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羣衆路線,剷除“四風”積弊
作風關乎形象,關係黨的人心向背、生死存亡。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會議上指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四風”問題。
“四風”問題,即黨員幹部隊伍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黨內脫離羣衆問題的集中表現。這些不良風氣從根本上背離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背離了黨“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是羣衆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形式主義造成的鬧劇
在有些地方形式主義已經成爲一種工作方式和工作習慣。如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工作浮在面上,活動此起彼伏,聲勢浩大,就是深入不到基層,深入不到羣衆中去,只注重表面工作,搞政績工程和麪子工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2012年3月份,陝西省山陽縣馬鈴薯高產創建示範點上演了一出荒唐鬧劇,村幹部竟私下僱傭村民在沒經過翻耕和已翻耕的空地上覆上地膜,卻沒播種。這一“面子工程”引起了當地羣衆強烈不滿。那麼,究竟是誰在村民不知情甚至縣農業部門也不清楚的情況下,在空地上覆的地膜?意圖又是什麼?據該事件聯合調查組組長、陝西省農業廳種植業處處長任富平介紹,調查組對山陽縣馬鈴薯高產創建項目區的10個村23戶村民走訪和對鎮包村幹部及村幹部進行了詳細詢問,並實地到寇家溝村一組地膜馬鈴薯項目規劃區內的每個地塊進行了查看,查明寇家溝村村主任賈秀良爲了加快進度、應付檢查,私自僱用本村19個村民在高速路沿線地塊違反技術規定覆膜。檢查組認爲,這件事暴露了一些基層幹部在實際工作中不顧民意,挖空心思搞“面子工程”的不良政績觀,不僅浪費了政府財物,也傷害了老百姓的感情。同時,此事也暴露了鄉鎮包村幹部技術指導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無獨有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2年秋冬時節,河南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街上栽種的近千棵名貴香樟樹,直到第二年5月一棵芽也沒發,而剛進7月,樹就被全部拔走,而且被發現沒樹根。有當地居民質疑,這是鎮政府爲了應付上級檢查臨時突擊種下的樹。2013年4月,河南漯河市爲了平息百姓對當地澧河水污染的質疑,緊急購買上游燕山水庫500萬立方米優質水引流入
市,因此澧河水質一夜變清。類似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的事情,各地屢見不鮮。
“四風”問題危害甚巨
“四風”問題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是當前羣衆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羣幹羣關係的重要根源。
第一,“四風”問題違揹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使我們黨脫離羣衆,喪失密切聯繫羣衆這個最大政治優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四風”問題的存在導致許多領導幹部放縱自己的行爲,偏離工作重心,追求享樂,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不比工作,而是比誰更能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一心一意謀“官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爲人民羣衆留下一點福利”,不幹實事,表現出一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醜態。這些行爲嚴重違背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是黨性不強的表現。
第二,“四風”問題是損害黨羣幹羣關係的重要根源。黨的羣衆路線是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密切聯繫羣衆是黨的優良作風。在工作中,“四風”問題主要表現爲“庸、懶、散、亂、滑、拖、卡、浮”八個方面,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機關推諉扯皮、辦事效率低下,在行政服務方面吃、拿、卡、要,不遵守上下班紀律,嚴重損害黨在人民羣衆中的形象,嚴重損害黨羣幹羣關係,必須着力加以解決。
第三,“四風“問題嚴重毒化社會風氣。社會風氣與社會關鍵人羣的行爲風尚密不可分。黨員幹部作風好壞,不僅標示着社會風氣的主流,而且影響社會風氣建設成效。羣衆從黨員幹部的實際作爲中判斷社會運行的實際規則。“官德正,則民風淳;官德毀,則民風降。”領導者不察實情,弄假必成風,因踏實做事難、弄虛造假易;領導者貪污腐敗,賄賂必成風,因無賄賂不能成事;領導者奢靡成風,排場必盛行,因節儉爲人所譏。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是非顛倒,榮辱錯位,社會風氣被嚴重毒化。
第四,“四風”問題嚴重敗壞黨的形象。中國共產黨得民心、贏天下,靠的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靠的是黨員幹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清正廉潔、艱苦奮鬥,英勇鬥爭、不怕犧牲的優良傳統。這些優良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的體現,是我們黨區別於
其他政黨、黨員幹部不同於普通羣衆的顯著標志。如今有些黨員幹部“四風”嚴重,與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完全相悖。人民羣衆從黨員幹部的作爲看黨的形象。“四風”問題不解決,黨的形象和公信力必將受到極大損害。
第五,“四風”問題滋生了更多的腐敗問題。“四風”問題的存在誘發了許多腐敗思想,導致部分黨員幹部失去了共產主義信仰。人的信仰是決定一個人行爲的準則,更是決定一個人行動的核心。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沒有共產主義信仰的黨員幹部不再學習、忘了本、貪圖享樂、追求攀比,表現在行爲中就是做表面工作、講排場、擺官架子、大吃大喝、跑官要官等,給黨的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任由“四風”問題長期存在下去,必將從根本上破壞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對“四風”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並認真解決。“四風”的形成非“一日之寒”, “四風”問題的解決務必要下大氣力,甚至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爲人民服務這句話。”“四風”的本質和危害,歸結起來是爲己不爲民。因此,破除“四風”,要求廣大共產黨員恪守執政爲民理念,樹立爲民造福、爲民辦事是黨員幹部的天職的觀念,要充分相信羣衆、緊緊依靠羣衆、緊密團結羣衆,虛心聽取羣衆意見,真誠接受羣衆監督。
羣衆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到思想上尊重羣衆、感情上貼近羣衆、行動上密切聯繫羣衆,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羣衆工作的能力。要自覺加強黨性鍛鍊,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堅持不爲私心所擾、不爲名利所累、不爲物質所惑,堅持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河南省內鄉古縣衙一副懸掛在三堂的楹聯寫得好:“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黨員幹部要深懷愛民之心,始終牢記人民羣衆纔是歷史的創造者、國家的主人,切實擺正主與僕、官與民的關係,擺正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問政、問需、問計於民,真正把羣衆當主人、當老師;要常興親民之舉,時刻把羣衆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羣衆,與羣衆打成一片、融爲一體;要堅持求真務實,堅持羣衆路線,堅持艱苦奮鬥,堅持廉潔從政,全力解決“四風”問題,不忘共產黨員的第一身份和第一職責。
(本章完)