種“聯誼活動”,是爲了交交朋友,以便碰到困難時可以相互幫助,與黨的紀律和要求沒有關係。還有些黨員幹部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對,但迫於人情世故,自覺不自覺地陷在小圈子內,難以抽身。種種原因,使得“小圈子”問題屢禁不止,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小圈子”一開始是人際關係庸俗化,到後來往往異化爲政治投機、經濟投機,異化爲以感情換原則、以公權牟私利,最終滑向違法亂紀的深淵。對於這樣的原則性問題,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與之決裂、與之鬥爭。
牢記第一身份,堅守第一職責,需要廣大共產黨員築好思想的籬笆,保持文明高尚的生活情趣和正派良好的同志關係,杜絕“小圈子”現象的發生,對庸俗、腐化的“小圈子”堅決說“不”。 無論社會怎樣發展變化,共產黨員都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堅守住黨員領導幹部應有的操守,對照黨紀國法和中央制定的廉潔自律規定經常檢查反省自己,牢牢把握住政治思想、道德品質的底線,純潔社交圈、淨化生活圈、規矩工作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